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勇军 通讯员 周传燕)昨日,本报推出《洪山大洲村千名流动儿童生存调查》后,引起社会热议。大洲村外来务工者说,本报报道真实反映了流动儿童的现状与困惑。洪山区教育局局长杨海松昨日下午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将继续关注流动儿童的成长,推广家长学校,探索多种模式解决他们的教育难题。
据介绍,本报报道的大洲村黑网吧和游戏室泛滥问题,也引起了洪山区政府的高度重视。据称,区政府将组织相关部门对大洲村进行联合执法整治,取缔无证黑网吧和游戏室,为大洲村的流动儿童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怎样教孩子
成大洲村热门话题
如何教育好孩子?昨日,这成了聚集在大洲村的外来务工者的共同话题。
大洲村的一名菜贩说,他确实很少关注儿子的成长,不了解儿子的心理需求。黄冈浠水的李师傅说,他和妻子在武汉做装修工。忙的时候,每天清晨5点出门,晚上8点左右回。每当自己回家的时候,10岁的儿子早已休息。特别是暑假期间,儿子完全没人管。
李师傅说,儿子很早就学会了独立生活,例如自己做饭、洗澡,但他和儿子之间确实没有多少交流,他并不了解儿子的哪门学科不好,哪门学科好,“今后,一定会配合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多和孩子谈心。”
昨日,本报报道《洪山大洲村千名流动儿童生存调查》引起了洪山区教育局局长杨海松的高度重视。杨海松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目前有1.4万名流动儿童就读于洪山区35所小学。5年来,他们一直在探索有效模式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难题,例如设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家访、开设家长教育学校等,但杨海松认为,这一过程要取得理想效果很艰难,路还很漫长。
近年,武汉市城中村拆迁力度加大,在武汉打工的外来人员,不得不迁往城乡结合部。租房廉价的洪山区城乡结合部,无疑成了外来务工人员的最佳栖息地。
杨海松说,义务教育免费后,流动儿童在城市入学早已零门槛。洪山区承担了武汉市大部分流动儿童的入学问题,90%的学校无条件接纳流动儿童。据统计,去年9月份的数据显示,洪山区就读的小学生有3.3万人,但流动儿童达到了1.45万人,占了43.77%,且这个数目仍呈增长趋势。
5年前,洪山区教育工作者就已认识到了流动儿童的教育难题,他们因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学习和心理存在很多问题。为此,洪山区教育局很早就要求辖区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并在各学校配备至少一名心理咨询师,解决流动儿童的心理困惑。同时,学校还要求学校班主任、任课老师,不定期到流动儿童的家里进行家访,了解这些孩子的课外学习和生活情况,督促家长加强对子女的教育。
杨海松说,目前,洪山区部分学校还在探索新的模式,帮助流动儿童融入城市。例如,街道口小学开设家长学校,在入学前,集中3天时间,对学生家长进行如何让教育孩子的培训。杨海松说,这一模式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准备向全区推广,希望能帮助流动儿童的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现实却让很多教育工作者失望:学校努力帮助流动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时,可这种教育没能让孩子在家庭和社会得到延续,有时候学校开家长会,一些家长请了数次都不来。
流动儿童的成长,需要学校、家长,及社会的共同关爱。杨海松认为,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社会需要
更多关爱
流动儿童
武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导、教授李安民认为,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中国改革开放发展进程中的社会问题,是不可回避的。
他说,流动儿童随同父母来到城市,但长期以来,对于城市里的流动儿童,存在薄弱的环节:没有专门的组织和个人来管理、引导他们。他们所居住的城乡结合部环境较为恶劣,对流动儿童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缺乏有效的正确的引导,这样的生活环境,对由着各自性情自我发展的流动儿童而言,显然是不利的。
李安民认为,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具有时代特征。社会不能忽视这些流动儿童,更没有理由回避或将他们边缘化。
李安民介绍,对于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是一个新的课题,应引起学界、教育界及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政府部门应给予流动儿童更多关爱,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教育部门也应给予他们更多启迪和引导,帮助他们融入所居住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