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左颖) 奥林匹克中心区未来将打造成为以中国文化为主体的国际文化交流区、奥运文化遗产景观聚集区并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产业,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京城新地标。这是今天上午朝阳区区委书记陈刚在2010北京奥运城市发展论坛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文化发展分论坛进行主题演讲时透露的。据介绍,奥林匹克公园仅去年接待游客就达4000万人次,已经成为重要的体育、文化、休闲会展和奥运标志的旅游地,奥运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今天上午,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林显鹏,在参加2010北京奥运城市发展论坛间隙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奥运会结束两年以来,北京奥运会场馆的经营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奥运会主要标志性场馆在奥运旅游、大型活动的组织策划、体育无形资产开发等方面都进行了成功的探索与实践。他还建议构筑奥运旅游产业带来推动北京旅游产业发展。
林显鹏表示,根据课题研究显示,两年来通过各方的努力,北京奥运场馆赛后开发与利用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主要标志性场馆在奥运会结束以后实现了当年运营当年赢利的目标。这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纪录——即创造出了二战以来历届主办城市主要标志性奥运场馆最好的经营业绩。
针对构建奥运旅游产业带的设想,林显鹏介绍说该产业带的基本思路是构筑“从长城到奥林匹亚文脉走廊”。该产业带以北京故宫为起点向北延伸,通过奥林匹克公园作为连接体向西北延伸至50公里以外的八达岭长城,向东北延伸25公里抵达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形成一个类似“人“字形的奥运旅游产业带。
另外,在今天的论坛上,北京市旅游局局长张慧光表示,未来北京将加快发展生态旅游、科技旅游、休闲旅游、休闲独家旅游等产品,深入开发商务会展奖励旅游等高端旅游产品,进一步加大旅游项目投资建设的力度和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