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云南宜良瓦渡村26人得肺气肿 疑与水质有关(图)

来源:云南网
2010年08月31日13:47
村民称,这个村子的人大多患的是同一种病——肺气肿
村民称,这个村子的人大多患的是同一种病——肺气肿

这个看似平静的小山村里,实际上“暗流涌动”。
这个看似平静的小山村里,实际上“暗流涌动”。

  位于宜良的瓦渡村“病”了,“同一个镇,龚家营和北墩子两村人数加起来和瓦渡村差不多,都是1千多人,但那两村只有一个村民患上肺气肿,我们村有26个,还有12个死于肺癌。”瓦渡村村民李雷曾说。

  村民们把矛头指向了村边的水库,称多年积攒于库底的鸡鸭尸体是致病根源,而记者深入表象后,发现真正的根源或许涉及水库占用耕地引发的不满和基层民主制度的缺陷。

  【事件】

  村民 小村惊现肺病群?

  瓦渡村,看村名似乎和水有关。

  进村一看,确实有条小沟顺着村中公路穿村而过。正值收获季节,不宽的公路上晒着稻谷,也散落着牲畜粪便,一片田园景象。只是沟渠里那似流非流、墨黑色带腥臭味的水,多少有点破坏美感。

  讲述:村中多人同病

  路边的村民听说要打听村里患肺气肿的事,都争着介绍。在大家眼里,村民患上肺气肿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患这种病死去的人和正在患病的人很多。

  徐永兴,在2008年春节前便开始不停地咳嗽,走路稍快一点就喘不过气,医院检查结果为肺气肿。

  徐永兴的邻居钱可现,2005年被查出患上了肺气肿,现在每天都得吃药,“尤其是不能感冒,一感冒病就很难再好了。”

  黄云才也摸着胸口,无奈地说:“闷,透不过气来。县里医院治不了,去昆明的大医院一次就花了1万多元,看不起了。”这个48岁的一家之主,因为肺气肿已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而这个贫困的农家,前后已有黄云才、爸爸、妈妈和弟弟4人患上肺气肿。

  质疑:水污染是病源

  村民李雷有本花名册,据他统计,这个村近几年有26人患上肺气肿病,有12个人死于肺癌。但据记者了解,这些并不全是医院确诊病例,有村民称:“有钱的去医院看了,没钱的只是和去医院看过的人做了对比,觉得自己也是一样的病。”而至今,疾控部门也没有对该村发病原因做定论。

  “同一个镇,龚家营和北墩子两村人数加起来和瓦渡村差不多,都是1千多人,但那两村只有一个村民患上肺气肿,我们村到底怎么了?”李雷质疑。

  78岁的村民李龙光回忆,他年轻时村里的水很干净,一个村都是直接从沟里取水饮用。“十五六年前,位于村上部的水库包给别人养鱼后,水质就一年不如一年。到近几年,臭味让人不敢靠近,尤其是栽秧季节水库放水时,离水渠老远都能闻到臭味。”

  “我实在看不下去了,3年前去县里,出了10元钱请人帮我写了份材料送到县环保局,却一直没下文。”李龙光说。

  瓦渡村村长袁开平也坦言,村里没有工厂,这十几年来最大的变化就是水库水质的变化。

  水库 库水“达农田灌溉标准”

  水库“葬”过死鸡鸭?

  “大家都说我缺德,我有啥办法,我只是给人家打工的。”回忆起在水库的打工生涯,62岁的李正武一脸委屈。

  几年前,李正武给水库老板养过鱼,有一项工作让他非常难接受,“水库和附近养殖场有约定,死了鸡鸭就装来丢进水库里,给水库增加肥力。一车一车丢进去,鱼又不吃,漂得满水库都是,村民能不骂我嘛。”

  除了丢死鸡鸭,还有件事也让李正武难以释怀,“还要往水库里撒农药,具体名字不记得,非常刺鼻,每次撒完药我都恶心得吃不下饭。”

  患病与水库无关

  现在水库老板陈华坚决否认自己向水库扔过动物死尸,“以前上游的养殖场会有动物死尸随水流下来,我还专门出钱请人来打捞,再说政府现在也禁止向水里扔动物尸体和粪便。”

  至于村民认为生病和水库水被污染有关系,陈华夫妇更认为是无稽之谈。“我们一直吃库里的水,怎么我们没得病?”几个在场的养殖工人也表示,水库的水很干净,他们不仅洗衣、游泳,还会喝。据陈华妻子介绍,两个月前县环保局对水库的水质做过检测,告诉他们,水是合格的。

  将下拨1000万对库区整改

  对于村民质疑的瓦渡水库,北古城镇也做了一些措施。镇里负责人介绍,按以前水库管理出台的“以水养水”政策,不少水库都像瓦渡水库一样,承包给了养殖户搞养殖。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发现养殖对水库存在一定的破坏,目前宜良县正在起草一份文件,要对全县水库做个调研,确实不适合养殖的水库,要取消以前的“以水养水”的政策。

  “瓦渡水库的水是符合灌溉标准的。今年我们已争取到一千万资金,会把库水抽掉,换上干净的水。”北古城镇分管水利的副镇长史进林介绍。

  【背后】

  三问“水库污染”的利益纠纷

  “水库”是否真与肺病有关?

