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日本专栏作家称中国世界第二需低调更需负责任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2010年08月19日15:49

  中国GDP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中国从官方到民众都显示了一种理性低调的态度,清醒地认识到从人均GDP上来说,中国尚排在百名之外。那么,作为对方的日本民众对这一消息的反应如何?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上刊载了专栏作家加藤喜一的文章,较为真切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经过民主改造、经济腾飞和1990年代以来增长乏力后的日本人,对近代以来中日之间竞争的新心态。中国国内为什么整体低调?加藤喜一也从一个日本人的视角,对之进行了解读,认为是中国韬光养晦外交战略的继续,这个看法虽不无道理,但无疑太过失之简单。

  加藤通过对日本精英阶层的调查说,日本人对中国GDP超越日本的心情是:情理之中。文章说,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近几年里,日本早就做好了心理和思想双重准备。2009年日本GDP暂时“保二”成功,连日本舆论界都没有完全预料到,他们潜意识里已经预先把“被第三”当成了既成事实。作者认为,面对着大海西边这个人口十倍于自己,过去在世界第一位置上至少坐过一千年的大国,日本没有与之争夺排名位置的必要。做好自己的事,世界第三经济大国也可以让人满意了。

  加藤将中国集体低调,归结于中国韬光养晦的外交基调。他认为,“故意被低估”的思想广泛地体现在政府主导的各个领域里。在经济方面,适度的“被低估”对中国确实是有益的。正是如此,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得到了更多的投资、技术和发展机遇,并在2001年以发展中国家的优惠条件实现了入世。所以,他提出,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今天,世界对中国的普遍低估应该改变了。现在世界上的许多重要问题,比如节能减排、国际金融危机、阿富汗战争、非洲的发展等等,如果没有中国的深入参与就难以解决。中国有必要行动起来,通过为世界做出应有的贡献,来获取各国的由衷尊重。

  加藤文章的中心观点显示,他是一个中国通,但毕竟只是中国通,终究是从一个外国人的认知感受、从自己的观念价值看待中国的。他对当今中国的真实情形没有感同身受,所以如同无用的历史学家一样,只能通过显见的文献数据,勾勒出一个合乎逻辑、能够自圆其说的解释,未能深入到丰富复杂的社会的肌理当中。今天的中国,不仅大多数人口依然在为更好地生存而苦苦拼搏,天文数字的GDP,真正分摊到他们头上,只是十分微末的零头而已。他们必须为生计、养老、教育、医疗,如蝼蚁般地奔波,财富的分配,是少数权贵的盛宴。不解决这些发展中的问题,负起全球责任?那是且仅仅是外国人的想法。这也正是几乎全体中国人,面对这个消息时集体低调的真正原因。·洪中·(上海师大 人文学院)

(责任编辑:周径偲)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