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宣传部 省委组织部 省总工会联合调查组
郭明义,现任鞍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男,汉族,1958年生,1977年入伍,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从部队退伍到鞍山钢铁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矿工作,先后从事矿用大型汽车驾驶员、团支部书记、宣传部干事、统计员、扩建办英文翻译等工作,1996年起从事采场公路管理员工作至今。
郭明义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坚持不懈地弘扬雷锋精神,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牢记宗旨、坚定信念,关心群众、服务群众,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他爱岗敬业、创先争优,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始终以饱满的激情、乐观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尤其是在采场公路管理员的岗位上,不怕工作环境的艰苦和工作内容的枯燥,十几年如一日,勤勤恳恳、扎实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助人为乐、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化小爱为大爱,在他人遇到困难之时,竭尽全力倾心帮扶,他坚持多年资助贫困失学儿童,先后资助180多名贫困学生,他坚持常年献血,积极倡导并带动广大职工献血、献造血干细胞等,并发起成立“爱心联队”,被誉为“雷锋传人”;他关注社会、促进和谐,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主动帮助有困难的群众,千方百计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化解可能引发职工与企业、群众与政府之间的矛盾;他艰苦朴素、克己奉公,面对社会生活的物欲化,不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影响,始终保持勤俭朴素的生活习惯,把自己的劳动所得无私奉献给社会、献给困难群众。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在鞍钢、鞍山市及各地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得到了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郭明义同志先后荣获鞍钢先进生产者、精神文明建设标兵、优秀共产党员、鞍钢劳动模范,鞍山市优秀义工、道德模范、无偿献血形象代言人、特等劳动模范,辽宁省道德模范提名奖、希望工程突出贡献奖、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全国红十字志愿者之星、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他牢记宗旨,坚定信念,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杰出典范
郭明义同志无论是在军营、企业,还是在社会,把服务人民作为自己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做群众贴心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忠实地履行着共产党员的职责和义务,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958年,郭明义出生在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是一名矿工,曾被评为辽宁省青年红旗手。母亲是矿综合厂一名工人,因懂得中医推拿医术,经常帮助邻里无偿医治一些小的疾病,深受邻里的尊敬和喜爱。郭明义就是在这种充满奉献、友爱、以助人为乐的家庭氛围下成长的。
1977年他参军入伍,在部队,他努力学习文化,刻苦钻研技术,认真学习《毛泽东选集》,不断提高自身的本领和思想觉悟。1980年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部队5年,他努力钻研技术,汽车擦得一尘不染,维护得始终如新,他的车从未出现过大的故障。他关心战友,帮助同志,深受部队领导和战友们喜爱。5年中5次获得嘉奖,1979年被评为师一级“学雷锋标兵”。
1982年从部队退伍到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矿工作后,无论是做大型汽车驾驶员、团支部书记、宣传部干事、统计员,还是做扩建办英文翻译、公路管理员等工作,他总是立足本职,任劳任怨,扎实工作,创先争优,在每个岗位上都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在社会上,他关心困难职工、帮助困难群众、资助失学儿童、为灾区捐款捐物,献血、献造血干细胞、献遗体(器官)等等,坚持多年如一日,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并带动一群人爱岗敬业、奉献社会。不管走到哪里,不论做什么,他都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为了党、为了祖国和人民,我愿意抛弃一切,终生为党的事业而奋斗”。
