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斐(左一)参加“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艺术邀请展”开幕式。 中新社记者 李学仕 摄
王斐《尊严之路-之三》,图片来自中国文物网 中新网8月11日电 当代艺术家王斐个人座谈会8日下午在北京举行。
“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艺术邀请展”7日开幕。作为该邀请展承办方百得利艺术俱乐部的形象大使,王斐个人座谈会8日下午举行。
作为近年来颇为引人注目的青年艺术家,一直以来,王斐都试图通过他的作品传递一种“意志”的美学。著名美学家彭锋曾说过:“王斐有一个非常较真的理念:文化上的中国早在700年前就已经灰飞烟灭了,他要独自替数以亿计的汉人承担文化失落的精神折磨。王斐的这种较真超出了知性的范围,进入了意志的领域,是对一种不由分说的绝对命令的服从,这是他的信仰。由于这种信仰的灌注,王斐的作品充满了悲剧色彩和铁血精神。”
当天会议开始后,百得利艺术俱乐部主席周松波博士首先介绍了俱乐部的宗旨。随后,他介绍了选择王斐作为形象大使的三个原因:其一,王斐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基础比较扎实,学习阶段非常优秀;其二,王斐是有思想的年轻人;其三,王斐的画作很有感染力,观者往往被他的激情、力量所感动。
会上,王斐从他第一次的敦煌之旅讲起,道出了自己多年来创作的原动力。虽然有过数次敦煌之旅,但他却从来没有完全踏入佛的世界,身上反而流淌着一种寻觅武士精神的狂热。这一点,在他的代表作品《衣冠远去》、《藏剑少年郎》、《借我七百年》、《山顶猎猎风》等之中表现得格外突出。有评论称,王斐的艺术气质似乎难以被归类在当今任何一个已知的艺术范畴内,在他的身上找不到所谓“70后”的自我感伤,也没有“80后”的轻浮乖戾。他作品中流露出的少年大悲,“救赎”、“神秘”、“深沉”、“悲情”成为其艺术世界的关键词。
王斐一直把中国“士”的精神没有被成功“当代化”的现状归结于一个特定的悲剧时代,那就是几百年前“衣冠远去”的时代。在他看来,自明代以来人格化的形象在中日美学意志中呈现了完全不同的面貌,从中不难看到其后几世纪中各自不同的命运。日本民族至今都在厅堂中供奉传世铠甲,铠甲成为人格化的幽灵与家族宗教,人在仪式感中获得精神依赖和生存意志。现在日本的科幻机甲也是古典武士形象的变异。
一小时的会谈之后,王斐向与会者介绍了他的《雄鹰从不结伴而飞》、《优雅不是与世无争》等作品。讲到那幅《优雅不是与世无争》时,他很深沉地说:“中国人与世无争,失掉了许多优雅的机会……”
艺术家简介
王斐,1978年10月24日生于上海,199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200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获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获硕士学位,2008年受世界顶级奢侈品杂志《robb report》邀请创作封面“终极礼物”,2009年被今日美术馆评选为2008年度十大新锐艺术家;与顶级奢侈品杂志《robb report》和君顶酒庄合作打造东方顶级佳酿“君顶·私享家”,2010年 被《L"OFFICIEL HOMMES》国际中文版评选为年度中国十大新锐艺术家,2010年度报喜鸟新锐艺术人物大奖获得者。
(责任编辑:ren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