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日本政坛多变的背后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8月31日14:32
  2010年6月2日,日本首相也是执政的民主党党首鸠山由纪夫突然宣布辞职,干事长小泽一郎也同时请辞。日本政坛未来走势如何,引发了日本民众与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日本政坛历来诡谲多变,从首相更换频度即可见一斑。二战后,日本已更换30多位首相,1991至2000年间曾出现“十年九相”的政坛奇观。2006年以来,还没有一任首相执政时间超过一年。鸠山在任时间仅为259天,创近10年来执政时间最短纪录。而鸠山代表民主党竞选成功时,曾被誉为日本政坛的新起点,毕竟在此之前,自民党已连续执政数十载。但实践证明,民主党也难逃怪圈。

  媒体分析,鸠山下台主要有以下原因:

  自身缺陷难以弥补。鸠山出任首相,根基并不稳固,只是民主党大佬小泽一郎受困舞弊案,被迫辞去党首后的相机而动。作为新生代世袭政治家,鸠山没有经过基层选战历练,政策制定缺乏认真调研,缺乏领导力、决断力、坚定毅力和顽强精神,优柔寡断、朝令夕改,政治上难言成熟,一遇强大压力,便中途撂挑子。

  外交博弈满盘皆输。鸠山提出追求对等的美日同盟关系,提出空洞的东亚共同体概念,豪情许诺美国普天间机场“必须迁到县外乃至国外”。但5月28日,美日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把基地迁至冲绳县名护市美军施瓦布军营周边,这与2006年日美两国政府达成的搬迁方案基本一致。普天间机场迁址事宜,最终以“日方耻辱让步、美方重大胜利”告终,鸠山则失信于民。30日,坚决反对这一方案的日本社民党退出联合政府,三党执政联盟宣告解体。

  改革承诺全面落空。鸠山打着改革的旗号上台,提出多项改革承诺,但却未能兑现。经济刺激方案收效甚微,日本经济仍面临复苏乏力、债务危机、通货紧缩、失业率高等问题;政治大变革计划成为空谈,“不流血的平成维新”根本无法实施;打造廉政透明的政府目标,被不断爆出的政治献金丑闻所讥讽。客观而言,鸠山内阁在经济民生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他承诺的目标过于远大,根本不能兑现,引发百姓失望,媒体舆论口诛笔伐,民意支持率一路暴跌,5月底甚至跌破20%大关。

  民主党内遭遇逼宫。7月份,日本参议院进行改选。低迷的支持率让民主党焦虑不已,担心鸠山拖累全党选情,一些原本就反对鸠山的党内要员公开要求鸠山下台,一向支持鸠山的小泽一郎也表示“形势极为严峻”。党内势力的劝退,成为压倒鸠山的最后一根稻草。

  6月4日,民主党原副代表、副首相兼财务大臣菅直人当选新首相,并表示继续鸠山的执政思路,只是在政策上进行微调。

  日本政坛的轰轰烈烈让人眼花缭乱,但政坛乱局并未影响社会稳定与民众正常生活。在日本,政治家和官僚(普通公务员)体系独立运行,政治争夺激烈多变,官僚系统则一直稳定。而且乱象背后,长期面临的深层因素并未改变,如外部影响、体制缺陷、政治文化等,这些深层因素不发生变革,日本政坛的振荡多变恐怕还将延续下去。

  远非对等的日美关系。日本政治所面临的最重要外部因素显然是美国影响。美国的支持与否,成为执政党能否平稳执政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日本过度依赖美国,被称为美国的“小跟班”。鸠山上台后,希望能够摆脱美国扣在日本头上的枷锁,这令日本民众欣赏不已,美国却大为光火。4月份的核安全峰会上,奥巴马只与鸠山进行了10分钟“礼节性”会面,明显是借机发难。鸠山提出的所有新提议,奥巴马都予以拒绝。美国的巨大压力成为鸠山下台的直接导火索。美国则留下暗示:谁不合作,这就是下场!菅直人显然吸取了教训,先服软再说,美国也对其做出了积极评价。毕竟美国看重的并非谁当日本首相,而是此人对美国“老大哥”的态度。

  间接选举的制度缺陷。日本政治体制由参众两院组成。众议院选举首相,其多数党领袖自动出任首相,首相对国会、政党负责而不是对民众负责。这种体制弊端已暴露无遗:一是政党首领变化,首相也必须跟着变;二是首相是政党党内派系利益平衡的产物,利益失衡就得换人,当首相的人常常不是最有能力的人,也不是权力最大的人;三是首相本身权力有限,还受到国会的强大制约,时常面临“朝小野大”局面,显得软弱无力。日本参众两院基本不对话,如在野党控制参议院,就是让执政党的法案过不去。要想通过,只能拿回众议院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票方能强行通过。这种局面一直在持续,无论哪个政党执政都难改变,其政权都是不稳定的。安倍、福田、麻生的下台均与此不无关系。

  政党派阀、密室政治与世袭政治掣肘。在日本,自民党长期一党独大,形成门阀林立、金权三角等积弊。而民主党的核心领导层大都是自民党旧将,“自民党化”倾向难以避免,如派阀习气、金钱政治等。据报道,民主党内派系达八派之多,首相会受到党内斗争的极大牵制。在执政出现问题时,党内高层习惯于通过密室会谈解决问题,最常见的策略就是“丢首相保政党”,政权更迭成为政治工具。6月1日,小泽一郎和参议员会长舆石东与鸠山进行闭门会谈,而一天之后,执政党总裁和领导班子就全体辞职。日本政坛不少要员都是第二代、第三代世袭政治家,1991年宫泽喜一上台到鸠山由纪夫的12位首相中,只有村山富市一人不是出身于世袭政治家庭。世袭政治家通常通过维持与议员之间的默契来保卫他们的政治遗产,注意力不是解决国计民生问题,而更像是争取权力。长此以往,民众信心全失。

  “草根首相”菅直人的上台使民主党领导团队出现重大变化,体现出“去小泽化”特点,新内阁要员如官房长官、国土交通大臣,还有现任民主党干事长,都是反小泽的主力。但小泽毕竟是民主党成功执政的总策划师,新当家人把矛头指向党内大佬,并宣称是出于全党利益考虑,效果如何还需观察。9月,民主党将改选党首,届时恶战在所难免。而一旦党首易人,日本政坛将再次迎来多变之秋。

  当前,菅直人面临最重要的任务显然是参议院选举。民主党虽内部失和,但下野的自民党更让人失望。过去的一年多,自民党沉沦之势一发不可收拾,内部分裂势不可挡,大家党、奋起日本党等多个小党相继成立。正如舆论分析,参议院大选以后,民主、自民两党的裂变都将加速,日本政界可能进入大重组、大洗牌的“战国时代”。

  (《党课》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珊)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