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城舟曲
如果群众有足够预警知识,抓住15分钟“逃生时间”,危害或许要小很多
孙文祥
昨日清晨,站在舟曲县县城的制高点——县政府大楼9层,《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亲身感受这个曾经秀美山城一夜浩劫后的满目疮痍。
记者决定前往泥石流暴发的源头。沿着滑坡地向上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两公里多长的灰白色泥沟,被泥石流摧毁的树木、房顶清晰可见。
经过大约一个小时的跋涉,爬到了山体滑坡的上游——三眼峪沟。在这里,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泥石流发生的痕迹:洪水裹卷着垮塌的山体,迅速向下方滑落,混着三眼峪沟底的泥石,越过数道防洪坝,直扑下游的舟曲县城,灾难因此发生。
“在三眼峪沟修建防洪坝的30多名打工者最早被冲走,他们的工棚就搭在防洪坝下面,没有丝毫反应时间。”三眼峪村村民郭石录告诉记者。
截至昨日15时,这场特大泥石流灾难已造成702人死亡,失踪1042人,重伤42人。
救出幸存者已成奢望
基于泥石流灾难的特点,救出幸存者已成奢望了。
在一处挖掘现场,救援官兵用铁锹扒开泥石,一只脚裸露出来,但已开始腐烂。
本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9、10两日只救出两名幸存者,这已成为奇迹。在挖掘现场等待的,或是劫后余生的幸存者,或是外来的寻亲者,或是匆匆赶回“家”的打工者。他们的想法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各处赶来的救援队伍,清晨7点就开始挖掘。但大部分挖掘只能采取手刨、用铁锹挖等方式进行,缓慢而艰难,救援官兵们希望尽最大努力挖出更多的遇难者遗体,安抚这座悲伤山城的幸存者。
兰州军区某防化团一营教导员马亚宏告诉本报记者,截至9日晚,他们营救出10名幸存者,挖出37具遇难者遗体。“现在救出幸存者不现实。楼房被泥石流冲击后,移位比较大,很难准确找出遇难者位置。大型机械设备进来后,挖掘进度会大大提高。”马亚宏说。
武警交通第六支队舟曲项目部是最早进入灾区的一支救援队伍,在8日救出38名幸存者后,开始抢修通往舟曲县城的公路。
目前,救灾车辆已能顺利前往舟曲县城,但大型挖掘机要往灾区深处推进仍然困难。“挖出的泥石往哪里倒是个问题,现在我们主要是保障救灾车辆能顺利通行,但泥石倒在旁边的话,只要一下雨就会回归原位。”武警交通第二总队副总队长杨勇介绍说。
劫后余生的幸存者在经历灾难初期的痛苦后,也拿起铁锹,试图用自己的力量去挖掘亲人的遗体。在数米厚的泥石流面前,他们一铁锹一铁锹的努力显然那么渺小。
随着采访的深入,悲惨故事一一显现。
老县委书记仇克珍,原本和在西安的孙子一起生活,但受不了当地的炎热,返回县城才两三天,平时喜欢绕县城散步,但不幸在这次灾难中遇难。
一名2008年地震那年考上四川大学的县城女孩,暑假回家和单身父亲团聚,不幸双双遇难。此前,记者在废墟中找到薛晓明先生的一张名片,头衔是中国银行夏河县支行行长,尝试拨打名片上留的手机号,却是无法接通,后来求证发现正是这名女孩的父亲。
9日挖出一具老汉的遗体,抱着两个孙子,一手一个,抱得死死的。
如能抓住15分钟逃生时间
灾情为何如此严重?悲剧为何如此惨烈?
在9日晚上召开的发布会上,甘南州委书记陈建华的解释是,“5·12”特大地震致使山体松垮,半年多长期干旱,加之瞬间性强降暴雨,是造成这次特大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
从现场采访的情况来看,当地群众防灾避灾意识普遍不强,当灾难降临时毫无防备。这显然也是造成如此严重后果的一个原因。
本报记者采访数十位幸存者,梳理他们的叙述不难发现,一个普遍的认识是,都以为是山洪暴发,而按照以往经验,躲在家里是防山洪最安全的办法。
“我们也没有亲身经历过泥石流发生,虽然当时雷电交加,但雨下得并不大,以为是发洪水了。”郭石录告诉记者。
舟曲县城建局职工李国华分析说,如果知道是这么严重的泥石流灾难,从地动山摇的那刻算起,应该有15分钟的“逃生时间窗口”。如果充分利用了这段时间,危害或许要小很多。
但在特大自然灾难面前,容不得半点如果或假设。类似教训在前不久发生的贵州泥石流事件中亦有暴露。面对自然灾害,如果缺乏预警,毫无准备只能承受灭顶之灾,而认真做好相应防御准备或可把损失降到最低。
此次发生特大泥石流的舟曲县,白龙江、拱坝河、博峪河横贯县境南北,被当地群众誉为三条飘逸的哈达。然而,“一江两河”频频引发的自然灾害让沿岸群众饱受灾难之苦。
