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再论评论员的苦恼——打官腔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8月30日11:02
  “言为心声”。然而并不是心声发而为言者都能当“合格”的评论员。书同晒腹,帙过等身,自信驾取新闻评论犹雕小虫的想法未免天真。你至少还得进行三五寒署“官腔”学习班的专业培训,不然你就不会时时以政府某机关代言人的身份、用标准的新八股著文立说。

  你必须学会有效地抑制自己,思想、风格概不例外。一方面,"你必须有无条件地转述、阐述别人见解的习惯,所有提法务求极其规范。比如,涉笔会议,所有辞令都是预先铸就的,不须创造。不论它“稀松”还是“紧凑”,你的说法一律是:“会议是成功的,讲话是重要的,意义是深远的,成绩是主要的……”若想抒情,最好不要随便请拜伦或李商隐帮忙。腔不正则情必“偏”。正腔是:咏春必“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咏夏必“天气虽热,人心更热”;咏秋必“金秋时节,秋高气爽”;咏冬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地不分南北、报不分大小、文不分长短,全是传统保留节目。花卉报也好,服装报也好,包装报也好,食品报也好”一每临失事,一样的“戏文”,无出其右者。

  新闻评论写作原是一种思怨劳动,创作劳动。就前一种劳动而言,该有一家之言;就后一种劳动而言,当推一枝独秀。但尚木执笔,你就会遇到麻烦:你明知某种黑幕交易应该抨击,可据说犯忌而必须作罢;你明知“金秋时节”的形容词早就奥了半条街,却不能碱新辞以替代。所以我觉得评论员们象笼中鸟、水中鳖,在有限的选题空间、语汇空间“解放思想、活跃文风”。一如林教头戴枷应战,威力折损大半;李太白吟咏御制诗,才华自毁三千!

  入情、入理、入脑的活泼文字和文风,我们提倡、翘盼了多年,但看来收效甚微。看我评论界的现状固然该愧怍地改行,但不能说没一点委屈,要想飘逸、洒脱,总得有一方空间啊!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又追论揽月捉鳖乎!

  因此之故,我有一点建议:

  首先我们须落实“思想”的政策,不要再把评论员当木偶调度差遣。一方面公众读报时,千万别把评论员文章再看成是政府文件。当然也没必要看成是“毫无疑问妙的正确结论。若非这样抬举,其实无异于不让评论员张嘴,逼着评论员只能每天背文件,说那些不证自明己重复百遍的“正确结论”。另一方面,除那种一夫把关,集体涂改的一社之论之外,作为执事者应尽量发挥评论员的积极性。我不知李普曼的专栏文章是否要国会定稿,也不知黄远生的时评是否每回都被涂的满脸花而后才能见报。自然,中外评论家们所处时代环境不同,不能随便比较,但我们党和政府是提倡百家争鸣的。这条政策在评论员行业里落实扰为必要。目前,言论儿乎一律要三审或五审制的办法,无异于加剧了评论员思想能力的姜缩状态。在我看来,除非形诸正式的政府法律或文件,其它所有人的讲话、文章都只能看成是一家之言。就正常的思想交流而言,要尊重别人的一家之言。尤忌那种以自己的观点、语言代替别人的观点语言——名为尊重实为糟踏的“一家之言”。有一个观点需要明确:并不是所有有权枪毙、修改别人文章的人,都一定比撰稿者水平、见识更高。

  我相信我们的评论员不乏飘逸的文章。但欲治文风,先活思想。前者是技能,后者是机制。没有思想的评论员,多半不要指望其有什么文采;而有文采的评论员,多半要求言路和思想的开放。因此,活致文风,摆脱官腔,绝不是孤立现象。
(责任编辑:renyue)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