  瓦渡水库如能“致癌”,那只有两种途径,一是在空气中传播病原,二是通过饮用入侵人体。第一种途径显然站不住脚。不仅瓦渡水库的水质经环保部门检验“达到农田灌溉标准”,记者站在水库边也并未闻到异常气味,甚至有人下水游泳。如果气味异常,得病的应不仅是瓦渡村民,水库周边多个村都将受害。

  第二种方法也看似可疑。库水并非瓦渡村的饮用水,瓦渡村小组长袁会平介绍,多年来瓦渡村村民的饮用水取自深井地下水。

  因沟水不能继续饮用,村里打了口深井,抽取地下水直接送进各家。抽一吨水成本大约在1.5~1.7元,但“有些家庭困难的,为了省点水费,还是把衣服和菜先拿到沟里洗,再回家用清水漂一道。”李龙光说。

  不过,瓦渡村确有与其他村不同的地方,即库水流过村子。据了解,前些年水质没恶化时,许多村民为省钱将这些“灌溉用水”用作洗衣做饭,甚至饮用。现在虽然流经瓦渡村的库水已是恶臭,但村民依然用做洗衣甚至洗菜。“前两年都在这里洗菜,现在洗不了了,不过好多人都在里面洗衣服,讲究点的回家漂漂,不讲究的也就不管了。”一个村民说。

  涉及每年近25万的补偿?

  如果瓦渡水库与村民的健康没有实质关系,为什么村民要和“水库”过不去呢?

  北墩子村委会党委书记兼主任卢仕申介绍,瓦渡水库于上世纪60年代由北墩子村委会、陆良云村委会、大薛云村委会三村联合修建,惠及三村万亩农田,而该水库占用的约150亩田地全部属于北墩子村委会下属的瓦渡村。“当时,修建水库没办征地手续,给瓦渡村的补贴是减免交纳公粮。”在建国初期,这已是非常大的优惠政策。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公粮”不仅不交了,政府还按亩数给农民粮食补贴,而如今瓦渡村村民从水库占用耕地中得到的“补贴”仅为免交每亩10元的灌溉费,这与其他村从实际耕地上获得的利益相比是天壤之别。

  一名瓦渡村领导给我们算了一笔账:每亩地年产粮食600~700公斤,每公斤按2.5元计算,水库占用的150亩耕地可为村上创造22.5~25万元收入,而这还没有算政府给农民的粮食补贴。

  瓦渡村村小组长袁会平说,村民们曾向政府提出过公粮免除后的补贴问题,未果;之后又提出过将瓦渡水库下放到村小组管理的请求,而水库管理权下放背后的直接利益,便是每年数万元的鱼塘承包费和财政补贴等。包括袁会平在内的各级政府领导都认为下放管理权的要求不现实,“国家出那么多钱修水库,作为一个村小组力量单薄,肯定是承担不了这个管理任务的。”

  近年来,看着周边村子因占用耕地得到的巨额补偿款,瓦渡村民对征用村里土地的水库意见越来越大。

  村委会改选成导火线?

  虽早在1997年袁会平等村民便发现村里多发肺气肿等病症,李龙光于2007年还向宜良县环保局提交过瓦渡水库水质问题的反映材料,但事态发展到县镇两级政府高度重视的程度是在今年2月之后。

  经李雷与李龙光多次上访,今年4月,北古城镇分管水务的副镇长史进林带队到瓦渡水库取水化验,不久前宜良县环保局又派人到水库实地检测。

  一名北古城镇负责人称,“这次上访或多或少与村委会改选有关。”从时间点上看,本次村委会改选正好在今年2月至4月22日间。从村民口中,我们也得到了类似信息。记者问一村民村长是谁时,得到的答复是“有两个村长,一个是群众选的,叫李进林,一个是上面选的,不知道叫什么。”之后,记者才得知,那个被称作“不知道叫什么”的人,才是现任村支书、主任。

  “基层选举很复杂,人脉关系、经济基础和个人能力中,人脉关系最重要,它决定你选票的多少。但政府更看重个人能力,这就和村民产生了矛盾。”该负责人表示。

  “村上不支持咱们,咱们只能靠自己。”这位村民说。

  记者 管浩雷 刘霞 实习生 刘静 摄影:记者 李进红(云南信息报)  

(责任编辑:news7)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