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还港人一个交代”
八万香港市民无声游行 要求菲彻查人质事件核心提示
黑白两色溢满香港街头,8万香港人素装行走,用无声的悲愤哀悼劫持案中遇难的8位同胞,要求菲律宾方面彻底查清案件,还港人一个交代。昨天是菲律宾劫持惨剧发生后的“头七”,香港立法会跨党派议员破天荒地首次联合行动发起了无声游行。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日前下令,政府跨部门小组“事故检讨委员会”(IRC)须于三个星期内提交人质事件调查报告。
香港现场
没有口号只有默哀
市民统一着黑白素装
游行活动在昨天下午3点举行,市民由维多利亚公园出发,前往中环的遮打花园。昨天香港气温接近34摄氏度,赶来悼念的人们站满了维多利亚花园6个球场,黑白素装将高温隔绝于外,现场一片凄凉。香港凤凰卫视记者陈天明一袭黑衣出现在活动现场,透过她的镜头,“沉痛哀悼”、“遇难同胞”、“要求彻查”、“事件真相”四块黑地白字的大型标语矗立在会场,出发前,在哀婉的乐曲中,参加活动的市民和全部立法会议员默哀三分钟。与悲伤的音符一起飘扬的是数不清的黄丝带。
系上黄丝带悼念死者
议员手举两块写上中英文的“沉痛悼念遇难同胞,强烈要求菲律宾政府彻查事件、公布真相”的黑布,引领整个游行。人们偕老扶幼走在香港街头,不时有市民加入其中,各界名流参与其中,黑压压的人群走在街头,彼此静默无声。凤凰卫视著名记者闾丘露薇昨天放假,一家人利用假期参与悼念游行。她用手机拍下了身着黑衣的一家三口,并为图片这样注脚:“大家不喊口号,用沉寂表达诉求:彻底查清事件,还港人一个交代。”
经过铜锣湾、湾仔,游行队伍到达终点遮打花园,陈天明的镜头中,一片片的黄丝带冲破黑白交织的肃杀,发泄出掩饰不住的伤痛。“活动预计有5万人参加,但初步估计最终有超过8万港人参与其中,人们默默地系上黄丝带,既代表对逝者的悼念,也表达对生还者的祝福。人数太多,队尾还在两站地外。活动组织者不停地呼吁大家拴好黄丝带后用鞠躬代替默哀,减少停留时间,保证更多市民表达哀思。”
希望香港直接参与彻查
当日,香港立法会主席曾钰成宣读立法会议员达成共识的4大立场诉求,包括促请特区政府严正要求菲律宾政府尽快就事件进行调查,并积极争取直接参与有关彻查行动;从速采取措施及行动向伤者、幸存者及死伤者家属提供全面的支援;制定应变机制,以供日后处理类似事件,并清楚界定特区政府在涉及港人在海外遇事时的交涉渠道及角色;以及与旅游界商讨有关的跟进工作。
港方调查
香港警察登巴士取证
据香港媒体报道,香港特区署理警务处长曾伟雄表示,7名香港警务人员已在菲律宾马尼拉参与调查工作,包括已登上事发旅游巴士搜证、约见相关证人以及作弹道检证等。
不过,菲律宾传媒报道,当地警方曾禁止香港法证人员登上旅游巴士调查,只容许他们在外观察。菲媒ABS-CBN引述领导调查工作的菲律宾警长的话说,要待菲当局完成调查,才可让香港警方调查,又指他们必须得到菲司法部和警方批准,才可登上旅游巴士。
香港保安局强调,香港警方已经获得菲律宾警方书面授权,保证提供协助,而中国大使馆正在协助,以取得菲政府合作。
香港保安局副局长黎栋国29日表示,香港警方已完成8名死者的验尸工作,特别是其中3具尸体没在菲国检验,即使已解剖的5具尸体,仍可察看子弹进入身体时造成的创伤有多大,身上的弹头、碎片也可详细检验,警方稍后也会向幸存的旅游团成员录取口供。
菲方表态
菲总统下令三周出报告
菲总统:拒警方入调查小组
菲律宾警方因处理此次人质危机不力,被指拖延时机,缺乏组织、装备和行动力,遭到广泛批评。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日前下令,政府跨部门小组“事故检讨委员会”(IRC)须于三个星期内提交人质事件调查报告。
