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挟尸要价》作者未用假名 压力大离开荆州(图)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2010年08月21日04:44
李玉泉提供的照片,称两条捞尸船在作业
李玉泉提供的照片,称两条捞尸船在作业

 引起争议的获奖图片
 引起争议的获奖图片

  本报讯 享有“中国荷赛”之称的“金镜头”奖18日颁出,曾震惊舆论的照片《挟尸要价》以全票赢得本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此前,这张照片已获华赛中国作品初评的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等几项大奖。长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李玉泉17日却刊文,质疑《挟尸要价》照片真实性。

  为了解事实的真相,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金镜头”奖的两位评委,京华时报社图片总监骆永红、人民日报摄影部主任李舸以及对事件进行实地调查的记者郝建国,两位评委均表示在对《挟尸要价》评审之前,评委会已经对图片拍摄过程以及真实性进行了调查,并未发现任何问题。

  就李玉泉质疑照片真实性一事,李舸表示,质疑必须要有证据,要有确凿的证据。事发后曾调查采访此事的记者郝建国称,自己通过现场的长江大学学生、冬泳爱好者、目击者等多个信息源证实,捞尸者“挟尸要价”铁证如山。 (人 民)

  四大焦点

  白衣者挥手臂 不是指挥是勒索

  当时媒体解读获奖照片:

  船头着白色衬衫者牵着尸体与老师、学生谈价。

  李玉泉质疑:在打捞中,两条船共同作业,捞到后要迅速地用绳子拴着手或脚,避免再次滑落水中,船太小,在深水处不容易把尸体捞上来,要牵引到岸边再捞起。着白色衬衫者手牵尸体挥舞手臂是指挥岸上的人们配合将尸体打捞上岸。

  记者郝建国调查:图片定格瞬间画面是,捞尸者以答应的36000元还没有全部到位为由“罢工”,一个叫王守海的捞尸者,把打捞上来的方招的遗体用一条绳子绑住右手(图片上绳子打结很清晰),用另一条带铁钩的绳子钩住T恤,久久将遗体横在水中,而不是拖到船上。当时岸上的同学们哭喊着抗议这样的行为,但王守海摆手不动(请注意王守海的表情和手势,当时校方答应的36000元尚未全部到手)。

  人民网记者调查:“着白色衬衫者手牵尸体挥舞手臂是指挥岸上的人们配合将尸体打捞上岸”,这是李玉泉误读。当时,方招的右手和T恤已分别被两条绳子固定,绳子的另一端分别由捞尸者王守海和另一位穿蓝色衬衫的男子牵着,完全有条件把遗体拖到船上,不存在岸上配合的问题。

  捞尸人如不姓陈 为何陈波被拘?

  当时媒体解读获奖照片:

  船头着白色衬衫的捞尸人姓陈。

  李玉泉质疑:据有人证实,这名捞尸人不姓陈,而是叫王守海。

  记者郝建国调查:王守海,湖北公安县农民,受雇于捞尸头子陈波,先前的报道曾误为“陈某”,后《华商报》予以及时纠正。荆州市人民政府当时表示,“荆州市八凌打捞有限公司”的陈波行为构成敲诈勒索,公安机关对其依法拘留15天,并处1000元罚款。

  人民网记者:如果是像李玉泉说的那样,陈波为何被拘?

  政府认定“八凌公司”缺乏社会公德

  当时媒体解读获奖照片:

  打捞者漫天要价。

  李玉泉质疑:渔民陈凯说“捞到人,我们每船每次能得500元,捞不到就是200元,甚至有时给包烟。”可见,如果谈价,也不是由船上从事打捞的这些人谈。

  记者郝建国调查:通过现场长江大学的学生、冬泳爱好者、目击者(照片《挟尸要价》拍摄者张轶)了解到的事实是:捞尸者赶到现场后,开口就要钱,称捞一具遗体12000元,钱不到位不捞。

  荆州市人民政府当时曾表示,长江大学与荆州市八凌打捞有限公司打捞尸体的协议系民事行为,但八凌公司明知溺水学生系见义勇为遇难而不及时打捞,特别是因打捞资金未筹集到位时,数次中断打捞,明显违背社会公德。

  获奖人未用假名 现已离开荆州

  有媒体质疑:

  获奖人为“张轶”是假名。

  就此事记者采访了解确认张轶是真名。张轶拍摄这张照片后,他所供职的《江汉商报》由于种种考虑并未刊发,张轶以个人的名义在《华商报》首发该照片,署名“真真”,以目击者身份署名。后因屡获大奖,记者张轶身份被迫公开,现由于在当地压力过大已离开荆州。

(责任编辑:news9)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