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席大伟 发自西安
在大明宫遗址内最宏伟的建筑丹凤门上,悬挂着“决战十五天,打胜攻坚战”的标语。在3.5平方公里大的园内,随处可见紧张施工的场面。虽然距离10月1日开业还有一个月时间,但慕名而来的游客却和工人一样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园内找到了三处被拆的建筑,保守估算,面积总和超过1000平方米。多位考古专家表示,根据《国家文物保护法》,在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地建任何没经审批的建筑都系违章建筑。
代表国家文物局来考察的中国社科院著名考古专家安家瑶还对《每日经济新闻》透露,除了被搬走的三处建筑外,还发现部分建设手续不全或申报不及时。不过,大明宫方面却未对记者正面证实。
专家定性为“违章建筑” 据了解,三个建筑的拆除,从国家文物局相关专家考察到最后拆除,大概用了十五天时间。
不过,虽然大明宫保护改造办公室主任周冰并不认同其为 “违章建筑”,但一位知情人士和当时考察的专家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证实,“是被国家文物局叫停的。”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张晓梅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根据《国家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在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地建任何没经审批的建筑都属于违章建筑;陕西省考古队一位人士也称,根据《国家文物保护法》,未审批建筑肯定属于违章,除了拆除外,还要接受相应罚款。
那当初为何又要修建这三处建筑?对此,周冰表示,这三处其实不是“建筑”,而是“景观”。当初之所以要建,主要是为了展示大明宫遗址的风貌。只是后来为了“申遗”,由于部分专家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根据“申遗”需要,才将它们“搬走”。
拆除景观首度曝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现场看到,这三处“景观”无论从占地面积还是规模来讲,都比较宏大。记者通过一位知情人士首次了解到了三处“景观”的名称,其分别为“丹陛望月”、“崇明门”和“宣政殿”。
“崇明门”位于大明宫遗址核心景区含元殿与太液池之间东部,知情人士提供的一张未拆除前照片显示,“崇明门”建筑风格独特,主要为5栋高约10米左右的单体雕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场看到,雕塑已被拆走,只剩下两个被塑料包裹起的锈红色钢结构建筑,粗略估算,“崇明门”占地面积超过300平米。
从“崇明门”向北大约走1000多米就是唐代皇家池苑太液池,沿着太液池向西,就是“丹陛望月”广场,违章建筑主要是在广场修了一个占地面积近1000平米的巨型花雕。目前,花雕也被掀走,裸露出沙石和泥土。而“宣政殿”则位于含元殿北部,“崇明门”西部。
北京大学考古专家周双林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保护遗址角度讲,在遗址上面修建大型建筑都可能会都地下文物造成影响,因此,建设之前都需要仔细研究。
部分建筑手续不全
安家瑶昨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搬走的三处建筑之外,国家文物局专家组还发现了部分建筑存在问题,如手续不全和申报不及时等。安家瑶称,目前已经要求相关方面及时补办手续。
对此,周冰没有正面回应,他用了一个比喻做了回答,他称,“你家里如果装修,在装修后期时,可能也会对一些布局做一个调整。”
不过安家瑶并未透露问题建筑的数量,只对记者称,“目前发现的手续不全或申报不及时的建筑数量不多,只是个别,也不会影响整个保护工程。”
而部分人士对后续建设也有些疑虑,称如果手续在补办过程中出现问题,是不是有些建筑可能也会被搬走的。对此,周冰表示,“目前大明宫遗址仅发掘了不到20%,考古还要持续50年到100年。在这个过程中,不排除为了"申遗"对一些建筑做出调整的可能,但都建立在保护遗址和通过相关审批的基础之上。”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国家文物局相关人士处了解到,国家文物局将建立一个长效机制,及时管控大明宫遗址内的任何建设和变动。
(责任编辑: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