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者提供的“三日”照片与真正的“幻日”差别很大。对此图进行光谱分析可知,其蓝色波段很暗,与太阳、月亮都不同,可以判定为人造冷光源。
新闻回顾:四川乐山出现“三个太阳”
可能为幻日现象(图)
【流言终结】
三个“太阳”可能同时出现在天上吗?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四川乐山市民看到了这样的场景。据报料者称,7月26日晚8点,“翡翠国际”大厦上方,“昏暗的天空中突然出现3个不明发光体,将天际照得通亮,持续10多分钟后才集体消失”……有网友惊呼,乐山出了个“晶现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在接受《天府早报》采访时称,这极有可能是“幻日”现象。
“三个太阳”并非幻日
“幻日”(sun
dogs)并不是一种罕见的大气现象,只要满足一定的大气条件,地球上的任何地方都可能看到这样的景观。“两个假太阳与真太阳一同平行升起,一路跟随,直至夕阳西下。”早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笔记中,人们就找到过对“幻日”的记载。
两个“假太阳”实际上是真太阳的虚像。在非常寒冷、出现卷云的高空,分布着大量微小的六角冰晶。它们会像三棱镜一样,使太阳光发生折射,形成环绕太阳的“日晕”。冰晶在下沉时,会整齐地竖直排列起来,从而使太阳光沿水平方向朝左右折射约22°,这就形成了两个一路跟随的“幻日”。
乐山的三个“太阳”究竟是不是幻日呢?幸好报料者用手机拍下当时的景象。他描述说:“这些不明发光体首先出现于西边……慢慢向北部移动,并且半径变得越来越小,直至消失,最后就像日落一样……”
虽然像日落,也位于日落的方向,但这发光物却不可能是太阳。因为7月26日乐山市的日落时刻是晚8时3分,此时,太阳应该紧贴着地平线,而不可能如照片里那样挂在半空中。那么,会不会是月亮呢?那天是农历六月十五,正是月圆之夜。如果被冰晶折射的是月亮光,也会让人看到“幻月”。
可惜,这个解释也不成立。十五的月亮傍晚从东方升起,而不应该出现在“西边”。更重要的是,当日乐山“月出”的时间也是晚8时3分。也就是说,在报料者描述的时间里,月亮也应该离地平线不远。“幻日”、“幻月”都无法成立。
除了发生的时间、高度和方向之外,报料者的照片还有一些跟“幻日”、“幻月”矛盾的地方。看看真正的“幻日”照片就会发现,“幻日”看起来总是不如真太阳明亮,尺寸也会小很多,且对称地分布在太阳两侧大约22°的地方。而报料者的照片中,三个太阳位置不规则,尺寸、亮度也几乎完全一样。
很有可能是“吊灯”
照片中所揭示的关键信息还远不止这些。
平时我们能看到的不同颜色的光,对应着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太阳、炉火、蜡烛以至沸腾的铁水,所发出的光都是不同频率电磁波的混合,混合的比例各不相同。这就是光谱。光谱像人类的指纹一样,能够用它准确地排除或确定所有者的身份。虽然报料者拍摄照片用的不是专业的光谱分析仪器,但我们仍然可以用分析软件查看其大致的光谱信息。
对太阳和月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红色波段(R)、绿色波段(G)和蓝色波段(B)的通道中,其亮度略有不同,红色波段最亮,蓝色波段最暗,但差别不太明显。而报料者照片中的发光体就不同了,它在蓝色波段几乎看不清了,这说明其光谱几乎不包含蓝光。即使以天空光谱为背景,考虑到手机会偏色,仍能得到这个结论。这已经足够将“幻日”、“幻月”的可能性完全排除了。如果照片未经过合成处理,那么其中的发光体很可能是一种低温的人造发光体———例如用于室内装潢的吊灯。同太阳相比,吊灯的光谱特点正是“红光偏多,蓝光偏少”,恰好符合照片中不明发光物体的光谱特点。事实上,仔细观察大图可见“太阳”边缘有光晕的痕迹,也很像是吊灯灯头旁的圆形装饰。
吊灯又怎么会浮在空中呢?有一种解释也许说的通。如果当时报料者是隔着室内玻璃向外观察到发光体的话,那么室内亮起的吊灯光被玻璃反射以后,看起来也会像浮在窗外的天空中。问题是吊灯又如何像报料者描述的那样移动呢?一方面,将目前媒体公布的一横一竖两张照片进行叠加比较可以发现,两图中楼房的位置与三个物体的位置没有任何变化,即至少照片无法反映其移动;另一方面,考虑到当时天空中有云,云的移动使人们误以为是发光体在相对地面运动,也不是不可能。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其实在科学面前,只有通过科学原理分析解释,将不同时间,不同来源,不同角度的量化证据相互比对,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之后,得到的结论才是真正的眼见为实。四川乐山的三个“太阳”到底是什么?现在还说不准,不过可以相信,如果真的出现了体量这么大、持续时间这么长的“不明飞行物”,是绝不可能只有一组目击证据的。
李剑龙(浙江
理论物理博士生)
(责任编辑: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