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和国家海洋局昨日在京联合宣布,我国首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3000米级海试取得成功,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100家科研机构研制
据介绍,今年5月31日至7月18日,“蛟龙号”在我国南海进行了3000米级海上试验,共完成17次下潜,其中7次穿越2000米深度,4次突破3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
“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于2002年被列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专项,开始研制。经过约100家科研机构和企业6年努力,载人潜水器本体研制、水面支持系统研制和试验母船改造、潜航员培训等工作全部完成,具备了试验条件。2009年8月开始,“蛟龙号”载人深潜器1000米级和3000米级海试工作相继开展。
“蛟龙”入海9小时 海试中,“蛟龙号”还创造了水下和海底作业9小时03分的纪录。
“蛟龙号”不仅传回了海底照片,潜航员还通过机械手把一面五星红旗和寓意中国载人深潜成功的龙宫标志物布放到海底。
全世界它将潜得最深
目前,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拥有世界上仅有的5艘6000米级深海载人潜水器。
而“蛟龙号”在世界上同类型的载人潜水器中具有最大设计下潜深度———7000米,这意味着该潜水器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使用,处于深海高技术领域的最前沿。目前,“蛟龙号”的每个部件都已通过7000米压力考核,将在今后的5000米、7000米海试中加以验证。
3700米海
有啥生物
1000~4000米深处称半深海层,这里一片黑暗,水温终年维持在0摄氏度左右。严酷的自然环境使这里的动物与海洋中层相比大为减少,仅有约150种,如宽咽鱼、深海鳗、鳐鱼等。这里生活的鱼类为适应黑暗环境,眼已退化变小,甚至成为盲鱼,大多数靠发光捕食猎物。藻类植物在这里已绝迹。5000米以下称深海层,这里食物更少,但并不是没有生命,已发现的有长尾鳕和鼎足鱼等鱼类及海星、海参等。在10000米深的海底,静水压可达1000多个大气压,这里的生物身体有着特殊结构,表皮多孔而具渗透性,海水可直接渗入细胞,以保持身体内外压力平衡。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11034米的马里亚纳海沟,科学家们发现那里居然生活着红色的虾和扁平状的鱼。
图为尖牙鱼,它生活在4000多米深的海水中,长着一张大嘴还有锋利的牙齿。
[“蛟龙”本领]
具有针对作业目标稳定的悬停定位能力
具有先进的水声通信和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测能力,可以高速传输图像和语音,探测海底的小目标
能在特殊的海洋环境或海底地质条件下完成保真取样和潜钻取芯等复杂任务
[“蛟龙”使命]
运载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入深海,在海山、洋脊、盆地和热液喷口等复杂海底执行各种海洋科学考察任务
开展深海探矿、海底高精度地形测量、可疑物探测和捕获工作
执行水下设备定点布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检测
其他深海探询及打捞等各种复杂作业
新闻背景
深海潜水器
海洋开发先锋
当前,中国正在加快向深海大洋进军的步伐。《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0》已提出由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跨越的发展目标,将海洋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目前,中国已形成比较完整的海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在深海技术、海洋生物技术、海洋油气资源勘查和开发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要发展。
深海潜水器是海洋技术开发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技术力量。目前,世界上的载人潜水器到达的范围已遍及海洋的大陆坡、海山顶、火山口、洋脊以及6000米的洋底,在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和海洋生物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重要发现。本版稿件综合新华社等
(责任编辑:周径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