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最近在东北某地采访时,就听到了民间流传的一副对联。
上联是:上级压下级,层层加码,马到成功;
下联是:下级骗上级,层层掺水,水到渠成。
横批:数字出官,官出数字。
辽宁某地一名县委书记道出了其中的“潜规则”:“上级下多少指标就能完成多少指标,并且下什么指标都绝对能完成。怎么完成?有的地方拆东墙、补西墙,提前征税。比如说对一家企业今年应征300万元税款,但政府要征400万元,提前把下一年的部分税收也征了。今年的经济指标是3000万元,实际完成了3700万元,那么就把700万元留下来,算到下个年头。”他还反问记者:“现在有些地方,把‘乌纱帽’和数字挂钩,不完成高指标就要‘摘官帽’,就要‘一票否决’,不造假能行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政绩需要,统计造假还有多重原因。
有的是为了不丢面子。西部某省财政厅一名退休干部告诉记者,他在任时,经常有市委书记或者市长打来电话,询问财政收入增速排在最后一名的是哪个市,如果自己排在最后一名,下一季度报上来的财政收入增速肯定会增加一些。虚报财政增速的市也不敢报得太高,但大家都不愿当最后一名,总觉得脸上无光。
有的是为了突出亮点。西部某省一地级市领导在一个非公开场合透露,2009年省里为了突出一个国家级经济区的“领头羊”地位,将这一经济区所属城市的GDP增速调高,而他所在市的GDP增长速度本来排在前列,因为这一原因“被靠后”了。
有的是为了平衡关系。一名基层统计局干部告诉记者,该市下辖各市、区、县的经济增长数据,需由各地领导一起开会协调、商量,最终出来的数字,要尽量让各地都能接受。
辽宁省一位从事统计工作的专家表示,如今统计工作抗干扰能力很差,统计数据由地方统计部门搜集和汇报上报,地方统计部门的干部也主要由地方管理,经费也主要依赖地方。而统计数据又与干部的奖惩、升迁密切相关,如此一来,统计数据就成了反映各级领导的“政绩单”。这张“政绩单”又由领导自己任命和管理的干部来填写,统计工作的独立性很容易遭到破坏,这是制度设计上的漏洞。
危害不可估量
辽宁同格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陈宝龙有在基层政府和司法机关工作多年的经验,在转行当律师后也代理过一些行政诉讼,对“统计造假”有着切身体会。他认为,受统计造假危害最深的当是普通老百姓。
最近科技部一位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至少有5成已通过高新技术认定的企业不合乎条件,是靠虚假材料“操作”上去的。
据记者了解,要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需要同时满足多项条件,包括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等。但据从事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代办的中介机构透露,这些统计数据都可以在表上随便填,有些省区市需要社保部门出具证明,但很容易仿造,大部分地方甚至什么证明都不需要。
“伪高新技术企业”享受了国家的优惠政策,骗取了国家资源,却不产出成果,使纳税人的钱财白白浪费。
更严重的是,统计数据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晴雨表,各级政府据此下判断、做决策、订规划,企业和公民据此安排生产生活,如果数据失真,很可能带来全局的和不可估量的影响。
安徽一名高校毕业生告诉记者,学校对毕业生的就业率层层分解到学校院系,与毕业班辅导员的考核息息相关,必须达到一定就业率才不会影响老师和院系负责人的考核。为此,辅导员和院里天天盯着他们找工作,而且不问好坏让他们随便先签一个再说。
“我们学的是广告,但很多同学在学校的一再催促下,临时找个卖车卖保险的工作,有的甚至干脆找个地方代签协议,先应付学校的要求,自己再慢慢找。”这名毕业生说,长此以往,谁还关心表面光鲜的高就业率背后掩盖的矛盾?谁还会再去研究毕业生就业真正存在的问题和隐忧?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势必越积越多。
国家统计局政策法规司司长程子林说,如果因为统计数据失真,没有客观反映真实情况,导致中央和各地形势判断不准,调控措施不到位,就会直接影响经济增长和发展质量。GDP增长1个百分点,就是3000亿元,这是实实在在的财富。GDP是新创造的价值,新创造的价值都要分配,没有创造出来就没法分配,损失最终要由全国人民来分担。
专家表示,一边是民众对统计数据的真实性质疑不断,一边是一些地方造假不止,这不仅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而且对干部形成了错误的导向——只要场面热闹、数据漂亮,就能步步高升。一味如此,必然使某些领导干部只热衷于应付检查、编造数字,而把真正的民众呼声、民生诉求抛诸脑后。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