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拓荒者”李荣融:央企改革远远没有到位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9月02日14:42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或许,只有在告别的时候,人们才能更理解《后汉书·王霸传》中光武对王霸所说这句话的含义。

  七年前,李荣融临危受命,担起国资委主任这副“极具挑战性、极具探索性”的重担,如今,他功成身退。

  他说,“我没有遗憾”。

  鲜明的李荣融色彩

  8月24日,国资委首任“掌门人”李荣融卸任,接替他的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王勇。

  虽然在任的七年间,质疑声和骂声始终伴随着李荣融,但他心里很坦然:“有些好事到了有些人嘴里就变成坏事,但是我不怕骂。因为心理很坦荡,我做的是对人民、对国家有益的事。”

  七年间,他交出了这样一份眩目的成绩单:国有资产从7万亿元增值至20万亿元,央企年上缴利润翻了5番,“相当于每年一个中石化”;

  世界500强中央企从只有6户增加到30户;

  全国的国有企业数量从159000户减少到114500户,平均每年减少8000户,196家央企经过结构调整、兼并重组,现在仅剩123家。

  在加大战略性重组和结构调整的同时,国资委建立了业绩考核、薪酬管理、国有资本预算管理、规范董事会、法律风险防范、国企改制和产权转让、市场化选聘人才等一系列制度。

  截至到目前,国资委发布规章23件,规范性文件150件,以企业国有资产法为龙头、以《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为基础的国资监管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并深化,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基本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国资委2003年成立之初,曾有媒体称,面对婆婆加老板的指责,面对问题堆积如山的国企改革,李荣融从火山口启程。

  七年过去了,李荣融更愿意把这一项工作称之为“拓荒”。因为国资委作为国务院特设机构,不仅历史上没有过,国外也没有。虽然温总理交待说“极具挑战性、极具探索性”,但在李荣融看来,潜台词是更具风险性。

  “没有经验可循,可以说,国资委怎么运作、方向在哪里、196家企业往哪走,怎么定位,完全带有强烈的李荣融色彩。”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曙光表示。

  “如今,国有企业的规模、作用、改革力度、布局结构调整、承担责任等方面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李荣融发挥了重要的领头人作用。”他高度评价说:“中国的国企改革已经到了一个制高点,这场改革有着鲜明的李荣融烙印。” 在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江平看来,“国有企业改革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处于舆论漩涡中的人

  不能回避的是,李荣融在任的七年间,社会舆论给了他很大压力。直到他最后一次以国资委主任的身份出席中央企业电动汽车联盟大会,仍有人在问:“中央企业是否挤占了民营企业的空间?”

  央企稍有动作就是“国进民退”,这似乎已成了思维定势。

  在李荣融看来,这是法律赋予他的职责。宪法规定:“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而这也决定了,无论谁做到这个位置,必然面临着争议。

  事实上,李荣融跟很多民营企业家不仅熟识,私交也很好,鲁冠球、柳传志、张瑞敏等都是他很好的朋友。

  去年世界500强座谈会上,听到李荣融介绍说央企提早应对金融危机,提前捂起“钱袋子”、过起“紧日子”。有的民营企业家说,“李主任,怎么也不早跟我们说一说啊?”

  在他看来,再大的企业做不了行业分析,无法提前预知风险,而行业分析正是政府的责任。

  “国企搞不好,责任在政府,管得太多。”李荣融曾在企业待过18年,他跑过很多项目,深知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弊端。

  “当时有句话,没有三双鞋,一个项目跑不下来。所以我说,国企没搞好,责任不在企业,在政府。管理是为了少管、不管,如果要审批的事情越来越多,说明我们管出毛病来了。”

  关于国进民退的质疑,他自然不认同,“国企、民企都在竞争中共同发展,而不是有我没你,有你没我。”

  承受一切

  长期跑国资委的媒体记者知道,李荣融随和、清醒、坚定。生在苏州、长在上海的他,得到的评价却是“最不像上海人的上海人”。

  他很清醒国资委是做什么的。国资委成立之初,最先拿出的是一部《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他对其中一些条款的字斟句酌,让记者都感到惊讶。他说,首先要依法。 2004年8月,香港学者郎咸平指责科龙集团董事长顾雏军在收购国有企业过程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并主张国家“停止以民营化为导向的产权改革”,停止管理层收购。在这场全民大讨论中,国资委没有改变改革的决心。回过头来看,李荣融说:“看问题要看整体,他(郎咸平)看到的点多面少。”

  最近几年,各大央企的利润节节攀升,在对“最赚钱央企”的垄断指责声中,他一直坚持一个观点:“央企是要踢世界杯的。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石油公司加起来比不过美国一个埃克森美孚公司,还有什么石油定价权?”

  因为怀着“企业强则国家强”的民族复兴梦想,他要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他解释说:“你不走出去,人家就进来了。你没有实力配置全球资源,只能被人配置。”

  最近几年,央企的薪酬也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李荣融的态度一直很明确:“前门必须开,该给的应该给。后门一定要关,旁门则必清。”

  他解释说:“我宁可被骂,也要留住人才。我的宗旨,就是不欺负老实人。以前,国有企业人才流失很严重,我们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改革远远没有到位

  虽然成立国资委之后的央企今非昔比,但李荣融坦率地表示:“目前只是小改, 改革远远没有到位,国有企业50%的潜力还没有挖掘出来。”

  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国有企业的战略布局和结构调整仍在继续推进,另一方面,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资源性国有资产以及经营性国有资产中的金融企业都缺乏一个像国资委这样的出资人对其管理。

  尽管如此,中国目前的国企改革已经引起了法国、德国等国家的关注,他们也在思考:国有企业应该占多大比重?应该有怎样的力量才能在经济调控中反应快、效率高?

  卸去国资委主任之后的李荣融据称想学外语,想把国资委董事会、监事会的培训课程听完。

  也有不少企业希望邀请到李荣融当顾问,但他的影响力还不止于此。今年7月23日,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他推荐的一本书《未来企业之路》,已经因为“李荣融荐书”而销售火爆。(辛红)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黄珊)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