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问马桶做什么
本报评论员程赤兵
新闻提示
中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将于11月1日零时正式开始。本次人口普查将历时3年,需要600多万名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投入的人财物力及时间成本甚巨,堪称“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中央财政为此投入近7亿元,各级地方政府也将有巨大投入。 (据《瞭望新闻周刊》)
这次人口普查之所以耗资巨大,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准确性”。人们饱受被增长、被幸福之苦,渴望真实的心情十分迫切,更何况,这些数据将给国家的决策带来重大影响。
为了细致准确,普查员入户将持短表、长表和外籍人员登记表、死亡登记表。其中短表需要填写18项,长表需要填写35项。
不过,计生委新闻发言人在谈到普查时也有担心,那就是一些人不愿意配合普查,其中原因就是不愿涉及“隐私”。
从目前透露的表格内容来看,事无巨细,十分丰富,甚至包括住房几居室、有没有独立卫生间、抽水马桶等内容。肯定有人会提出疑问,你做人口普查,问抽水马桶干什么?
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隐私”问多了,一来容易泄露,万一流传到商业领域,会对生活造成很大困扰。二来人们会担心,这些以后是否会成为征收各种税费的依据。三则还有法律上的问题,就算是国家的人口普查,有权力问居住面积、卫生间和马桶吗?
对于为何询问马桶的问题,北京东城区人普办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解释说,此次人口普查有一项是了解本市居民的户厕设备情况,如采用什么形式的马桶等,这主要是为了了解目前本市居民生活水平的现状。如是否有单独的户厕、厕所内用什么样的卫生洁具等,以掌握本市居民现代化生活水平情况。
因为疑问存在,所以会有抵触心理,很可能出现不配合或者虚报,为普查的过程制造困难,为结果的失真埋下伏笔。要避免这种情况,只有一个办法——解释。
在调查之前,做好工作,告诉大家为什么要查这个,为什么要查那个。查出的数据,与哪些政策相关,会不会导致以后的麻烦。准备工作不仅是组织培训队伍,获取财政支持,也包括向人们进行清晰的、无隐晦的说明。
另外一个难点是,调查将历时三年。现在流动人口极多,第三年的结果与头一年的结果相比,往往会大不同。所以,还需要在科学性上多做阐述。
事情往往是这样,道理说得通,配合的人就多,大家就愿意讲。道理说不通,或者比较含混,没有法律依据,大家就不愿意告诉你“隐私”。
人们的自我意识、财产意识都在增强,泛泛地谈意义作用不大,要谈就谈细致点,钱要花,该做的解释工作也要做,这样老百姓才更乐意配合,本次人口普查也将会取得更加完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