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组回收降落的无人飞机 |
灾区的天空,飞机穿梭飞行。当人们的目光被那些运送救援物资、转移受灾群众的飞机吸引时,有一支飞行队伍,却远离人们视线,默默而紧张地飞行着。
这就是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的一支无人机遥感队伍。他们用连日来高强度的工作,搭建起一条特殊的生命线。
第一时间赶赴灾区,虽然没有直接从废墟中救人,但他们所从事的数据采集和解译工作,却直接关系到灾区群众能不能以最快速度从危险地带安全撤离,关系到救援人员的安危,关系到一些地质隐患能不能被及时清除
……
急
刚赶往清平又接到映秀任务
8月13日凌晨,绵竹市清平乡暴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
“灾情就是命令!”8月13日,四川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遥测室主任梁东波一行4人,载着无人遥感飞机,驱车赶往清平乡。
航空遥感飞机常规用于土地调查、重要地质找矿、区域性地质环境调查。可是当时,直升机、运输机不断飞进大山,空投生活物资和救灾人员,空域极其繁忙。
8月14日凌晨,汶川境内映秀镇、漩口镇、银杏乡、三江乡等乡镇又发生多处泥石流灾害。
再次接到命令,14日中午,梁东波和另外三位同事,又驾驶测控车向映秀赶去。
“14日晚上8点左右,绕行抵达了汶川县漩口镇的阿坝铝厂。”梁东波说,他们随即便在沿厂区的河谷地带,选定了一处最适宜飞行的区域。
累
连夜赶回成都熬夜赶制遥感图
8月15日下午2点,无人遥感飞机沿着河谷两侧飞行了近一个小时,对映秀到银杏乡进行了一次航空遥感拍摄。主要是航拍了由北至南的5处泥石流,包括麻柳湾、老虎嘴前磨子沟、映秀湾水电站、烧房沟以及红椿沟。
“这次飞行距离为84公里,飞行海拔高度为2500米,是今年最高的一次飞行高度。”测控师陈飞宇说,这次飞行获取了899张航片,每张照片有效像素2200万,影像分辨率约0.5米。
由于当日天气不是很好,无人机有一个时段飞进了云层,还着实让他们捏了一把冷汗。
16日晚上8点,机组现场作业的4名技术人员,携带着最新获取的资料数据返回成都,连夜对数据资料进行预处理。
17日晚9时30分,梁东波和陈飞宇熬夜完成的航空遥感图,作为专家会商的重要技术支持,在省政府紧急召开的地质灾害防灾预警会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梁东波说,航空遥感图上,堰
塞湖的情况,前方道路损毁情况,映秀镇到汶川县城还有多少滑坡,都非常清晰,图上不仅有滑坡的分布状况,还预测出滑坡方量、所需施工力量、工期等。
难
面对枯燥数据偶尔看儿子照片
“无人飞机航空遥感拍摄可以抓住有利的时间节点,迅速获取我们需要的数据。”梁东波指着办公室里的一张航空遥感图介绍说,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飞机往往要在一个灾害点作多次盘旋,同时还要注意飞行高度、线路、云层,应对山区复杂的地形条件。华西都市报记者看到,图上能清楚地看到道路、房屋的边界等信息。
“数据的到来,让我们非常振奋,立刻着手对影像进行单片分离与融合。所有人的神经都紧绷着,恨不得能立刻将影像图做好。”梁东波说,由于无人机的主要飞行地形为高山峡谷,做数据时非常不好找匹配点,这也成了后期作业中最难的地方。房子倒了、路断了,还相对好识别一些,而滑坡、泥石流等比较明显的能看到,像全是绿色植被的地方,就很难寻找相似点。
面对枯燥的数据处理,梁东波偶尔会拿出3岁儿子的照片看一眼。
险
爬行手脚并用扛下30公斤无人机
说起此次无人机飞行降落时的险情,梁东波告诉记者,考虑到让飞机安全平稳地落地,当时选择降落在高山间很松软的河滩里。
由于附近没有路,无人机飞行手杨泽贵,一步一步手脚并用,艰难地爬坡上坎,将30公斤左右的飞机扛了下来。
从航拍来说,现在只覆盖了映秀,怎样以最快的速度将受灾范围的基础数据拿到,是对国土资源部门的一项挑战。
“最近等天气好了,还有一次长时间的飞行,我们要把整个岷江上游,映秀到都江堰,以及清平乡都要飞一次。”梁东波说,这段时间的航拍主要集中在重灾区,以应急为主。
记者离开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遥测室时,已是下午6时。对还在那里埋头工作的无人机专家组来说,又将是一个不眠之夜。华西都市报记者王蕾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