原建议的5名小组成员之中,除保留司法部长和内政部长外,阿基诺三世拒绝让国家警察总长贝尔索萨、国家调查局(NBI)局长和国警内部审计部主管担任小组成员,改由3名来自私人组织的代表取代,包括当地知名的“反罪恶斗士”洪玉华。
而当地反贪污自愿组织VACC认为,应由独立机构调查,并邀请香港警方代表加入,以防有人企图掩饰真相。
菲警方:人质死于劫持者之手
29日,菲律宾警方表示,他们可以“确定”香港旅行团在菲人质劫持事件中,8名遇害者都是死于劫持者门多萨的枪下。菲律宾国家警察发言人克鲁兹(Agrimero Cruz)表示,经子弹弹道测试,这8名遇难港人的伤口均是遭劫持巴士内一把大口径武器造成的。
克鲁兹对DZBB电台表示,“相当程度上,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受害者是被门多萨射杀的。”他同时说,“验尸结果显示,击中受害者的所有子弹都来自高火力武器。”
事件还原
媒体公布枪手采访录音
斥申诉答复是垃圾 弟弟被拘后怒扣电话
据香港凤凰卫视报道,菲律宾媒体公开了劫持案件发生过程中枪手门多萨的采访录音。门多萨接收申诉专员一封信前,原来与对方通过电话,第一次惹怒了他。门多萨称被撤职后曾写了三封信,但对方却告诉他一封也没有收到。申诉专员答应会复检他的案件,门多萨认为这答复是垃圾,他要的是会否让他复职,这时他已经警告,车上大有可能会发生不幸事件。当知道谈判人员已经交回一支手枪给他弟弟是谎言后,门多萨与谈判人员之间的信任破裂,现场传出第一声枪响,门多萨说,这一枪是他开的,以示警告。直至警方拘捕他弟弟,门多萨变得十分愤怒,说整件事情与弟弟无关,批评警方对待他弟弟如猪一般,警告再不停手他就会杀人。一直与他做电话访问的电台主持人不断叫他冷静。警员最后拘捕他的弟弟上警车,门多萨再次警告会杀死所有人质,连孩子也不放过。数次枪声后,门多萨又说,他已经杀死两名人质,电台主持人再次叫他冷静,但已经太迟,门多萨知道特警已经包围旅游巴士。他在电话中说,不明白为何要拘捕他弟弟,要拘捕的应该只有他一人,之后电话就断了。
港方痛批
菲内部报告外流 香港专家批救援“连环错”
“警方留给枪手15分钟杀人”
有港媒取得来自马尼拉警方凶杀组的11页内部报告,交予包括香港飞虎队在内的数名香港现役资深警官参阅后,评语是报告涉嫌隐恶扬善,并认为报告显示菲警部署连环犯错。尤其是劫匪屠杀人质当晚,警员原来早已清楚听到车内传出M16步枪枪声,但因由马尼拉副市长领导的“危机处理委员会(CMC)”迟迟未发进攻指令,警方的攻击队员至少延误了15分钟才开始尝试救人。
凶徒革职一年半仍持M16
报告先披露凶徒门多萨虽然1年半前已被警队革职,但原来他未归还的不单是M16,还有两副警队手铐,更仍拥有合法枪牌及获准在寓所范围外带枪。其二是警方在枪战前已得悉门多萨不单有手枪、M16及避弹衣,甚至怀疑他有手榴弹。
报告揭露,警方虽判断门多萨火力强大,派出多达56名警员,但狙击手却仅有2名,到夜间由于车厢灯光被熄掉致使车内能见度为零,故在疑凶开枪之初,菲警方一度无法以狙击手进攻。
香港资深警官批评这两项部署错误,首先他怀疑狙击手连夜视镜也没有,才致无法于黑暗中攻击;其次,若警方早确定门多萨拥有大杀伤力武器,便一早应该趁日间他戒备松懈时,突击制服或击毙他。至于报告称50多人参与营救,该香港警官也质疑安排失当,因人太多但装备不足,只会碍手碍脚。
救人时才发现车厢玻璃硬
菲特警报告称,攻击队枪战前曾在现场附近以旅游巴士演习,但香港警官称,据传媒相片,特警当天演练用的旅游巴士,与人质所在的康泰旅游巴士设计完全不同,属严重错误;加上菲特警缺乏重要装备如炸药及爆破工具,造成久攻不下的错误。
事实上,菲特警报告后来也承认“救人时警方才发现车厢玻璃厚度及硬度远超预计,导致难用铁槌打破”。对于特警报告提到,要在凶徒以M16乱射的最后危急关头才决定用催泪弹,港警官则叹息称使用的次序错了:“催泪弹应该第一时间用!”
