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专家:四川泥石流与地震有关 地震效应可超10年

来源:四川在线
2010年08月17日11:19

  近期川内频发泥石流灾害,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博导)、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滑坡专委会主任乔建平昨日接受成都商报专访称,对于存在地灾隐患的地区,要给其一段时间进行植被自我修复。

  乔建平

  56岁,从事滑坡研究工作逾30年。“十一五”期间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专题、科技部国际合作等项目,以及与地方合作项目。重点开展滑坡风险区划和预警研究。曾任国家发改委、国务院三峡办“二期、三期三峡库区滑坡、高切坡工程防治”审查专家组专家。现为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应急专家、四川省地震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审查专家。

  川内泥石流和地震有关

  地震滞后效应可持续10年以上

  成都商报:这次四川境内的泥石流、滑坡灾害都发生在汶川地震灾区,它们与地震有直接联系吗?

  乔建平:就这次来讲绝对有关。首先,遭受地震破坏严重的山体很不稳定,在暴雨等外力作用下极易诱发地质灾害。此外,这次发生泥石流的地区有些在震前地质灾害并不多,比如都江堰和彭州,但如果翻看震后的相关记录,就会发现相关地区发生过一系列地质灾害,这足以说明问题。

  成都商报:地震对地质状况的影响会持续多久?

  乔建平:大地震引发的地灾具有瞬发性和滞后性的规律,其滞后效应可以持续到10年以上。上世纪70年代云南和四川曾发生了6次7级以上地震,我在上世纪80~90年代对震区的相关数据进行过持续研究,发现这些地方10年后震松的物质都还在发育,还在形成泥石流。

  当然也要区别当地的地质环境条件。结合对汶川地震灾区的考察,我认为汶川地震诱发的地灾具有突发性、群发性和规模性的特点,比其他地震灾区更容易产生滞后效应。大量难以统计的沟谷、坡面型松散物质依然存在,大量滞留在沟谷中的崩塌、滑坡仍有转化为泥石流的可能,并潜在很大危险,雨季仍有发生次生灾害的可能。因为汶川地震的破坏力之大,震松的泥土和震裂的山石量在我国历史上可以说“前所未有”,其中安县就产生了迄今为止在全球都堪称规模较大的滑坡。

  成都商报:既然能断定地震和地灾有关,那震后我们是否做足了预防工作?

  乔建平:2008年国土部调集了8个省市的国土部门对地质灾害隐患进行过一次排查,但因基础数据不足,2009年四川省国土厅再次进行详查,至今陆续又经历了一些跟踪排查,最新的数据是隐患点有2.2万多个。排查结果是灾后重建和地灾防治的重要依据,很多专家,包括我,受邀在地灾工程治理的地质勘察、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等4个环节进行评审。这个工作的量非常大,从2009年到现在,评审工作都还在继续。

  建议加大隐患排查范围

  10个极重灾区未来地灾风险较高

  成都商报:可是泥石流还是发生了。

  乔建平:事实上,政府已经很重视了,但这项工作非常复杂,而国家财力又有限,摊子这么大。

  成都商报:我们目前是怎么做的?

  乔建平:目前国土部定义的地灾是“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有直接威胁”的点位,也就是说对居民区会造成直接影响的隐患点。但作为科学家,我们建议的排查范围远不止于此,还应该包括大量虽然没有直接威胁,但可能产生重大间接影响的点位。

  排查范围带来的问题是,震后高山区、中高山区的崩塌和滑坡是泥石流的主要物源区,由于没有老百姓居住、没有直接危害对象,调查力度还不够大。比如这次映秀泥石流的物源就在无人居住区域,即更广范围内的东西我们没有考虑到。受客观因素所限,即使纳入了监测范围的地灾点也还没做到全部治理,目前治理的比例为20%。

  成都商报:那现在这样的做法是不是短视呢?

  乔建平:还不能这么说。震后国家要采取措施让百姓安居乐业,首先保证的是老百姓生存,这是必须要做到的。但对于更远的地区,如山顶上的泥石流的物源区,这涉及到更大的投入,现在还没有办法做得更详细,而且地灾点还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数字会上升。

  现在很难说排查工作什么时候会结束,不过根据目前的危险性评估,10个极重灾区未来的地灾风险性都比较大,即北川、青川、安县、汶川、茂县、什邡、彭州、都江堰、平武、绵竹,差不多9万平方公里。这些地区遇到雨季时最好少去危险性较大的深山,一旦下暴雨还有可能暴发泥石流。

  要加大地灾防治投入

  成都预警系统正在研究中

  成都商报:从现实条件来讲,可供选择的应对之法是什么?

  乔建平:两个办法:一是非工程措施,就是建立精细空间预警系统;二是工程措施,就是目前在做的抗滑桩、拦沙坝、挡土墙等。当然也可采取治理生物措施,如封山育林。

  但现实是有些工程在修建中就被冲毁了,因为设计标准是抵御20年一遇的洪水。主要的问题还是经费有限,设计20年和50年标准中间的费用差好多倍。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投入地灾防治的资金还需要加大。

  此外,近几年我国极端性气候成为灾难发生的原因之一,即使你今年按50年的标准设计,明年来个百年一遇的洪水照样没办法抵挡。

  成都商报:难道下次灾难来临时完全束手无策?

  乔建平:惹不起我们还躲不起吗?其实,最有效的方法是我刚才说的建立精细空间预警,即在灾害发生前提前24小时或更多时间通知,以达到转移人员、财产的目的。

  我们正在给成都做预警系统研究,但这不单是研究机构的事,还需要气象部门配合。如果气象部门能给出一个准确降雨量值的话,我们马上将其输入系统,就会显示哪些地方可能有灾害发生,危险性是几级,哪些地方需要几级预警。如五级预警就是马上撤离,四级就是等待观察、准备撤离等。

  成都商报:这套系统是否成熟?还存在哪些困难?

  乔建平:现在我国预警系统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地质工作的基础精度不够。精度取决于模型比例尺的大小,目前我们跟成都市合作的精度是5万分之一,能够精确到乡镇,但这时一个10万方滑坡或泥石流在模型上只能显示出一个点。当达到万分之一时,其可能影响的范围就显示得比较详细,但比例尺的不同,投入的财力就相差非常大。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对24小时或48小时降雨量的预报。理想的预报在24小时之内很准,如都江堰的天气预报,它能告诉我虹口、龙池两个镇的准确降雨量———我们希望达到每10平方公里一个网格点的降雨值,目前来说,降雨预报还有限。

  成都商报:从这次泥石流的应对来看,有哪些值得总结的经验?

  乔建平:之前暴雨那天我就在彭州,彭州有一个气象雷达,属于实时监测,预测出24小时后龙门山区会发生暴雨,当地就组织那儿的百姓强行搬出来。结果第二天,我们看了,洪水涨得很高,但没人伤亡。

  关于地灾隐患的问题,也不是说未来10年一定会发生什么,具体也要看本地区的自我恢复情况,如果该地区历史上植被较好的话,恢复就比较快,例如彭州和都江堰。最理想的状态是给出一段时间的自我修复。因为泥石流的发生也分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现在震区正处于青年期,这个时间泥石流频发,但越往后发生的概率越小。就是说,我们不要和泥石流去硬碰硬。

(责任编辑:news8)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