当地《兰州晨报》五年前的一篇报道称,舟曲全县共有泥石流灾害隐患点86处之多,白龙江河谷尤为集中,仅两河口至县城就有12条灾害性泥石流沟道,寨子沟、硝水沟、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等高频泥石流沟直接威胁着县城的安全。
舟曲松散的山体地质构造,成为孕育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温床。
武警交通第六支队舟曲项目部大队长程五胜告诉本报记者,他率领的大队曾在去年8月三次参加抢修因泥石流堵塞的公路。“小股泥石流事件经常性发生,只要下雨就会有。”
此次特大泥石流的暴发源头也正是三眼峪沟上游。受访的幸存者表示,地方政府没有搞过防范泥石流灾害的演习。泥石流发生后,虽然拉响了防空警报,但为时已晚。而相当部分的幸存者说,由于对泥石流灾难缺乏足够了解,大家对防空警报习以为常。
显然,地方应该进一步健全基层防御组织体系,发挥基层群众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此前,福建南平一带也因暴雨洪水引发了罕见的地质灾害,但由于预防措施到位,在大灾面前实现了“零伤亡”。
一个可以借鉴的经验是,发动群众实行“群策群防”,一旦发现有险情,及时上报,许多险情都是由于当地群众及时上报排除了隐患。
脆弱的舟曲拦挡坝
李秀中
特大泥石流摧枯拉朽般冲进舟曲县城,作为防止泥石流屏障的数座拦挡坝顷刻间崩塌,只剩残垣断壁,其作用遭到各界质疑。
昨日,有当地村民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质疑这些拦挡坝实为“垃圾工程”。不过,舟曲县水土保持官员向记者表示,建成10余年的大坝已经淤埋大量泥石,其拦截功能已经大大降低。
数座拦挡坝不堪一击
昨日早晨,记者沿着冲击沟道溯行向泥石流发源地前进。从整体被掩埋的月圆村上行约3公里,就到了山底。此处原来有一个直径30米左右的蓄水库。水库通过管道供给下游几个村的饮水。不过,蓄水池已经不见踪影,而在冲击沟道中还能寻找到一些管道。
从山底上攀约3米,就进入长约5公里的狭长山谷地带,泥石流就是从山谷中冲泄下来。在峡谷中岩石带占据了谷底大部,重达几十吨甚至上百吨的巨大岩石随处可见。两侧高耸的山体有滑坡的新鲜痕迹,另外一些岩石仍在开裂,有再次崩塌的危险。
沿着峡谷前进100米左右,出现一个大坝的残垣。而在往前行进1000米左右,又出现两座大坝残垣。之前,就有当地村民介绍,这些大坝主要是防止山洪的。不过,在质询记者身份之后,村民说,“水坝你们管不管,”“这是垃圾工程。”
根据村民的质疑,记者查看了位于大峪方向的大坝的残垣。据记者丈量,大坝厚约5步,长约30~50米,高度超过5米,大坝主要由不规则的岩石修建而成。在泥石流冲击下仅剩下约5米的残垣,断壁口的岩石在泥浆覆盖下有所松动,但记者难以辨认其建筑质量。
不过,记者就此向舟曲县水土保持局了解。高辉明局长认为这个不符合事实。
他表示,这些大坝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中央财政资金兴建的,其目的就是针对峡谷泥石流对县城的冲击。而这7~8座拦沙坝建成10余年,已经发挥了作用,但是也正因为如此,10余年来发生的泥石流在停淤场和几座拦挡坝中已经淤埋了大量泥沙和岩石,其拦沙功能大大降低,回旋余地不大。
缺钱的水土保持
高辉明说,舟曲泥石流多发的原因跟森林过度采伐有关。建国后,“大炼钢铁”,“以粮为纲”,还有60年代开始森林大规模开发,这些对大自然掠夺式的开发也是造成泥石流的历史原因。“如果水土保持好,就不会发生。”
其实,记者从212国道前行到舟曲,一路上经常看到很多山坡没有树木,只有零星的植被,而在上千米的半山腰上,依然还有一些农户开垦的梯田。这样的状况在舟曲城区周围的山坡更为严峻。三眼峪上的二郎山公园只能看到不能成林的树木。
而这也导致自然条件的恶化,村民说,山上几乎没有什么土壤,即使有一些,土质也恶化,根本不能蓄水,一到下雨就造成滑坡。
高辉明分析,水土恶化也跟人口扩张有关,以前全县人口只有4万~5万人,现在已经有13.7万人。而群众生活主要依赖采薪。国家应该动员老百姓用替代燃料,比如以电代薪,以煤代薪。
另外,如何防止泥石流发生,现在水土保持经费很欠缺。从1989年到2008年20年间,舟曲县水保局只获得中央拨付总共1000万的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经费,但这是针对3000多平方公里的全县范围。该笔资金在2008年结束后,舟曲县获得的是灾后重建水土保持工程资金。
高辉明表示,水土保持没有常治经费,要获得资金,只能进行项目申请获得批准后才有。其实,高辉明表示,正是由于缺乏资金,在峡谷中的拦挡坝被淤埋大量泥沙和岩石之后,应该建设大型停淤场,再增加拦挡坝的高度和密度,但是由于缺乏资金,淤埋的泥石不能得到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