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来自河南省平顶山市的77对新人在鲁山县参加“七夕爱情节”浪漫集体婚礼。
新华社记者 赵 鹏摄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古典音乐中弥漫着浪漫的气息,演员们身着汉服,时而相互对拜,时而莲藕穿针。台下百余位征婚者有的相聊甚欢,有的矜持沉默……这是记者14日晚在上海市普陀区“汉韵七夕·牵手情缘”都市青年七夕交友派对上看见的一幕。据悉,参加此次相亲活动的人中近80%是白领。
七夕到,相亲忙。本应“花前月下”的传统中国情人节如今引爆了白领的相亲热潮。
“宅生活”削弱交往能力
“晚上下不了线,早上起不来床”——这句网上流行语成了许多白领节假日的生活写照。在一家外贸公司上班的曹小姐谈到自己的“宅生活”时说:“越来越不想出去,越来越怕出去,觉得一个人挺好,但又不能一个人过一辈子。”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足不出户的“宅生活”在白领中流行开来。网络不仅将白领们“锁”在了家里,也“锁”上了他们的交往能力。
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胡守钧认为,“宅生活”会对白领的婚恋产生影响。网络交往不能代替现实交往,面谈更有利于感情的交流。通过近距离观察对方的谈吐、动作、神情,直觉会带来许多有利的参考信息。交往恐惧症是渐成的,从不交往到不乐意交往,最后导致交往能力减弱。
“工作日程”挤压“恋爱空间”
“我不幸入榜了……”在某知名会计事务所工作的张小姐沮丧地说:“经常加班到凌晨,难道要单身一辈子?”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广告公司的从业人员因工作繁忙而被网友列为《全球十大单身职业排行榜》的前三名。
在城市较高的生活成本和激烈的竞争中,一些白领的生活似乎被“工作日程”塞满,“两点一线”的生活让“恋爱空间”变得狭小。与此同时,许多公司还明文禁止“办公室爱情”。
在海运公司上班的陈珊今年已近30岁,她表示:“忙得没有机会接触其他人,但老板又严令禁止同事恋爱。没时间、没机会,缘分从何而来?”
“女性优势说”催生“剩女”
“我们婚介所最大的问题就是男女在学历、工资上相差太大,很难配对。”上海免费婚介所——文申婚介所的“红娘”李湘云表示。
记者了解到,文申婚介所共有950名会员。其中,男性会员270名,65%是专科或者高中学历,70%的月收入在1500—3000元之间,其中最低月收入为500元。而在680名女会员中,75%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不乏一些来自沪上名校的毕业生,月收入3000元以上的占75%,最高可达每月3万元。
“从上海婚介行业角度看,入会男性征婚者在学历和工资方面的平均值低于女性征婚者。”上海市婚介行业协会会长江明德介绍说,“许多高收入的女士在征婚时不得不隐瞒或降低填写自己的实际收入,而一些婚介所对优秀男会员的收费比女会员低。”
拥有博士学位的陈华(化名)是大学教师,将近40岁的她在不懈努力后始终没能成家。
婚介从业人士认为,精英女士如果不愿意“将就”可能会被迫走上“不结婚”之路。
不要忽视美丽周期
“我认为女性不仅有身体周期、心理的周期,还有美丽周期。”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表示:“女性适婚周期往往比男性短,因此我主张女性在美丽周期内成婚。”
男性征婚者与女性征婚者在对配偶的要求上大相径庭。李湘云表示:“目前男看女,首先是第一印象,主要还是容貌,其次是工作是否稳定,第三才是学历。而女看男,首先是要有房,其次是学历,第三是收入。”
“男性喜欢较年轻的女性。”江明德表示,“三十而立的男士想找比自己小的女士较容易。但女性到了30多岁,找配偶的难度就会增加。”
顾晓鸣教授认为,社会应该关注和正视女性的美丽周期,因为这些规律和偏好客观存在。女性如果因学业或工作耽误了适婚时间,心理会不自觉地发生变化:如对失败的恐惧加剧、不相信浪漫的爱情、过分自爱而封闭自己等。女性应在“花期”就为自己的婚恋做好准备,否则会变得被动。而社会和家庭则应更多地进行婚恋心理研究和正确的引导。
(据新华社上海8月16日电)
(责任编辑:ren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