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第九届“金刺猬”全国大学生戏剧节掠影(图)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8月27日08:33
《屈原》剧照

  8月6日,夜幕下的798。

  随着玫瑰之名艺术中心的白色大门在丹麦电声乐队Akiri动感率真的绕梁余音中缓缓打开,年轻的人群泛起小小的骚动。首次以“金刺猬”为标识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戏剧节,终于在这个旖旎的夏夜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一尊小小的“金刺猬”奖杯,14部脱颖而出的高校戏剧作品。在接下来的10天里,在朝阳区9剧场为首的各单位、组织提供的一片沃土上,这朵朵艺术的蓓蕾将恣意绽放出独属于自己的绮幻芬芳。

  旧著新排 戏中有戏

  本届大戏节,时值曹禺先生诞辰100周年。在本届大戏节的舞台上,有一出特殊的剧目,将自己澎湃的热情献给了曹禺先生的不朽名作——《原野》。

  “最初是我们学院青年教师排演了经典民族歌剧《原野》,这中间有不少同学都很感兴趣,偷偷地跑来看彩排。渐渐的,剧中的台词成了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爱诵读的话,剧中的曲目成为了同学们平时传唱的歌曲。”该剧导演李冉老师介绍道。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用一场新的歌剧来表现当代大学生如何排演曹禺先生名作《原野》呢?为什么不把场景设置在彩排现场,着力表现期间发生的新旧思想的碰撞交汇呢?于是,本剧创意的雏形便应运而生了;于是,经过精打细磨便有了这一台来自郑州师范学院音乐系剧社的“新版”歌剧《原野》。

  一条线聚焦当代,刻画彩排室里认真揣摩经典的艺校学生们;另一条线则穿越时空,紧扣《原野》原著情节,演绎焦仇两家铭心刻骨的世代仇怨,将歌剧原作中的经典段落以“戏中戏”的形式别致呈现。曾经的经典如何才能不朽于今日?剧组与大师展开了关于剧作主题的对话:是回归与叛逃的终极困惑,还是复仇与报应的交替轮回,抑或百转千回的命运悲剧?临近尾声处,当演员们在舞台前沿排排坐下促膝谈心,艺校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小说《原野》中的情境竟不谋而合:爱情的裂缝、人际的矛盾……在以心换心的交流中,所有不快迎刃而解。大学生们立足当代语境,为剧作注入了更多关于家庭伦理、爱与包容的沉思。

  《原野》也是决赛阶段唯一一部歌剧。舞台一隅,一架白色钢琴取代了传统歌剧庞大的乐队伴奏,既契合了彩排现场氛围,又使听觉艺术可视化,优雅简约却不流于单调。琴声或如行云流水、情意绵绵,时而凝重抑郁、犹疑不定,而来自音乐系的同学们则用专业而激情澎湃的演唱完美演绎了原作曲目,令在座专家激赏不已。

  青春物语 形体演绎

  一个失衡的活动道具房间,如同一座漂浮不定的岛屿,载起一个男孩与三个女孩的情爱纠葛,暗示着心灵的失衡与平衡。当空空如也的房间在暗下来的灯光里慢慢停下了旋转,甜蜜、欺骗、分离、伤害……蓦然回首才发现,青春易逝。

  这是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形体表演工作室的话剧《最后只好停下来》。该剧将敏锐的触角伸向新锐话题,聚焦当代年轻人爱情生活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同居。手法上亦充满年轻人的另类时尚感,突出编排了丰富夸张而独具匠心的形体语言,将一个笑中带泪、泪中带笑的成长故事娓娓道来。

  正如本剧导演、中国传媒大学表演专业的杨杨老师所言,较之于语言,形体表现有着更为深远传神的表达空间。就拿剧中男主角秘密维持的两段恋情曝光那一场戏来说,男主角陈衍各用一只手同时分别与两个女孩嬉闹,突然,女孩们的手不经意牢牢牵到了一起。一个小小的动作,将两个原本陌生的女孩发现彼此存在的复杂情境,用一种简洁而抽象的方式表现得淋漓尽致,成为了闪耀全剧的一大亮点。

  形体表达也是源于心灵的自然流露。杨杨老师介绍说,两个女孩儿争男孩儿的那场戏,最初安排她们互相指着吵着说“我要玩儿!”“我要玩儿!”但是那个感觉就是出不来,只能让演员一直练,一直练。“当时我正好一转身,突然两个女孩儿同时跳到了男孩儿的背上,效果一下就出来了!这可以说是一种偶然,但真的非常好。”说到这里,她婉然一笑。

  当演出结束,灯光在缱绻忧伤的音符中淡褪,座无虚席的后SARS小剧场里,片刻的黑暗酝酿起阵阵热烈的掌声。最后只好停下来,停下来的不是去爱一个人的勇气,而是偏执、是错误的爱情观。坚持——在当代大学生们心中,这才是美丽爱情的永恒阳光。

  网络圣战 梦之迷城

  舞动的海妖翩跹而至,灵动的弓箭手放出利箭,银衣的圣骑士手执利剑,黑袍大法师举起魔杖,尽现王者之风……深红色的幕布刚一拉开,观众们就被吸入一个笼罩在血红色光晕中的玄奇世界。来自浙江大学黑白剧社的原创话剧《迷城》紧紧围绕大学生活热点中的热点——网络游戏展开,实验性地将其搬上话剧舞台,在真实与虚拟的交织里,讲述一个关乎梦想与责任的故事。

  涉及网络游戏的原创剧本是《迷城》一剧的最大亮点,新颖的题材给人以耳目一新的体验,充分体现了大学生戏剧节年轻化、贴近大学生生活的特质。如果说邓丽君的歌构成了改革开放之初那一代人的集体记忆,那么网游也将成为眼下绝大多数“80后”、“90后”大学男生铭记一生的青春印记,网游承载着他们年轻的梦想和炙热的友谊。在演出现场,观众们就舞台上的网络游戏这一话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

  “我们是做戏剧艺术,并不打算在剧中对网游作出任何的道德判断。网络游戏在这里只是一个载体,来表现年轻人在特定年龄段所拥有的那种对梦想的投入和执著。这种情绪是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你不迷网游,总迷过一些别的东西,这都是一样的道理。所以我们选择了眼下最热的网游。”本剧导演桂迎老师表示。

  当梦想在左,现实在右,手中的砝码何处安放?生活的天平应向何方倾斜?话剧《迷城》所揭示的答案在所有经历过那段青葱岁月的观众心中引起了巨大的共鸣。

  采访有感

  “当这些年轻人开始把美好的东西放在心底,当他们学习着面对现实、爱护理想的时候,我们真的有理由相信,他们会是一只只脚踏实地的刺猬——用保存在内心中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去刺破现实中那一道道的藩篱。”

  正如主办方所希冀的那样,本届大戏节上,这群年轻的戏剧人用他们真诚、用心的表演,展示了当代大学生在面对社会时积极的心灵状态:在情感的破碎、理想的挫败面前,他们不再像被侵犯的刺猬,将怨言刺向社会的阴暗,而是更多了一份冷静、自持和自省。

  这,是属于一只只年轻的“金刺猬”的优雅。
(责任编辑:renyue)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