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上海转型之年 “两翼齐飞”绘就新动力图谱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8月15日17:37
  “新驱动”发力 上海求解转型期动力接续

  新华网上海8月15日电(记者姜微、姚玉洁、王蔚)一组小小的数据对比或许能折射出上海经济动力结构转换:今年上半年,上海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近2208亿元,同比增长2.2%;与此同时,仅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业等9个高新技术重点领域,今年计划新增投资就达500亿元以上。

  世博之年,也是上海的转型之年。近年来上海决策者一系列富有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开始生根发芽、抽枝长叶,上海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不断提高:

  数据显示,上海上半年经济呈现“三个高于”——工业利润总额增幅高于工业增加值增幅;高技术工业产值增幅高于全市工业增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幅。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说:“立足上海实际,要把经济转型放在突出位置,以调结构、促转型推动经济发展。以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为依托,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突破口,整体提高先进制造业能级和水平。”

  世博“扬鞭”,消费马车发力

  消费,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中最“慢热”的一辆马车。然而在“世博效应”刺激下,消费成为上海上半年经济成绩单上的新亮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920.9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5%,增幅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 统计显示,世博开园2个月,园区商业实现销售总额9.4亿元。“我们一个店的营业额,相当于园区外十家店的销售总额!”一家著名餐饮连锁企业相关负责人兴奋地说。

  世博会带来了巨大的人流、客流、商流。上半年,上海国际旅游入境人数达到386.25万人次,增长33.1%,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0.1个百分点。随之而来的是,5月、6月星级饭店客房平均出租率分别为75.4%和85%,分别比3月份提高13.1个和22.7个百分点。

  在世博效应带动下,上海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相关行业实现加快增长。据统计,5、6月份,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分别比去年同月增长14.7%和25%,增幅比3月份分别提高6.2个和16.5个百分点。

  机制创新也激发了消费活力。7月18日,上海首家消费金融公司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正式营业,至7月末,已有近100位客户成功申请并获得了近200万元消费贷款额度。消费金融公司这一新金融形态,有效满足了市民装修、婚庆、旅游乃至教育培训等需求。

  但在上海决策者的眼里,探索建立促进消费的长效机制,让“世博效应”永不落幕,才是当务之急。上海商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齐晓斋透露,上海正在研究申请试点推出免税店,对海外游客购物给予退税。此外,上海郊区新城的建设,也将成为上海新的消费增长极。

  “两个中心”建设助推结构调整

  新出炉的“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显示,在全球45个国际金融中心排行榜上,上海综合位列第八,在“成长发展”分指数这一项更是毫无争议地高居榜首,不管是资本市场成长性、经济成长性还是城市创新产出,上海均得到受访者高度评价。

  但上海在“两个中心”建设征程上的意义远不仅是在国际版图上的座次变化。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说:“在金融服务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更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从而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提供支撑。尤其是对于上海,转型升级的压力比其他省市更迫切,上海本身又在金融资源集聚方面有优势,因此,金融创新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上海有条件、也有责任在全国率先。”

  上半年,上海金融市场整体融资功能进一步提升。1-6月,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债券、股票为企业筹资11055.26亿元,同比增长11.73%,有效满足了企业资金需求。

  利用债券、票据、信托等直接融资方式,上海积极拓宽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渠道。今年2月,闵行区成功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产品,为7家企业提供了5亿元融资支持;浦发银行在杨浦区政府指导下,联合区创业中心和科诚小贷公司,成功发行了“创智天地2号”首期集合信贷产品,为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2008万元的信贷支持。 “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带来了新的产业发展业态和企业形态,这些新型企业构成其发展的根本要素已超越了传统的土地、厂房、设备等硬要素,更多地体现在服务、知识、技术等软要素上。”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张新说:“金融服务模式必须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这是时代向上海金融系统提出的新要求。”

  而随着沪宁城际高铁开通、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启用,上海虹桥枢纽也进一步承载起上海经济转型的重任——虹桥商务区将是上海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新平台、面向国内外企业总部和贸易机构的汇聚地,以及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的高端商务中心。“这将直接推动上海产业升级,同时实现更进一步的城市化。”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院院长曾刚说。

  “两翼齐飞”绘就上海新动力图谱

  8月10日,中国电信上海分公司与上海市北高新园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上海云计算产业基地;双方将合作利用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平台为国内40家上市互联网公司打造“数据总部”。

  继去年确定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业等九大行业作为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点领域,今年7月,上海又增加了智能电网、物联网、云计算这三个领域。一系列前瞻性的产业布局大幕开启:大飞机总装制造中心全面开工,2016年浦东基地计划形成年产20架C919大型客机和年产50架ARJ21系列飞机的批产能力;上海物联网中心落户嘉定,成为攻克物联网核心技术的高地;上汽节油20%的中混上海牌轿车已完成19辆工程样车试制,新能源车将走向量产…… “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力抓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上海市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会议上强调,一定要把高新技术产业化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锁定目标,坚持不懈地抓好推进,千方百计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上海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坚实后劲和有力支撑。

  据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总工程师马静透露,2010年上海高新技术产业9个重点领域计划新增投资500亿元以上;力争新增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达到8400亿元以上。

  在努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如何破解服务业发展的体制障碍,也一直是上海市委、市政府加紧调研的课题。相关人士透露,上海正在探索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税制,正在酝酿实行营业税差额征收等办法。

  “上海经济转型将面临一个较长时间的过渡和动力转换,未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将趋向于高科技导向、消费导向、服务业导向、民生导向和低碳导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翼齐飞",无疑为上海新一轮增长积蓄动能。”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所长杨建文说。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朱金海也认为,在驶过高投资、高出口、高增长的经济发展轨道之后,上海也面临着转型期增长动力接续的课题。他说:“上海已经到了从依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工业经济转向服务经济、从国内经济中心转向全球城市、从外向增长转向枢纽型国际化、从建设小康社会转向率先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窗口,上海有条件、有能力实现成功转型。”
(责任编辑:李孟漪)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