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峡工程,20世纪中国人在高山峡谷创造的一个世界奇迹,是造福于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一个伟大创举。但是,鲜有人知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在施工和蓄水后,山体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巨大库容所带来的超强压力,极易诱发山体滑坡、垮塌等恶性地质灾害。
面对人类从未遇到过的技术难题,痴心研究岩土理论50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后勤工程学院教授郑颖人,多次率领专家组深入库区调查论证、进行数字模拟和理论分析,编制了我国第一本岩土边坡工程国家标准,为工程技术人员准确分析三峡库区边坡的稳定性和正确进行治理工程设计,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郑院士先后组织参加了三峡库区181个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设计的评审验收及国家三峡工程论证阶段性评估,为有效防治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作出了积极贡献。
郑院士在地质灾害治理技术方面大胆创新,首次提出抗滑桩的桩长设计与埋入式抗滑桩的全套设计方法,经济价值不可估量,荣获了全国地质灾害防治科技进步特别贡献奖。在重庆直辖10周年之际,郑颖人院士被授予“重庆直辖10年建设功臣”荣誉称号,这不仅是他本人的荣誉,更是西部人民对后勤工程学院所有专家教授的褒奖。
青藏铁路,一条修在海拔4000多米冻土层上的铁路。2006年7月1日建成通车,已运行4载。这条天路为雪域高原带来财富和发展希望,为千家万户送去快乐和幸福安康。然而这一向世人展示中国形象的世纪工程,设计之初就面临着一道世界性难题,即冰川冻土因季节温差变化而出现的融沉与膨胀现象。冰川冻土上修建铁路如何解决路基稳固、不下沉?这一难题几乎成为青藏铁路建设施工难以逾越的障碍。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就致力于冰川冻土研究的后勤工程学院梅全亭教授,主动请缨,攻克难关。年近50岁的他脱下白大褂,裹上皮大衣,忍着强烈的高山反应,把实验室搬上雪域高原:在海拔5000米的空喀山口进行“高架营房通风孔基础试验”,在海拔5300米的地方进行“桩基先年回冻试验”,在海拔3800米进行“地基防冻裂、防融沉试验”,在海拔4000米进行“屋面保温隔热防渗漏实验”。只要试验需要,不管山再高,雪再大,道路再艰险,梅教授都要带着勘查仪器往前闯。他先后27次率领课题组登上雪域高原,总行程3万余公里。他跑高原,7次遭遇车祸,致肋骨骨折,有一次休克半小时,至今额头上还留着疤痕。梅教授研发的“隔离膜高堆土地基处理技术”和“高架通风孔防冻融技术”,不仅攻克了铁路在冻融和翻浆地段的路基稳固难题,使青藏铁路顺利地穿越了永冻层,还研究出一套“三高”地区(高海拔、高雨量、高地震频度)建筑新技术、新材料等10余项最新科研成果,被军内外广泛应用。他的2项科技成果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科技成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2 从哈军工一路走来的后勤工程学院,近半个世纪来始终保持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很强的人才技术优势。不仅在破解一个个举世瞩目国家重点工程难题中留下了他们的杰作,而且西部各省市的重点工程也有他们巧夺天工的妙笔。
在祖国西部大地连绵的高山中修建铁路、公路,遇到最多的就是隧道施工中煤层瓦斯渗出和地下酸性水浸蚀这两道技术难题。由该院研制的“混凝土气密剂”和“混凝土抗腐蚀剂”两种新型混凝土添加材料,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目前,这两项技术已广泛应用到云贵川渝等近百座隧道的施工中,显示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重庆要建地铁,地铁隧道要从高楼大厦下10多米深处穿过,安全吗?建了地铁,上面还能修高楼吗?该院专家通过深入研究,用科学翔实的数据证明:山城重庆“高层下面能建地铁,地铁上面能建高楼”。这一重大建议,为建设“畅通重庆”带来了新思路,并开辟出一门新兴学科——城市岩土力学。
人们说,西部大开发10年,西藏变亮了,动力足了。然而就在几年前,兴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60多座高原小型水电站,由于设备严重老化,加之缺乏管理人才,留有许多隐患,一些水电站不得不停用,藏族同胞守着丰富水资源用不上电,不仅严重制约当地经济发展,而且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后勤工程学院领导先后派出17批专家涉冰河、爬雪山,克服严重的高原反应,穿行在山南、林芝、昌都、日喀则等地区,经过4年多的艰苦奋战,在对这些老水电站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基础上,又新建了4座水电站和3座太阳能电站。
龙燕讲师是专家组唯一的女军人,为给高原藏胞早日送去光明,她把刚刚学会走路的女儿留在家里,5次赴西藏工作。易良廷教员3次放弃与爱人一起出国的机会,一次次走上高原。该院供电专家常常把课堂搬到雪山上,边组织施工边开展现地教学,举办10多期培训班,培养藏族技术骨干200余人,彻底解决了25个县藏族同胞的缺电问题,被藏族同胞亲切地赞誉为“雪域高原的光明使者”。
科技服务产生巨大效益,后勤工程学院始终把保民生促发展作为支援西部大开发工作的重点。为了让西部的天更蓝、水更绿、可持续发展更强劲,该院发挥技术优势,积极支援西部生态建设发展的民生工程,先后承担起了西部地区1200多项污染治理、环境评价和水土保持的技术服务工作,为国家近千亿元的西部建设投资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环境决策依据。
