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全国摄影展金质收藏作品因侵权被取消资格(图)

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2010年08月16日02:41
[提要] 中国摄影家协会称,认定2010全国影展金质收藏作品《明天的现实》作者侯谢涉嫌剽窃,依据有关规定,决定取消《明天的现实》金质收藏作品资格。同时,组委会还认定侯谢另两幅入选作品《梦魇》和《哀怨》存在同类问题,也已一并取消入选资格。 [我来说两句]

图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网站上所发的关于取消侯谢作品金质收藏作品资格的声明。
图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网站上所发的关于取消侯谢作品金质收藏作品资格的声明。

杂志上刊登的《明天的现实》(侯谢摄)(来源:南方日报)
杂志上刊登的《明天的现实》(侯谢摄)(来源:南方日报)

《全球最新图库大百科》涉嫌被剽窃的原图(来源:南方日报)
《全球最新图库大百科》涉嫌被剽窃的原图(来源:南方日报)

   《明天的现实》金奖被取消

    被全国影展组委会认定侵权,该作者另两幅入选作品也存在同类问题

    万凌云

   昨晚,中国摄影家协会给记者发来邮件称,就2010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金质收藏作品《明天的现实》作者侯谢涉嫌剽窃一事,全国影展组委会在深入调查、专家论证、权威部门认定其存在侵权行为的基础上,依据全国影展有关规定,决定取消《明天的现实》金质收藏作品资格。同时,组委会还认定侯谢另两幅入选作品《梦魇》和《哀怨》存在同类问题,也已一并取消入选资格。

   全国影展主办单位中国摄影家协会负责人表示,中国摄协正在研究制定相关措施,对违反协会展览和活动章程者,将根据情节给予取消参评及入选资格、两年以上直至终身“禁赛”的处罚。

   “国展”专员飞赴长沙调查

   侯谢承认电脑技术组合

   8月9日,本报独家报道《明天的现实》涉嫌“剽窃”一事后,引起国内摄影界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揭露此事的镇江资深摄影师陈联军一时也成为国内多家媒体追逐的新闻人物,有网友评论称陈联军是中国摄影界的“打假英雄”。昨晚,在获悉金奖作品剽窃侵权案尘埃落定后,老陈感慨万端,他认为中国摄影队伍需要高度的自律,提倡原创精神,同时他表示将会一如既往地“打假”。

   昨天,“国展”方在给记者的信息通报中,介绍了具体的查处情况:8月11日,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和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有关人员飞赴长沙,向《明天的现实》作者侯谢进行调查取证。

   侯谢承认,《明天的现实》是利用电脑后期技术将多个素材图片进行重新组合创作而成的,其主背景图片来源于《新广告人图片大百科》图库,鸟类图片来源于《地球人图片大百科》。侯谢称,当时采用图库图片时,图录和光盘上并无原作者署名,仅有编号。

   他表示,愿意向原作者道歉。虽然这组作品花费的精力很大,包含了他的创意和劳动,但如果违反了全国影展的相关规定,愿意接受组委会取消其金质收藏作品资格的处理。

   国家版权局认定“侵权”

   金质收藏作品丢“金”

   “国展”方给记者信息通报称,受中国摄影家协会委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于8月12日在北京召开专家论证会,与会者包括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中国版权协会、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中心、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北京市部分城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法官和律师代表及摄影家代表等。调查组向与会者介绍了有关情况,提交了相关各方的证言、证据和主张。与会专家针对事实,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发表了见解。

   版权界专家认为,无论作品进行了怎样的创作或是演绎,都应当征得原图片作者的许可或授权。就目前所述证据看来,侯谢的行为侵犯了作品原权利人的著作权。法律界专家认为,投稿者和本次全国影展组委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合同关系,双方的关系应该由合同法来调整,组委会只能按照征稿启事来约束双方的行为,参评作品所出现的侵权行为,与评委和组委会无关,作者应承担一切责任。

   与会专家指出,侯谢在制作《明天的现实》作品中所使用的素材未得到合法授权,建议取消入选资格。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根据事实认定,《明天的现实》作者存在侵权行为。组委会认为,侯谢的行为违反了征稿启事第一条第8、11款和第四条第1款的规定。为维护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的权威性、专业性和严肃性,坚持公正原则,组委会决定取消其《明天的现实》金质收藏作品资格。侯谢的另两幅入选作品《梦魇》和《哀怨》存在同类问题,一并被取消入选资格。组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公示有期,监督无期。对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同时,今后将调整有关规定,加大处罚力度,进一步规范评选机制,把深受全国摄影家和爱好者信赖的全国影展越办越好。 

   本报记者 万凌云

    “金奖”作品侵权引发深思,中国摄协:

    严重违规或将终身“禁赛”
 
    万凌云

    本报讯 本报关于“国展”金奖涉嫌剽窃侵权的报道,引起了全国摄友的关注,更引起了中国摄协高层的深思。昨晚,在“国展”组委会发给记者的邮件中,记者注意到摄协高层就此事有明确严厉的表态。

  据介绍,2010年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经过公示后,因纪录类作品修改原始影像等违规行为,已经取消了36幅(组)作品的入选资格。尽管如此,金质收藏作品《明天的现实》还是成了“漏网之鱼”——侯谢侵权事件,再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全国影展主办单位中国摄影家协会负责人表示,为规范文艺评奖,维护全国影展的权威性、专业性和严肃性,中国摄协正在研究制定相关措施,加大处罚力度,对违反协会展览和活动章程者,将根据情节,给予取消参评及入选资格、两年以上直至终身“禁赛”的处罚。

