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方舟子遇袭 > 方舟子遇袭最新评论

时评:中国为什么需要方舟子

来源:青年时报
2010年08月31日01:30

  中国为什么需要方舟子

  翟春阳

  8月29日下午,著名“学术打假斗士”方舟子在其寓所附近遭遇两个不明身份男子袭击。尽管事件的真相,需要等到警方侦查的结果出来之后才能确定,但以方舟子的个性与生活环境判断,他不大可能与什么人结下私仇,所以不管是方舟子自己,方舟子家人及朋友,还有舆论,几乎都一致认为这次歹徒袭击方舟子,就是冲着方舟子的学术打假而来,是要以暴力手段阻止方舟子学术打假。

  对方舟子的学术打假,历来存有争议。但让人欣慰的是,当方舟子遭遇袭击的消息一出,公共舆论与网上言论都呈一边倒,就是支持方舟子,谴责暴力。大家议论最多的是这样一个常识:你可以反对方舟子的观点与行为,但不能通过暴力这种方式;每一个人说话的权利都应得到保护,保护方舟子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当然也不是没有杂音,比如因被方舟子揭露学术造假以致落选中科院院士的肖传国就明白质疑方舟子“报假案”;更多的质疑则集中在“方舟子借袭击事件大肆炒作”上,并进而全面否定其“学术打假”的事业。应该说,事件发生后方舟子团队的种种表现确实难免“炒作”之嫌,方舟子因此更加声名大噪,而且其“学术打假”也分外多了几分悲壮与正义,但平心而论,一个人不管背了多少骂名,输了多少官司,依然锲而不舍、矢志不渝,虽千万人我往矣,终至于引来暴力加身,放眼中国学界,几人能够?那么此人“幸免于难”之后,借机“炒作”一把,不妨视为对他此前付出的回报。

  有评论说“中国需要方舟子”,其实更具讽刺意味的,恰恰是中国成就了方舟子———在任何一个别的国度,方舟子都不大可能成为“方舟子”。“方舟子”需要一片“造假泛滥”的土壤,造假不存,打假安附?好在在中国这样的土壤堪称“肥沃”,“方舟子”才得以茁壮成长;本来“学术打假”应由一套可以操作的公共制度来承担,但我们没有,即使有也形同虚设,即使有也已被一个“学术利益共同体”所把持,于是才给了“方舟子”这样一个“自由撰稿人”单打独斗的机会、横冲直撞的空间;不能说中国人是最为迷信、最没有怀疑精神、最容易被“忽悠”的民族,但如果加上“之一”,就大抵离事实不远,于是才有严新、胡万林、唐骏、张悟本、李一之流层出不穷,于是“方舟子”不需要独孤求败,总有拔剑一战的机会———但方舟子注定是一个悲剧性人物,因为事实证明李一之流不过是孙大圣脖子上的头颅,砍掉一个又生出一个,而且总能令大众匍匐在地。

  “方舟子”某种意义上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符号,其作为符号的意义,其实与“唐骏”、“李一”作为符号的意义,并无多少不同。但中国依然需要“方舟子”———曹操有名言:“设使国家无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个称王!”中国若无“方舟子”,不知将多出多少个李一、多少个唐骏!

(责任编辑:徐永刚)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