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太阳风暴“袭来” 地球“安然无恙”(图)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8月04日18:49
  资料图片:美国时间周日清晨的NASA照片显示,上方暗黑部分为太阳表面岩浆爆发产生的细丝(日冕气体),左方极光部分为太阳耀斑

  新华网北京8月4日电(记者 吴晶晶)近日引起公众广泛关注的太阳风暴已于4日到达地球,但未对地球产生明显影响。中科院空间中心空间环境预报研究室主任刘四清研究员4日表示,这股太阳风暴强度较低,不会对公众日常生活产生影响。

  “这只是一次普通的太阳爆发,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已于北京时间4日凌晨到达地球,并引起地磁暴,目前地磁暴过程还在进行中,但对公众日常生活无影响,对地球空间环境的其他影响还需要继续关注。”刘四清说。

  太阳风暴指太阳在黑子活动高峰阶段产生的剧烈爆发活动。由于这种爆发,会释放大量带电粒子所形成的高速粒子流,将可能影响地球的空间环境,干扰卫星工作和通信等。

  刘四清介绍说,太阳风暴按照X射线强度划分等级,C级是较低强度,M级是中等强度,X级是比较强烈。这次太阳风暴属于C级,科研人员在观测到小耀斑爆发的同时还观测到了日冕物质的抛射,日冕物质抛射是这次太阳风暴对地球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 据她介绍,每个太阳活动周期中,在高峰年都会有几次到十几次强太阳爆发,具体时间不确定。目前太阳活动正处在新的上升周期,但活动水平仍较低。上一次较强烈的太阳风暴发生在2003年,当时对卫星和导航通讯产生了影响,一些高纬度地区的电力系统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张洪起表示,一般来说,太阳风暴对宇航活动和通讯会产生影响,尤其是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外层空间的活动增加。太阳风暴对地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但对普通公众的影响很小,公众不用担心。

  空间环境不仅关系到地球卫星的正常运转,也是开展空间科技活动的前提和保障。刘四清表示,目前对空间天气提前作准确预报还比较困难,“我们现在虽然具备了一定的预报能力,但对其程度、影响范围等还没有办法准确预报。”

  她还介绍说,美国发射了一颗SOD卫星,专门用于观测太阳活动,通过卫星对此次太阳爆发的观测比以往更加精细,在科学观测上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目前我国在天基太阳观测上手段还比较薄弱。 根据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4日9时在其网站上发布的信息,过去24小时,太阳活动水平极低,没有C级耀斑爆发;预计未来三天,太阳活动水平低,爆发M级以上耀斑的概率低。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