指挥者闻枪声却迟迟不下令
香港警官认为,菲警最大错误是出手太迟。报告指23日晚7时许(事实是7时15分)警方已听到车内传出多声枪响,并听出是来自M16步枪,但由于必须由危机处理委员会CMC下令警方才可行动,故当时警察只是观望,直到7时30分司机逃脱并透露枪手杀人后,CMC才终于下令特警队救人。香港警官指出,这等于给了枪手15分钟杀人质。
CMC是发生挟持事件后成立的,由马尼拉副市长莫瑞诺领导。报告提到有两名菲警员冲上车后遭枪击,其中一警员若不是有头盔或已头部中枪死亡,但港警官认为这是在隐恶扬善、隐瞒行动失误。事实上,报告中提到的3队特警队指挥官,连同撰写此报告的总督察帕斯夸尔,4人事后已全部停职,只有狙击手疑因立功击毙门多萨,故未被处分。
港媒称,取得这份内部报告的过程颇为“儿戏”,菲警方办公室仿如不设防,有心人若想拿走任何相关证据不是不可能的事。
七日回放
8月23日
香港康泰旅行社一个旅行团在菲律宾遭劫持,僵持11个小时后,菲律宾警方强攻,劫匪开枪事件造成8人死亡。中方要求菲律宾书面解释救援行动。
8月24日
港府下半旗志哀。外交部工作组抵达菲律宾,敦促菲方尽快查清事实。菲律宾总统称营救行动有缺陷。菲警方起诉枪手弟弟,指控其刺激哥哥开枪。
8月25日
菲律宾对事件展开全面调查。4名参与现场指挥的特警被解职。菲警方承认存在失误。承认部分人质可能在交火中丧生,菲总统称将对警察枪支进行弹道检查。并就面露笑容道歉。马尼拉警长引咎辞职,菲举国哀悼。
8月26日
香港称对事件进行独立调查,并将解剖遇难者遗体调查死因。为调查是否有人质死于警方,200特警交枪做弹道检查。
8月27日
菲律宾警方发布初步验尸报告称遇害人多头颈中枪,认定人质全部死于枪手门多萨。
8月28日
香港派7名人员到马尼拉参与挟持人质事件调查工作,调查工作受阻。
8月29日
香港举行民众游行悼念遇难同胞。香港警方调查人员将会重返案发现场,并登上事发旅游巴士搜证,约见重要证人录取口供和作弹道检证等。菲律宾媒体公布当天对枪手的采访。
疑点重重
八大疑点仍然未解
1 警方为何拒绝劫匪谈判要求?
在谈判期间,门多萨接到了反腐部门拒绝他复职要求的信件。他随即在车内鸣枪表示不满。劫持者只是要求恢复被解除的职务,菲律宾警方为什么会直接拒绝?
2 突击为何没在第一时间展开?
在第一声枪声响起后,十几分钟内没有任何实际营救行动。整个营救行动过程无异于一部长达12小时的慢动作片。菲律宾警方用了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攻进大巴车。动作如此迟缓是为何?
3 为何选择锤子砸窗?
警方“砸窗”工具采用普通的平头铁锤,效率低下。对于汽车的钢化玻璃,应采用锋利的消防斧,当然最快捷的还是爆破。没有炸弹,消防斧总有吧?
4 警方为何没准备夜间作战器材?
警方从车窗破口向车内扔荧光棒,准备用作突入后的车内照明。警方应该预见到可能需要在晚上采取行动,准备可装在枪械上的战术手电或更高级的夜视器材。
5 为何错失数次绝好“狙杀”时机?
在电视直播中,可见劫持者数次露面,毫无遮掩,其实都是狙击手最佳“猎杀”时机,但菲警狙击手全部错过。
6 警方为何当众拘捕其弟?
当警方安排枪手任职警员的弟弟去游说他时,原本的劝降行动竟然变成弟弟向在场记者为兄申冤,结果劝降不成反而被推上警车,这种情况反而刺激枪手。警方明知枪手情绪不稳定,为何刺激他?
7 现场为何如此混乱?
劫匪被击毙后,黑压压的人群第一时间都涌向大巴车,警察、记者、官员、撑伞的、没撑伞的……很快把汽车包得严严实实。救护车在很长时间内都无法接近,贻误了抢救时机,警方对现场控制能力为何如此之差?
8 特警部队为何闲置?
现场有一支更精锐的特警部队,其实他们在2007年曾经解救过被劫持的巴士上面的人质,但是没有派这一支精锐的特警部队出场。
本版文字 晨报记者 朱烁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