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8月31日电 题:手机实名制:一场注定的持久战
作者 石岩
自9月1日开始,近年来时常在坊间掀起热议的手机实名制终于将在中国全面推行。凡购买预付费手机卡的用户,须提供真实身份证,非实名制用户则将被要求补登个人信息。
作为打击利用手机从事违法活动的有效手段之一,手机实名制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采用。全球电信用户数量排名前二十位的国家,基本上都对全部或部分用户提出实名登记的要求。
中国此番推行手机实名制,得到了较高的社会支持率。但其深入实施,却注定是一场持久战,这是由多重因素共同决定。
众所周知,推行手机实名制的主要目的,在于打击利用手机从事的违法行为。而一些不法行为的发生就同用户手机号等信息的被盗卖有关。实行手机实名制后,用户信息将被登记备案,如何对被登记的个人信息有效保护,打消民众的顾虑,关乎实名制推行能否顺利。
政府需尽早出台明确的信息保护条款或规定,并保证严格执行,这也是实施手机实名制国家的通用法则。如英国实名登记工作全程都要依据《数据保护法》进行操作。中国目前尚未针对手机实名制制定相关规定及配套规则,这给手机实名制推行增添了不利因素。
中国手机用户群庞大,加之人口流动等因素造成手机号码使用情况复杂,亦为手机实名制推行带来了不小难度。统计显示,目前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超过8亿,其中未进行实名登记的近半。针对如此巨大的用户群,信息补登工作难度之大可以想见。
同时,受制于异地漫游费用的不菲,在经常外出人士及农民工等流动人口中,“一人多号”现象普遍存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考验政府智慧,更需运营商在漫游资费等问题上作出配合。
国际上手机实名制的经验和教训还证明,实名登记工作一旦启动,就要坚持不懈做下去,否则前期工作成效将被湮没。如泰国在实施手机实名登记过程中略显急躁,在技术和宣传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开始实施实名登记工作,由于用户办理补登记业务过于集中,难以在原定期限内完成,导致实施效果不佳。因此,明起实施的手机实名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责任编辑: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