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天气 > 中国多地遭暴雨洪水袭击 > 汶川泥石流 > 10汶川泥石流消息

汶川地震次生灾害“潜伏”两年集中暴发(图)

来源:南方日报
2010年08月17日08:48

   南方日报记者第一时间赴汶川映秀灾区调查

   地震次生灾害“潜伏”两年集中暴发

   □“5•12”汶川大地震后,地震次生灾害如鬼魅般“潜伏”两年,“潘多拉魔盒”被极端天气打开

  □舟曲泥石流拉开了震后泥石流暴发的大幕,截至15日,四川共有13人因灾死亡、59人失踪

  □大地震改变了地质生态后,随时可能暴发的地质灾害成为灾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今后几年内,灾区地质灾害仍或频发,专业地质监测和局地危险区域气象监测将面临大考

  “大地震后,我们知道泥石流迟早会来,但来势之猛烈超乎大家的想象。”四川地震地质灾害专项防治规划编制组组长、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工程地质研究所所长许强,前夜5时许在绵竹清平勘察灾情后,又连夜赶回成都开会,一脸倦意。

  从8月12日晚开始,四川龙门山地震断裂带沿线连降暴雨,汶川、都江堰、绵竹、什邡、绵阳等地发生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截至15日,四川省共有13人因灾死亡、59人失踪。

  灾情发生后,南方日报记者第一时间赴汶川映秀灾区调查。泥石流受灾严重的龙池、清平和映秀,像几个节点,纵向分布在龙门山中央断裂带上,当时的地震烈度全部超过10度。“死亡之弧”在特大地震后山体整体震裂、松动和破碎,“这是造成本次强泥石流灾害的最主要原因”。

  “地质灾害的很多固有特点和常规技术参数,随着一场特大地震都发生了变化。”研究滑坡著称的许强,将今后5至10年内的研究方向转移到了“高地震风险山区的地质灾害防治”。

  本次四川集中暴发灾害,并没有引起大规模的人员伤亡,许强认为大震后地质灾害防治初步通过了大考,但接下来几年任重而道远。

  他说,汶川地震对地质灾害的改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大地震后3至5年,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期,之后地质体生态才能慢慢恢复,基本固结可能需要15年以上的时间。”

  除了进一步发挥群测群防的优势,政府的专业地质监测和局地危险区域的气象监测工作,也将面临大考。

  地震重灾区再遭重创

  泥石流暴发点,巨石裹挟着泥浆侵占道路,堵塞河道,到处都像被猛兽爪子刨过一样,遍体鳞伤

  “5•12”汶川特大地震2年后,地震次生灾害如鬼魅般“潜伏”两年,“潘多拉魔盒”被极端天气打开。

  8月8日,舟曲造成1248人遇难496人失踪的特大山洪泥石流,拉开了震后泥石流暴发的大幕。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副司长陶庆法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舟曲县是“5•12”汶川地震重灾区之一,受地震影响,山体松动、岩石裂隙增加,破碎程度加大。此外,舟曲属于半干旱区,瞬时暴雨和持续降雨等均为灾难发生的诱因。

  “5•12”地震中成为孤岛,如今新房矗立的绵竹清平乡,从8月12日开始也遭泥石流之殇。

  清平乡棋盘村村民孟富东家所在的3组,正对着王家沟被“5•12”大地震撕碎的山体,绵远河自王家沟方向往下流。

  孟富东回忆:12日22时,天空暴雨不断,绵远河水开始暴涨。23时40分,河水已经漫过了河堤向村中冲来,队长通知村民准备逃生。“我赶紧回家把老婆叫醒催她快跑。洪水已经漫过了小腿。”

  孟富东说,一阵电闪雷鸣过后,王家沟方向发出巨响,绵远河上方,木头、石头排山倒海般地冲下来,洪水溅在河堤上,起码有3米高。

  灾害发生后,四川国土部门的“智囊”之一的许强,第一时间赶赴清平。他告诉南方日报记者,经测算,滚入绵远河的泥石流达500万立方米,“几乎高出舟曲入河泥石流总量的2倍”。

  绵远河清平段堵塞形成堰塞湖后,交通、通信全部中断,5000多人被困,造成9人死亡、5人失踪,379户民房损毁,全乡600多户民房进水。

  实际上,这不是清平乡第一次遭遇泥石流。2009年9月8日,清平乡突降暴雨,引发多处山体滑坡和大面积泥石流,公路被埋,河道堵塞,堰塞湖水位不断上涨。经过103天的连续奋战,于去年8月26日被抢通的汉旺镇到清平乡道路再次中断。

  13日15时许,都江堰市龙池镇突发山洪,导致该镇部分地区交通、通讯中断,部分群众被困。

  14日凌晨3时30分,汶川县映秀镇、银杏乡、漩口镇突降暴雨,其中映秀镇枫香树村红椿沟暴发泥石流,夹杂着大量的泥石从山沟奔涌而至汹涌的岷江,水位迅速抬升后,河水改道至岷江对岸。

  南方日报记者在震中映秀发现,几乎每隔几十米必有一处较大规模的泥石流暴发点,巨石裹挟着泥浆侵占道路,堵塞河道。映秀湾水力发电工厂发电部主任程儒宋很形象地比喻:到处都像被猛兽爪子刨过一样,遍体鳞伤。

