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突破办案瓶颈
河南省桐柏县人民检察院规模较小、检察资源匮乏,一度成为制约该院自侦案件查办的瓶颈。2007年,该院创新工作模式,开展了“系统抓、抓系统”的检察效能优化机制。随后,该院立案数逐年上升,案件结构逐步合理。共立案查办自侦案件93人,有罪判决率100%,特别是查办的渎职侵权案件连续3年保持大要案率100%,远远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桐柏县检察院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创新,成为了全市检察系统的“领头雁”。
桐柏县检察院开展的“系统抓、抓系统”检察效能优化工作机制,是针对人力匮乏等现状,立足于内部挖潜,综合内部各项工作职能,经过部门联动,抓住群众反映强烈、职务犯罪易发多发的重点行业、部门和领域,深挖细查窝案串案的根源,实现检察效能优化资源整合目标。
2009年5月,该院控申部门接到有关该县粮管所人员私自处置国有资产等行为的举报后,他们迅速启动效能优化工作机制,统一调配反贪、反渎办案人员,针对不同行为分别立案查处;侦查监督、公诉部门提前介入,引导侦查;技术部门为案件办理提供全程技术服务和保障;监所部门及时对羁押人员晓之以理地进行法律宣传教育,全院上下齐心,分工协作,最终涉案10余人滥用职权、贪污、伪证等连环窝案串案浮出水面。随后,预防部门经综合调查后撰写了《我县粮食系统资产处置及粮油收购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并向县委呈报,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批示粮食局应及时建章立制,堵塞漏洞。粮食局接到批示后,积极整改,制定新的措施,使工作很快走上了良性发展道路。
这只是桐柏县检察院运用检察效能优化工作机制办理的成功案例之一。自今年上半年以来,该院通过“系统抓、抓系统”工作机制,先后对林业、规划、城建、土地和环保系统存在的职务犯罪问题进行了预防调查,对发现的职务犯罪问题,整合检察资源,立案侦办,有效震慑和遏制了群体腐败现象的蔓延,较好地治理了行业腐败。
立足职能服务企业发展
今年以来,桐柏县检察院立足职能,把服务企业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平台和载体。该院党组成员带头走访企业,为企业讲解有关法律知识,每人联系一家企业作为长期服务对象,50名骨干干警成为了“企业服务员”。同时,他们通过搭建平台、制订年度行动计划、开通热线电话、在检察机关门户网站设立服务企业专栏等,切实将服务企业落在实处,真正成为了帮助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该院首先从创建“一讲四建三深化”服务企业机制做起。该机制紧紧围绕党委工作重心,从营造企业发展环境入手,成立“服务企业发展法制宣讲团”,建立驻企联络处、侦捕诉技一体化快速联动办理机制和涉企案件快速办理绿色通道,加强打击力度、提高服务质量、挖掘服务深度。该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了服务企业工作中存在的片面办案等问题,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
“你们办案不仅没有让我们垮掉,反而让我们扭亏为盈,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这是该县粮食系统负责人发出的肺腑之言。该院在查处粮食系统贪污、渎职等窝案串案后,充分运用该机制帮助粮食局整改,使粮食局在今年夏粮征收中,一举扭亏为盈。
自实施服务企业机制以来,像这样感慨、感谢、感动的话语不断传来。河南中源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说:“太谢谢你们了,我们企业诚信这个无形资产被你们找回来了,有你们保驾护航我们放心。”在办理完涉及该企业的13人团伙盗窃案件后,该院帮助企业制定综合管理措施,堵塞管理漏洞,并通过优化企业外部环境和产品形象宣传等举措,使企业的诚信重新找了回来。
这些仅仅是桐柏县检察院服务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这样一组数据也许更能说明他们所做的工作:今年上半年,桐柏县检察院为该县52家企业职工上法制课,化解企业矛盾12起,处理涉企信访案件6起,查处涉企职务犯罪案件6件6人,批捕涉企犯罪嫌疑人15人,起诉33人,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500余万元。
屈长勇李峰丁娜
(责任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