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生平影影本报记者吴琼
2026年人口将超过中国印度政府频出控制对策
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正在实行这样一种特殊政策,鼓励新婚夫妇放缓2年怀孕,政府将为此给予5000卢比(约合720元人民币)的特殊补贴作为奖励。此举旨在减缓印度的人口增长,防止急剧增加的人口给国家造成负担。
众所周知,印度的人口问题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焦点。此前有专家曾预计,印度的人口将在2050年超过中国。但是这个时间期限已一再被提前:根据印度国家人口稳定基金会公布的报告,到2026年印度就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近些年来印度政府愈发认识到人口问题的严重性,但由于没有一套完整严格的计划生育体系,再加上复杂的国情,政府绞尽脑汁只能采取一些温和特殊的政策来努力做到减缓人口增长。
像近期实施的“政府蜜月大礼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2009年8月起,马哈拉施特拉邦所属的萨塔拉地区就开始实行这种鼓励政策———通过现金奖励方式改变农村根深蒂固的人口增长模式。在印度农村地区,很多年轻人在十几岁时就在父母的安排下结了婚,然后又接二连三地生孩子。这个新政策的出台,正是希望新婚夫妇能够推迟怀孕时间,从而暂时缓解印度的人口增长。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还开展了旨在控制早婚的专项运动,同时还极力推广带有现金补贴形式的“蜜月一揽子计划”,鼓励使用各种避孕措施,以推迟首次生育时间。
目前为止,印度各地的人口政策还多以奖励为主,比如独生子女家庭可在住房上得到较好待遇,做绝育最多的村子可优先获得饮水、灌溉和更多的福利保健,对“晚”生、“稀”生的妇女给予现金奖励,向做绝育的国民赠送自行车、为绝育的男子办理持枪执照等。印度也制定了一些惩罚措施,然而多不具有强制性,所以很少起作用,例如有人曾对印度议会的545位议员搞过调查,结果只有111人按照国家倡导的标准生育了两个孩子,其余的都分别生养了4到10个子女。
全球首个计划生育国家半个世纪以来收效甚微
有一个令人吃惊的事实,那就是印度是世界上最早实行计划生育的国家。印度的生育控制始于1951年。在印度独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政府即提出要节制生育。
但此后印度政府并没有提出明确的人口目标和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因此,人口依然以较快的速度增长。1976年4月,印度政府曾出台过新的计划生育政策,提出用大胆的手段来控制人口增长。虽然这些政策的确稍微降低了印度的出生率,但也引起了公众对政府的不满。在1977年1月提前举行的大选中,以压倒多数获胜的人民党即对生育节育计划予以否定,并很快宣布了一项新的人口政策———家庭幸福工程,这导致了印度人口的再一次飞速增长。
宗教民族意识根深蒂固控制人口增长步履维艰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个全球首个实行计划生育的国家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人口却成了让人头疼的世界性难题,这一难题的形成存在着各种错综复杂的原因。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印度是一个宗教国家,印度几乎全民信教。印度教、伊斯兰教、锡克教,全都鼓励生育。第二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印度民众反对政府强制推行人口控制政策,为了不得罪选民,政客往往会避开这个话题。1976年,时任总理英迪拉·甘地曾发起一场控制人口增长的运动,接近400万人在1个月内被强制节育,广大民众对此很不满。结果,在第二年的大选中,英迪拉·甘地未能胜选。因此,即使现在的政客都认识到印度人口过多的消极影响,但为了自己的利益,都对此闭口不谈。除了上述两个重要因素,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就是大多数人根深蒂固的思想———重男轻女、多子多福。小农经济在印度农业中仍占有很大比重,农民的生育意愿很强,他们认为子女众多是福气,并且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严重。在印度,人们认为父母在死后火葬时,如果没有儿子亲手为他们点燃葬火,他们就无法上天堂;再加上印度的“嫁妆制度”,人们更认为生养儿子是有利无害,而女儿只会耗费自己的家产,所以人们往往会“生生不息”,直到儿子的诞生。
正是印度复杂的宗教派别、民族传统以及政治形势,使得在印度大力度推行人口控制政策几乎不可能,所以印度政府只能在不触及宗教民族的禁忌下,小心翼翼地推行那些温和的奖励政策,来减缓印度的人口增长。
“人口红利”说法片面人口数量质量均成难题
印度目前拥有12亿人,但年轻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显得过多,大约一半印度人的年龄不超过25岁。一些经济专家称,印度今后将拥有大量年轻的劳动力,这将是支撑印度未来腾飞的根基,印度坐享“人口红利”的时代即将到来。《印度时报》甚至发表文章称,目前印度的人口规模不是负担,而是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其实,认为印度坐享“人口红利”的人们并未全面考量印度人口高速增长带来的影响,它忽略了印度的人口经济结构,只是片面地指出了其中的优势部分。
虽然近些年来印度的经济高速发展,但却依然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高速膨胀的人口更加剧了国家的贫困。据有关资料显示,自新世纪以来,印度的经济活动人口中从事农业的始终占65%左右,迄今也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并且由于种种原因,印度只有一小部分年轻人能接受高等教育,农业经济活动的高比重、受教育人数的少量化,都严重制约着印度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印度每年新增劳动力2000万以上,但印度目前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为龙头的经济模式,无法吸纳年轻的普通劳动力,整个印度
IT行业据称每年只能创造100万就业机会,制造业每年吸纳的就业人口总共也才700万,而公共部门和其他私有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也非常有限。“年轻生力军”一旦无法转变成战略人力资源,就有可能成为阻碍发展的负资源。
不仅仅“人口红利”的说法具有片面性,人们讨论印度的人口问题时也主要把目光聚集到人口数量方面,殊不知过快的人口增长还造成了人口质量问题。据《纽约时报》报道,印度现在有15%的孩子营养不良。除此之外,印度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哈雅纳邦是印度男女失衡比例最为严重的邦之一。据邦府统计,哈邦6岁以下男女比例1000:822,识字男女比例1000:618;在该邦若干乡镇地区男女比例失衡现象更为严重,达到1000:370。而增长过快的人口还为政府带来了诸如兴建医院、学校以及各种公共设施的难题。
针对目前的情况,印度政府官员和人口学家普遍认为,人口问题已成为印度经济、社会发展的沉重负担,控制人口高速增长已成为政府的当务之急。就印度这个国家而言,高速的人口增长势必成为其发展的极大障碍。就全球范围而言,过多的人口已经给资源、气候造成严重的负担。控制人口不仅有利于印度自身的长远发展,还会成为减缓全球资源匮乏、气候恶化的“制动器”。
(责任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