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精子库储精罐内-196℃ 赠者与受者保持互盲(图)

来源:山西新闻网
2010年08月25日13:49

精子库储精罐内-196℃,捐精者冷冻的精子被妥善保存   本网记者 程刚/摄


  阅读提示:2006年9月1日,山西省人类精子库正式启动运行,2009年10月10日,我省正式开展供精人工授精项目。省人口计生委科学研究所作为我省唯一一所可以完成供精人工授精的单位(试运行一年),截至7月20日,已为33例不孕夫妻通过供精人工授精成功授孕,怀孕率超过卫生部15%的标准要求。

  谁都希望自己的婚姻幸福美满,也期待有个健康的宝宝让生活多姿多彩起来。不过,有时天不遂人愿。在我国,平均每8对育龄夫妇中就有1对面临生育方面的困惑,不孕不育率由20年前的3%上升到12%,我国的不孕不育率在20年里整整翻了两番。

  数字背后是一张张无助和焦虑的面孔。无数的不孕不育家庭却常年奔波在漫漫求子路上,别人无法体会他们内心的那种痛苦和煎熬。然而让广大不孕不育人群庆幸的是,山西已经可以现实让更多不孕不育人群做父母的梦想。

  不孕夫妻家门口圆做父母梦

  勤勤(化名)夫妻本来是悲剧的一个缩影,但是,他们用坚强的信心和先进的医疗技术战胜了命运,迎来了生活的希望。

  “检查结果都很正常,孩子来之不易,回去后一定要多加强营养、注意多休息,有什么情况及时给我们打电话。”在省人口计生委科学研究所三楼人工生殖科,主治医师李艳梅看完检查结果后,微笑着对坐在办公桌对面的勤勤叮嘱道。听到医生的嘱咐,勤勤点点头,捋了下额前的刘海。

  眼前的勤勤身高近一米七,与其他的孕妇比起来略显高大,圆润的脸庞、齐耳短发、灰色孕妇裙依然难以遮掩明显隆起的肚子。今天是勤勤通过人工授精怀孕五个月后,第三次来做检查。看上去,勤勤和其他准妈妈们并没有什么区别,可是,勤勤的内心清楚,腹中的宝宝毕竟是通过特殊方式孕育的。虽然胎儿与他们夫妻俩只有一半的血缘关系,但拥有做妈妈的机会,还是让勤勤很欣喜,只是这种欣喜中又掺杂了几分忐忑。

  勤勤今年29岁,她和丈夫都来自偏远的山区。“我们是中学同学,毕业后感情一直很好,所以很快就结婚了。” 勤勤告诉记者。

  然而,婚后四年,勤勤的肚子一直没有“消息”,这成为夫妻俩最大的烦恼。父母的期待,外界的非议,都让他们备感压力。夫妻俩去省城的各大医院都做了检查,结果显示是丈夫没有生育能力。“难道我想要个孩子真的那么难吗?”这些问号经常在勤勤的心里盘旋。

  “去年12月底我们接受人工授精,而且一次成功,知道结果的那一刻非常兴奋。”勤勤摸了摸隆起的肚子,望着坐在身边的丈夫说道。这时丈夫把话接了过来,“既然我们做了这样的选择,这就是我们的孩子。”丈夫握着勤勤的手坚定地说,这个决定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双方的父母,孩子来之不易,他们一定会倍加珍惜。说完,丈夫呵护着勤勤走出了诊室。再过几个月,他们翘首期待的宝宝就要出生了,李艳梅和其他医务人员也为他们暗暗高兴。而更让李艳梅兴奋的是,去年12月底我省第一例成功人工授精的婴儿这几天即将诞生,这些天他们都在期待着这个好消息。“当我们第一时间打电话告诉他们授精成功的结果时,他们夫妻俩一晚上都没睡着,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医院,还给我们每个人都发了喜糖,那高兴劲比他结婚还高兴。”当李艳梅回忆起他们成功为我省第一对夫妻人工授精时,依然难掩激动的心情。

  在人工授精实验室的生殖科外的走廊里,几位患者正在等候检查结果。他们表情凝重、行走匆忙、大都不愿与记者交谈。

  望着勤勤夫妇远去的身影,李艳梅告诉记者,看着很多像勤勤一样如愿做了妈妈,由衷为她们感到的欣慰。这个项目的开展,不仅让这些人群摆脱了远程奔波求医难、等待精源难的煎熬和痛苦,而且还填补了我省的空白。

[1] [2] [下一页]
(责任编辑:曾安能)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