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鱼生 |
鱼生店 |
粪便入塘 |
“江门有280万人感染肝吸虫”的说法,引发了市民对肝吸虫病的关注。在江门工作的唐女士告诉记者,她就接到了外地亲人的电话,告诫她以后在外应酬别吃鱼生。事实上,江门河网纵横、水系发达,该市部分地区居民爱吃鱼生、虾生、风味鱼片粥等。不少受访市民说,知道生吃鱼肉“不卫生”,但一想起鱼生的爽滑鲜嫩,就忍不住大快朵颐。殊不知,这些饮食习惯就是导致肝吸虫病的罪魁祸首。
“以前潮连有一个习俗,是在八月十五中秋节时吃鱼生。”做了26年肝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周煜民,退休之前是江门市疾控中心寄生虫防治科科长,他告诉记者,自己以前经常要下乡去开展查治工作,了解到吃鱼生的风俗。
周煜民介绍说,当时潮连的做法是将鲩鱼放在水里养一晚,然后将鱼擦干,切成薄片,加入柠檬汁、生姜、芝麻等佐料拌匀后生吃,春节时则用生菜包住鱼生食用。“除了潮连,荷塘、外海、古劳等地的农民都有吃鱼生的风俗。”
他还告诉记者,因为吃鱼生的习俗由来已久,在他宣传肝吸虫病时,就曾有农民认为肝吸虫不足惧,对其他村民进行“另类宣传”,说自己的父亲、爷爷都吃鱼生,结果活了80多岁。对此,他只好耐心进行科学解说。
记者日前走访也发现,由于不少江门人喜欢吃鱼生,江门市区附近就有不少吃鱼生的地方,江海区、篁庄、滨江大道都有不少鱼生“专门店”。这些店,淡水鱼生是主打菜式,生意相当不错,有时候食客需要排队。
有多年吃鱼生经历的食客黎先生告诉记者,他经常和朋友一起去吃淡水鱼生,“几乎吃遍了江门所有有特色的鱼生店”。据黎先生介绍,他之所以钟爱吃鱼生,就是最大限度地追求鱼的“鲜”味。除了在江门本地吃鱼生外,黎先生还经常和朋友驱车前往顺德,去那里吃鱼生。而与黎先生同样嗜好鱼生的江门人不在少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并非所有江门人都吃淡水鱼生,但喜欢鱼片粥的却十有八九。在江门大小酒楼食肆、大排档,不管是早餐还是宵夜,都能看到鱼片粥的身影。这些鱼片粥的制作多是遵循以“鲜”至上为原则:煤气炉上架着小锅,厨师将事先用油盐、姜丝腌制的生鱼片夹到滚烫的白粥中滚两滚,一碗冒着热气的鱼片粥就做好了。
面对记者“时间这么短,鱼片是否煮熟”的疑问,煮粥师傅满不在乎:“鱼片粥吃的就是‘鲜’味,煮得太老(熟),食客不收货!”
塘中养鱼塘头养猪,粪便污染水体
有学者认为,江门人群肝吸虫病发病率高,与传统的“水厕加鱼塘”养殖方式密不可分。记者深入江门棠下、礼乐、杜阮、潮连以及新会东甲等地实地调查发现,“塘中养鱼,塘头养猪”是农民传统的养殖方式,而水厕加鱼塘的养殖方式日渐减少。有居民表示,目前这些门口塘数量占鱼塘总面积不到1%。
追溯这些“门口塘”的由来,是因为几十年前的房屋没有设立专门的卫生间,为了方便周边居民上厕所,就在靠近居住区的鱼塘搭建厕所,遗留至今。随着社会进步,除了那些几十年前建成的老屋外,新建的房子都设独立厕所,再也没有新建水厕,部分水厕已经被拆掉。“现在还在使用水厕的人,多为外地人,他们租住当地居民的老屋,没有独立厕所。”村民说。
虽然水厕加鱼塘的养殖方式越来越少见且比例很小,但现存的类似鱼塘厕所,卫生条件仍十分有限。在这些厕所如厕,粪便直接掉入水里,不少居民还直接把生活垃圾倒进鱼塘。一些剩饭剩菜直接被鱼吃掉。
“鱼类感染肝吸虫囊蚴,与养殖环境具有密切关系。”郑南才告诉记者,如果寄生有肝吸虫的人、畜粪便污染水体,水中作为肝吸虫中间宿主的螺类会把虫卵吃下去。肝吸虫在螺体内繁殖,再变成尾蚴在水中自由活动,然后进入鱼体发育为囊蚴,如果人或动物吃了含有活囊蚴的鱼肉,活囊蚴就会进入人体小肠,囊蚴中的幼虫就会脱囊而出,进入胆道生活,让人感染上肝吸虫病。
因此,从理论上来说,改水改厕肯定有助于降低肝吸虫感染率———厕所改造后人粪不直接排入鱼塘,或应用“三格式化”粪池杀死虫卵,就会杜绝肝吸虫卵进入鱼塘,从源头上消除了鱼类感染的可能,人自然不会感染肝吸虫。“但改水改厕到底能降低多少肝吸虫感染率,目前尚缺乏系统、定量的研究报告。”
陶然 肖艳霞 贺俊明 王智亮
统筹:詹雨鑫
名词解释
肝吸虫
肝吸虫是一种寄生于人、猫、犬等动物肝胆管的吸虫,虫体长1—2.5厘米,肝吸虫寄生于人的肝胆管可以引起胆管炎、胆囊炎,可诱发堵塞性黄疸、胆结石,晚期严重者可导致肝硬化,儿童患严重肝吸虫病可影响生长发育,肝吸虫寄生还可诱发肝癌。
预防
病从口入
勿食鱼生
1、防止“病从口入”,勿食鱼生,鱼虾要煮熟吃;
2、吃过鱼生(粥)、虾者,要及时检查和治疗,防止病情加重;
3、切鱼虾的砧板、菜刀和其他器皿要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感染;
4、人、畜粪便不要直接排入池塘或其他有鱼虾的水源;
5、群防群治,及时查治病人、病畜,控制传染源;
6、监测上市鱼虾,防止感染有肝吸虫囊蚴的鱼虾进入厨房、上餐桌。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