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大学毕业上技校“深造” 求一技之长换得好工作

来源:北方新闻网
2010年08月04日08:11

  “本以为我的专业比较好找工作,可没想到也是到处碰壁!”7月30日,学习中文专业今年刚刚毕业的贾薇沮丧地对记者说。目前,不少高校的毕业生都在为找工作而忙碌,在各种规模的招聘会上,大学生的身影随处可见,但是能够找到一份工作并不容易,而要找到一个符合自己专业、自己又喜欢、满意的工作就更是难上加难了。近日,记者走访了首府一些招聘会后发现,有一技或者多技在手的技校生受到了不少招聘单位的青睐,残酷的就业压力,促使不少大学生放下架子,为了找到工作回炉上技校。

  找工作到处碰壁

  “当初报专业的时候,亲戚朋友们都说房屋建筑学这个专业毕业后可能会比较好找工作,所以我就报了这个专业,没想到毕业以后找工作也不容易。”7月31日,毕业生刘宏斌无奈地对记者说。刘宏斌的老家在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家里还有一个哥哥,也在上大学,而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靠父母耕种土地。刘宏斌告诉记者:“我现在已经投了几十份简历,但是有答复的单位屈指可数,即便是让我去面试,结果也不尽如人意。”采访中记者发现,和刘宏斌有着同样经历的大学毕业生不在少数,王瑛也是其中一个。“我是学中文专业的,毕业以后想找一份当老师的工作,可是到了招聘现场才发现,想要找到一份符合自己专业的工作太难了,尽管我可以退而求其次,即便是找不到当老师的工作,找一份和专业稍微擦点边的工作也行啊,但是也是到处碰壁,很多用人单位都要求有实践经验或者工作经验,光是这一个条件,就已经将我拒之门外了,我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哪来的实践经验啊?”王瑛抱怨道。

  有一技之长很重要

  采访中记者发现,现如今,不少招聘单位在招聘时都比较青睐于有实践经验或者有技能的应聘者,因为这样的应聘者在被录用以后,聘用单位不用再出资出力地去培养,直接就能为聘用单位创造价值。这样的应聘条件使得那些有一技或者多技在手的技校毕业生成了招聘单位的香饽饽。由于成绩不是很理想,田雨高中毕业后,就报考了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校。选择专业时,在就业指导老师的推荐下,田雨填报了公路与桥梁专业,经过两年的学习,田雨掌握了一套熟练的专业技术。在今年实习时,田雨被学校送往了一家高等公路公司实习,由于自己掌握了熟练的专业技术,田雨很快就被该公司看重,尽管田雨还有一年才毕业,但是公司已经决定,田雨毕业后聘用他。呼和浩特市一家监理公司的王魁总经理告诉记者:“现在社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我想不光是我们公司,任何一家公司都希望其聘用的员工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为公司创造价值,而不愿意去花费额外的费用,浪费一定的时间再去培训。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招聘单位都愿意招聘有工作经验或者实践经验的应聘者的原因。”

  不少毕业生回炉上技校

  通过几天的采访记者发现,大学生与技校生不同的就业现实,使得不少大学生放下架子,为了找工作而回炉上技校。周静就是其中一个。7月28日上午,记者在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校的报名处见到了大学毕业生周静,经过一番攀谈记者得知,周静在大学时学的是语文教育,2009年毕业后,为了找工作,周静一直到处奔波。周静说:“尽管如此,结果还是不尽人意,聘用我的地方一般都是一些小型的幼儿园或者家教中心之类的地方,几百元的工资更是让我觉得压力越来越大。一年下来,我做过服务生、家教、推销员等多份工作,不但没有挣到什么钱,反而还得和家里要生活费。前几天在一次招聘会上我注意到,用人单位比较青睐于有技能的应聘者,那些手里有着几份专业证书,在学校里有过实践经验的毕业生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被招聘单位看重,于是经过一番思考后,我决定报考技校,学习一技之长,将来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堵根民表示:“目前,我们国家缺少的人才不是理论研究型人才,而是理论研究不能代替的技术方面的优秀人才。很多学生通过学习在理论上是非常出色的,但是一动起手来,就不行了。如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单位对技术工人需求的增大导致了现在技校生成香饽饽的现象。这应当引起考生及家长的重视,在选择院校时应当理性,对于那些没有考上一本的学生来说,选择技校学习效果不一定会差。”

  培养动手能力很重要

  针对目前不少大学生为求职回炉上技校的现象,记者采访了自治区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阿尔泰。他表示:大学与技校,本来是从不同侧重点来培养人才的。随着近几年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时代已经到来,随着用人单位的门槛抬高,研究生、本科生就业只能降格以求,寻求技术岗位,但是传统的大学教育模式根本不重视实用技术教育,大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和技校生相比处于明显劣势。为了找到合适的岗位,就不得不回炉补上技术课。从大学生回炉这种社会现象中,一些高校应该认识到:必须摒弃“重知识,轻技能”的教育理念,从以往的“我培养为主”转化为“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争取不让自己的毕业生回炉。不过,大学生回炉上技校这种社会现象有着积极的一面,是社会对实用技术工人大量需求的应急反应。

  文/本报记者 金 丹

  

(责任编辑:叶田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