  “我们知道泥石流会很多,虽然有所准备,但还是超乎想象。”许强告诉记者。

  汶川地质灾害非常发育

  汶川县地质灾害点有701处,比震前增加了近5倍,泥石流占24.25%,大地震后泥石流高发期会维持3—5年

  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之后,国土资源部把灾难归结于地质灾害高发区、与汶川地震有关等五大诱因。

  “5•12”大地震后,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组织专家对汶川地质灾害进行调查。2009年6月公布的调查报告称,地震后,汶川县地质灾害非常发育,以“滑坡、泥石流、崩塌、不稳定斜坡为主要类型”。

  报告指出,仅汶川县地质灾害点就有701处,比震前增加了近5倍,泥石流占24.25%。报告提醒,汶川地质灾害要“引起高度重视”。

  属于地震重灾区的都江堰、绵竹等地,在暴雨之后频频发生地质灾害。四川省地质环境监测站副站长肖自林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地震之后,龙门山断裂带上的区域,山体结构本身非常脆弱,土体松散。

  “即使有些山体看上去没有裂缝,但内部已是四分五裂,一旦下大雨,原本脆弱的部分山体就会被冲刷下来。”

  泥石流重灾区发生在地震烈度10度以上的极震区,这在许强的预料中。但震后地质灾害的新特点,是他这几天才总结出来的。

  许强说,首先,地震前他们能清楚地说出哪是泥石流沟,现在不一样了,“不起眼的地方都有可能暴发”。其次,震后泥石流暴发的临界水位比以前降低了1/3,“有的甚至降了1/2,非常易发”。再次,突发性很强,“大雨后一两个小时,甚至二十分钟就会暴发”。

  所有的改变都源于大地震———这给泥石流形成带来了充足的物源。徐强说,雨后大量崩塌物堆在沟谷、坡脚;另外山体浅表层失去固结,松散物质随时都会汇入,但具有隐蔽性,往往被忽视。

  为什么大地震两年后,泥石流灾害集中暴发。许强认为,局地极端气候在强震区发生或是诱因。

  南方日报记者获知,13日重灾区清平乡从下午6时许至次日清晨4时,不到10小时时间内,降雨量达到230mm,超出了多年平均日最大降雨量160mm。“幸运的是,山区降雨面不会很大,比如清平乡上游水较少,否则后果更加严重。”

  但无论如何,天气只是诱发因素。从上世纪80年代就在映秀工作的映秀湾水力发电工厂发电部主任程儒宋,经常见到比近期更猛烈的暴雨,也见过山体塌方,但从未如此猛烈。

  许强依据日本和台湾的经验判断,大地震后泥石流高发期会维持3—5年,“如果长的话可能10—15年。”

  次生灾害防治任重道远

  四川目前有2.2万多个地质灾害隐患点,专项治理规划投入120亿元,已经完成了80%—90%

  到底有多少个地质灾害暴发点?成都理工大学多个课题组曾进行过统计,但得出的结论大相悬殊。“2万到6万处不等,平均来说应该有5万处。”许强说,由于诸多暴发点连成片,因统计标准不同,很难拿出确切数字。

  数量之大,让四川省不敢怠慢,大地震过后不久四川就组织专家编制了《四川地震后地质灾害防治专项统一规划》,对可能给人带来危险的2300处较大的隐患点进行“拦、挡、排”等专项治理。

  许强说,规划投入120亿元,已经完成了80%—90%,其余今年底全部完工。

  除了专项治理,搬迁避让也尤为重要。肖自林表示,“四川目前有2.2万多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目前,这些隐患点有将近20%在治理当中,而部分点位采取搬迁避让的方式,大部分点位都在进行监测居住。

  而监测预警,被许强认为是地震后短时间内避免地质灾害造成较大伤亡的最佳手段。

  此次清平乡正是一个典型。13日暴雨后,几十平方公里的清平暴发大规模泥石流,“但没有造成大规模群死群伤,说明积极预警和群测群防达到了效果”。

  由于专业监测无法跟上地震后形势的变化,四川省一再加强群测群防的力度。8月14日凌晨泥石流暴发时,汶川耿达乡政府国土员张兴国到映秀办事,15日大水稍退后,他立马徒步10小时返回耿达,因为他职责很重。

  舟曲特大泥石流暴发后,四川省国土部门紧急召集26个易发地质灾害县县长和国土局负责人开会,部署群测群防,提醒近期内可能会有极端局地气候,要求相关部门24小时值班。

  而南方日报记者在映秀采访期间,当地多位群众也指出,是听到了民兵的预警才得以及时撤离。

  群测群防并不是完美无缺。“毕竟不专业,基层的监测员一般情况下只能根据雨量来预警,但如果发生上游降雨,下游地质灾害发生的情况就力不从心了。”许强说。

  “没有更好的办法了。”许强告诉记者,今后政府部门要加强专业地质灾害和局地极端气候监测的水平,“这需要过程,不是一两天就能达到的。”

  四川省国土厅感受到了压力。其中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南方日报记者,从14日开始他们已经连续3天通宵开会,除了部署救灾外,另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总结大地震后首次重大泥石流灾害处置的经验。

  昨日下午,接受完记者采访后,虽然一夜未眠,但许强必须为17日上午给武警四川总队团级以上干部讲课做准备,“既然不可避免,他们总会处在第一线,必须了解地震后地质灾害的新特点。”

  8月15日,举国哀悼,这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因为地震后地质灾害防治任重而道远。

  □南方日报特派前方记者赵洪杰发自映秀成都后方联动记者张迪

(责任编辑:周径偲)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