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沈阳日报

雕刻在葫芦上的精彩世界

来源:沈阳日报
2010年08月22日05:58
  端庄的牡丹富贵图、大气的南极仙翁应寿图、亭亭玉立的仕女……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这些精美的工艺品还可以用葫芦雕刻而成。

  我国的葫芦文化源远流长,沈阳张氏葫芦雕刻手工技艺经过几代传承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与特点,以其独特的艺术性和文化性入选沈阳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葫芦张”原是位老中医

  葫芦在我国有着7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早在陶器之前,我们的祖先们就选择葫芦作为器皿,那时就有了在葫芦上雕刻绘制纹饰图案的习俗。葫芦的雕刻艺术是介于木雕和竹雕之间的一门独特艺术。它极大地提高了葫芦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内涵。

  由于土质特殊、昼夜温差大,我国东北地区的葫芦在生长过程中皮特别厚,木质化程度好,非常适合雕刻工艺。葫芦雕刻技艺传承人的祖辈大多生活在黑龙江省阿城,张氏葫芦雕刻第一代创始人张风武就是当地有名的老中医,因为葫芦的强密封性而将其作为药物容器,并在葫芦上雕琢文字及图案。他雕刻的传统作品蝈蝈笼子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深受人们喜爱,因此被称为“葫芦张”。

  雕刻技巧千变万化

  张氏葫芦雕刻技艺作品完全由手工完成,雕刻技巧千变万化。方法有浮雕、镂雕、大写意、针雕等;具体又分为阳雕、阴雕、阳雕平地、阳雕沙地等。主要刀法有直刀、平推刀、外侧刀、内侧刀等。施刀要求做到:稳、准、轻、慢、巧。

  雕刻葫芦一般选用异型最为理想,能够充分发挥作者创意想象的空间。葫芦雕刻的创作题材也非常广泛,既可以传统也可以现代,人物、花鸟、山水、书法等均可。作品雕刻细腻、传神、布局新奇,不但图案精雕细刻,就是所留地子也是千变万化,细致入微,立体感更强,衬托出作品的高雅华贵。

  手工雕刻传承难

  张氏葫芦雕刻手工技艺经过几代传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与特点,在选料和雕刻内容上充满了北方的地域特色,具有浓厚的审美和社会价值。由于每件作品都需要艺术家手工雕刻,虽然作品精美非凡,但是无法大量生产。加上场地、资金等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其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另外,葫芦雕刻是一门单独的艺术门类,从葫芦的种植、栽培、品种、造型,到艺术加工都有着丰富、独到的知识。由于缺乏培训场地和培训经费,弟子招收困难,使得这一技艺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

  好在这种局面已经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目前已开始收集整理张氏葫芦雕刻手工技艺传承人张志华的葫芦作品,并积极支持鼓励张志华进行传统葫芦雕刻作品的创作,以唤起人们对北方葫芦雕刻这一传统手工技艺的欣赏和认同。

  主任记者 李彤 见习记者 张娇岩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