  这位负责人说,作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全国性摄影展览,全国影展虽无奖金奖品,在广大摄影人心中仍占有重要地位,本次更是吸引了1.5万余人次的18万余幅作品参评。大家希望通过这个权威专业的平台来检验自己的摄影水准,推动摄影事业的繁荣,这种参与和热情既是对全国影展品牌的信赖,也是对活动的支持。但从本次全国影展反映出来的问题乃至摄影界的整体情况来看,部分参评作品存在一定程度的违规行为,如用电脑软件修改纪录类作品原始影像从而违背真实性原则,还有像《明天的现实》这样在著作权方面有问题的作品等。

  针对近来摄影评选和展览中违规现象呈增加趋势,摄影界涉嫌剽窃、造假等行为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这位负责人分析,首先,摄影已成为最为普及的艺术形式之一,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更多的非职业摄影人参与,极大地繁荣了摄影事业并成为推动摄影艺术创作的重要力量。但部分摄影人对于专业及法律等方面的知识认识有限,难免出现问题。其次,许多参加评选和展览等活动的摄影人法规意识淡漠,对相关征稿和评选规则阅读不细,没有认真分析自己的作品是否完全符合要求,盲目选送参评,也容易造成违规。再次,极个别摄影人急功近利,想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获得荣誉。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广大摄影人中进行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进行法律和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摄影人的整体水平,由摄影大国向摄影强国迈进,是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长期任务。这位负责人表示,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对展览的监督是对摄影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持。即将出台的“禁赛”制度,将对其他影展影赛的规则制定起到积极示范作用,主办单位也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评奖机制,共同推动中国摄影事业的健康发展。

  昨天,记者还从“国展”组委会获悉,2010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共收到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华人华侨共计15114人次投送的参评作品183661幅,参评者和参评作品数量比上届大幅增长,为全国影展创办50多年来的新高,也创下世界重大摄影展览和比赛规模的最高纪录。

  本次展览共入选作品901幅(组),展出和颁奖活动将于今年9月20日举行。(万凌云)

    延伸阅读:

    一、摄影造假为何屡禁不止?

    中国新闻网报道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陈卫星告诉记者,现在的媒体时代比较重视揭发,这部分人可能会有所收敛。但为何我们却见到一个又一个丑剧?段煜婷或许说得有道理,在这些比赛中,造假者所付出代价太低,这让一些人甘愿冒险,这就像一场没有风险的赌博,无本万利。比如,在最著名国际摄影大奖荷赛的获奖史上,唯一一次涉假就是中国摄影师。当时,武汉晚报社摄影记者邱焰拍摄的《非典时期的婚礼》被爆出摆拍的丑闻,可邱焰最后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如今甚至以“著名摄影家”的身份到高校开讲座。段煜婷说,中国摄影界一直有一些非常风光的“得奖专业户”,他们参加各种摄影赛事,目的就是为了得奖。在这样的目的驱使下,造假就成为人人敢于下注的赌博。

    近年摄影界剽窃事件

   南方日报报道 2007年,参加第16届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奖活动的一位作者自曝作品《为什么不回家》中的云彩是合成的。

  2008年初,媒体报道说曾经入选影响2006CCTV年度十大新闻图片的《藏羚羊生命中的十道难关———铁路关》摄影作品是被PS过的假照片。当事人为拥有“中国摄影家协会高级会员、新华社签约摄影师”等诸多头衔的《大庆晚报》摄影部副主任刘为强,后来他坦然承认“照片确实是PS的”。《大庆晚报》总编辑引咎辞职。

  2008年4月6日,首届华赛获奖作品《广场鸽接种禽流感疫苗》被曝图中鸽子是PS上去的。

    二、人人都可能成为周正龙

    2007年10月12日,陕西林业厅公布了猎人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照片,立刻引发网友质疑。在虎照被认定造假之后,周正龙也因诈骗罪和非法持有弹药罪,被判缓刑。2010年5月8日,周正龙因缓刑考核不合格,被正式收监。[详细]

    1、唐骏“造假门”:成功不是道德的遮羞布

    检察日报报道 谁也没有否认唐骏的成功,但是,成功是一回事,事关能力;学历造假则是另一回事,事关道德,两者无法混为一谈。道德瑕玷不能掩盖一个人的成功,同样,一个人的成功和能力也无法掩盖道德瑕玷。[详细]

    2、论文造假:假论文还能为大学遮羞多久?

    中国新闻网 面色苍白、失去造血功能的大学,靠什么衡量科研实力呢?貌似公平的论文数量当仁不让站了出来。焦虑,学生靠这个骗老师,老师靠这个骗学校,学校靠这个骗教育部,其实谁也骗不了谁,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跟寂寞的科研相比,明码标价的论文发表市场显然高效得多,投入产出比也十分可观。

    三、当造假成为社会“习惯”

    1.政府造假:河北贫困县“数字造假”:几百万投资上报数亿

    2.教育造假:浙江高考体育加分乱象:家长背景决定学生机会 

    3.企业造假:圣元奶源地“造假” 官网与年报说法自相矛盾

    4.工业造假:央视曝紫砂壶内幕:用化工原料调出紫砂色(图) 

    5.食品造假:五常假大米事件:“内忧外患”导致造假泛滥 

    四、诚信缺失是全社会的“杯具”

    人民网报道 诚信者吃亏,失信者得利,此类现象不仅使人们在规则面前变得犹豫不决甚至冷漠麻木,更影响了人们对诚信道德标准的感知、判断,从而冲击社会价值观的底线。从整个社会看,当诚信空间被压缩,失信空间得以膨胀,社会的运行成本、交易风险等将大大增加。一个让诚信者吃亏的社会注定要在各个方面受到惩罚,而支付“罚单”往往需要全社会付出高昂代价。[详细]

(责任编辑:news9)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