位于长江上游的重庆民丰农化集团,长期以来排放的含铬废水严重危及三峡库区的水质安全,被列为全国十大污染企业之首。以后勤工程学院吴继明副教授为首的专家组,经过4年艰辛努力,在亚洲地区率先采用二氧化硫法,帮助该企业成功根治了这一严重污染问题,确保了库区100多万人的饮水安全,在军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该院近年还承担起了1300多项城镇规划与新农村建筑设计,组织了11000多项工程检测。
为让更多锁在保险柜的军队科研成果造福西部人民,总部在该院成立“军队院校西南地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他们还在“中心”建立网页,设立“永不闭幕的科技成果交易会”,为全军科技成果向西南地区转化牵线搭桥。“中心”成立近10年来,先后4次共组织150余家军队科研院所的600多项科技项目参加“重庆高新技术交易会暨国际军民两用技术博览会”,与企业签订项目协议400多亿元,这对西部保民生促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在西部大开发这场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大决战”中,万事急,人才为先。后勤工程学院积极发挥科研教学资源优势,实施“为西部培养人才工程”,采取委培、短训等形式,先后举办100多期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有针对性地为云贵川渝新桂等西部省市区培养2万余名各类急需人才,为西部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 祖国西部尤其大西南是自然灾害频发区,后勤工程学院把科学抗灾、科学减灾、科学防灾作为教学科研的重点方向。在大灾来临之际,他们帮助和指导当地群众科学抗灾减灾,在与灾害抗争的那些日子,子弟兵熟悉的迷彩身影,至今仍留在西部各族群众的记忆里……
2008年1月,云贵川渝等地区遭遇50年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后勤工程学院应急供电服务、供水净水保障、房屋检测加固、地质灾害防护小分队紧急投入抗灾重建中。与此同时,正在休寒假的一批建筑、结构、岩土、地质灾害治理等方面的专家教授聚集起来,吃住在办公室、图书馆,多方搜集资料,很快,一本本《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相关知识简介》小册子送到灾民手中,成了灾区群众的“及时雨”、“智多星”。
2008年5月,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后勤工程学院先后派出22批426人次的抗震救灾技术支援队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携带最先进的野外净水设备,在重灾区陆续开设23个供水站和1个野战加油站,为20余万受灾群众累计供水4万余吨,生产空投袋装纯净水20余万袋。专家教授们冒着余震频发的危险,完成了1000多处山体、桥梁、涵洞和各类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能检测评估。针对构筑物加固修复、地下管网快速修复、泥石流检测预警、水坝安全整治与重建及堰塞湖应急处理、环境影响评价等问题,开展系列实用技术应用与课题研究,提出并制订了300多个避险方案,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
2009年9月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受8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人畜饮水困难,粮食面临绝收,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极大威胁。2010年3月,后勤工程学院派出52人的抗旱救灾支援队,携带野营多功能净水车、整体自装卸野战加油车、生活保障车,先后在贵州长顺县城、普安县龙吟镇、安顺市西秀区等地建立8处净水站,共向灾区供应可饮用纯净水近5千吨,直接缓解了近20万人的生活用水困难,极大地解决了黔南、黔西南地区的可饮用水源匮乏难题,保证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0级地震。后勤工程学院党委及时派出专家小组,紧急赶赴地震灾区,第一时间在玉树结古镇,指导兰州军区建立起4个野战净水站和淋浴站,为救灾部队培训了50多名技术骨干,有效解决了藏族同胞和救援部队的饮水难题,受到藏区群众和部队的广泛赞誉。
科技援西,硕果累累。后勤工程学院在参加和支援西部大开发的实践中实现了互利双赢,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各项改革成果甚丰。10年间,该院有12项教学成果、170多项科技成果获国家和军队高级别奖励,相继实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点学科、军事学博士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精品课程等多项突破,已整体进入了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行列。
2009年7月18日,在宁夏召开的全军参加和支援西部大开发十周年座谈会上传来喜讯:后勤工程学院被表彰为全军“支援西部大开发先进单位”。这是该院十年来在参加和支援西部大开发中,充分发挥自身人才优势,用科技造福西部人民,得到党和人民的最高褒奖。
2010年4月22日上午,全国救灾应急装备领域的首个国家级科技平台——国家救灾应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后勤工程学院正式成立。该研究中心将重点围绕救灾应急装备的工程化与产业化,开展技术攻关、装备研发、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后勤工程学院将在提高我国救灾应急装备技术水平,推动救灾应急装备产业创新发展,引领国家救灾应急行业上继续探索,作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