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根据广东省设定的目标,从今年起至2012年,广东计划引导180万左右的本省户籍农民工及其随迁人员通过积分制成为城镇居民。
“我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申请,没想到2个月后就收到了入户通知书,真是有些意外。”在深圳搞水产养殖工作的河源市农民工吴庆说,入户深圳后他还保有河源农村老家的农地。“小孩都8岁了。入户主要考虑小孩的教育、医疗等城镇居民的福利待遇。”
12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向本报介绍,自6月广东省出台《关于开展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后,来深务工积分制入户将与深圳市招调工制度相结合,今年以来,深圳已有1100多名外来工成为深圳居民。
记者同时从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据不完全统计,至7月底,自6月开始实施农民工积分制入户政策以来,全省已有1.7万名农民工入户城镇。
而根据广东省设定的目标,从今年起至2012年,广东计划引导180万左右的本省户籍农民工及其随迁人员通过积分制成为城镇居民。根据广东省制定的目标,到2012年底广东省城镇化率要达到67.5%。对此,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林王平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意见》的出台,有利于优化城乡人口结构,加快广东城镇化进程。
但在对城市户口与农村土地的选择上,不少人显得犹豫。
城市梦背后的担忧
“如果我做一名中级工,离申请入户有多远?”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李辉老家在河源市,他希望能入户广州,因为“可以享受到发达地区的福利待遇”。
根据《广东省农民工积分指导指标及分值表》,外来工入户条件被细化为学历、技能、参保情况等多项指标,并赋予相应的分值。按照这个标准,李辉技校毕业加20分,担任中级工再加30分。另外,缴纳社保,做义工、志愿者和义务献血都可以积分,60分的入户“门槛”对他而言不算高。
经过再三思量后,李辉表示,自己可能只申请办理农民工城市居民居住证制度,而把户口放在原籍。本报记者在珠三角农民工输出地河源市采访时也发现,受访的农民工大多表示,不会为了一个城镇户口而放弃原籍的土地。
他们都有自己的“一笔账”。
从河源农村来广州打工10年的张慧峰夫妇一直租房住。在一家装备制造企业做电焊工的张慧峰达到了广州市技术人才入户标准,但是他暂时还不想把户口转到广州。
“老家还有8亩地,如果户口迁走,地可能就要被收回了。”张慧峰表示,年老后,自己还是要回河源养老的,“有土地,以后的生活还是有基本的保障。”
虽然土地吸引力大于户口,但是户口背后的福利,比如孩子入学、医疗保险以及就业等,让张慧峰犹豫不决。
“与其给户口,还不如提供子女教育、经济适用房等方面的保障,这样即使没有户口也不影响成为城镇人。”张慧峰表示。
在城里做农村人
“到底要的是市民生活,还是市民身份?”7日,在海口举办的“城乡一体化:趋势与挑战——中国‘十二五’时期的农村改革”论坛上,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向本报表示,根据其调研,很多农民工在向往城镇户口的同时,也不想丢掉农村的土地。
于建嵘认为,“舍不得土地”的背后是现在的农民感受到了城乡利益格局的巨大变化。一方面,随着三农政策全面推行,农民得到的实惠日益增多,他们看到了在农村发展、致富的前景;另一方面,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城市统分统包的政策“红利”日渐消减,而城市生存压力又在不断增加,这就使那些有资格进城落户的农民不愿意或者不敢提出申请。
对此,广东创造性地实施农民工城市居民居住证制度。
《意见》规定,对达到入户城镇条件,但不愿意交回承包地和宅基地的农民工,可以申请拿城市“绿卡”——农民工城市居民居住证制度。根据规定,农民工城市居民居住证持证人除享有《广东省居住证》持证人享有的权益和公共服务外,还可在居住地享有一系列权益和公共服务。如其子女可享受户籍居民子女同等的义务教育待遇;按规定申请廉租住房或公共租赁房;按规定免费享受就业援助等。
而在农民工子女就读方面,《意见》规定各级政府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和义务教育总体规划,有条件地区实行农民工子女凭积分入读公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