在郭明义同志的身上,始终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1993年,国家七五重点建设项目——齐大山矿扩建工程开工后,他担任了33台电动轮生产汽车组装的现场翻译和资料翻译工作。当时,上千种进口备件要一一做好中文说明。每天的组装工作,必须全程跟踪。这段时间,他早晨第一个到现场,晚上最后一个离开。同时,他还兼任外方专家的司机,24小时随叫随到。郭明义对矿用汽车专业知识的迅速掌握,让外方赞叹信服,成了他们在现场最信赖的合作伙伴,同时郭明义表现出的奉献精神和高贵品质,更让他们无比钦佩,称他为“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共产党员”。当时,进口备件质量不归郭明义管,但有着对企业强烈责任意识的他,每次对着备件做中文翻译时都认真检查。他先后发现5台电动轮有重大质量问题,为企业挽回了十多万美元的损失。
郭明义的历任领导都说,不管接到多困难、多紧迫的任务,郭明义永远都是一句话“没问题”。任务交给他,领导心里就有底。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不仅在工作中冲锋在前,在生活中也始终坚持把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认为,只有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才能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下转A4版)
(上接A1版)他想到的只有别人,从不考虑自己。公司给职工每年提供外出疗养的福利,每次让他去,他都是这样的理由:还是让那些身体不好的同志去吧,自己身体好,而且工作也走不开,不用去。
郭明义同志注重加强自身学习。1984年他通过了国家人事部组织的全国统一录用干部考试,使他由一名工人转为机关干部;1991年他参加了统计员全国统考,成为当时矿山公司唯一获得资质证书的人;经过多年刻苦学习,他的英语水平大幅度提高,到1993年时,他的口语和书面翻译能力,都已经达到与外方人员在专业技术方面熟练交流的程度,成为一名专职翻译;1994年,他读完了经济管理成人本科全部课程。多年以来,尽管工作异常辛苦,但他仍然坚持每天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他先后在《流火》、《鞍钢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100多篇文章和文学作品。近年来,他更加注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增强自己的宗旨意识、大局意识,使自己更加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
郭明义坚持党性原则,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是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眼中信得过、靠得住、叫得响的共产党员。
二、他爱岗敬业,创先争优,是共产党员的时代先锋
郭明义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像雷锋同志那样,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立足本职,兢兢业业,追求卓越。他不怕困难,勇挑重担,是爱岗敬业、创先争优的“铁山楷模”。
鞍山钢铁集团是我国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曾被喻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上个世纪50年代末,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就曾在鞍钢矿业公司弓长岭矿工作。郭明义从部队复员到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后,先后从事矿用大型汽车驾驶员、团支部书记、宣传部干事、统计员、扩建办英文翻译等工作,在每个工作岗位上,他都以雷锋同志为榜样,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干一行,爱一行。在汽运车间大型汽车司机岗位上,他所在的机台提前16天完成全年生产计划,创造了单车年产的最高纪录;在汽运车间团支部书记岗位上,他所率领的团支部成为鞍钢团委命名的标杆团支部;在宣传部理论教育干事岗位上,他撰写的党课教案,在矿业公司的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在车间担任统计员兼人事员岗位上,他是全矿的标兵。
在采场公路员这个异常艰苦的岗位上郭明义一干就是15年。为了确保采场公路安全畅通,他每天早上4点多起床,步行40多分钟到达采场后,马上安排值夜班的职工,对生产的关键道路进行抢修。8点钟,白班职工到岗后,他集中指导整修全采场的道路。矿山生产设备耗电量大,为了回避高峰用电,下午才是生产的高峰期。为了保证生产,他几乎每天都和工人们一起抢在下午1点钟之前把道路修好,然后才去吃午饭。然而,由于齐矿生产压力大,采场道路调整特别频繁,一有会战时,他常常要在采场里工作到天黑后再回到办公室,回家就更晚了。 2007年3月4日,鞍山遭遇了50年一遇的暴风雪。望着漫天大雪,郭明义十分着急。下半夜2点钟,他就从家里出发往采场走。路上的积雪没过膝盖,走着走着就掉进齐腰深的积雪坑。他几乎是手脚并用着第一个赶到采场。从早晨4点半开始组织职工除雪,一直干到晚上6点多,采场主干线公路全部恢复生产后,他才下山。他每天工作都在10个小时以上,无论双休日、节假日。露天采场条件非常艰苦,里面没有任何遮挡,由于矿山的作业平台都是边形成、边生产、边消失,不能建固定的休息室。因此,无论是突降暴雨、暴雪,还是大风刮得人睁不开眼睛,想找个躲避的地方都没有,而且越是天气恶劣,采场道路维修就越不能停。采场里的气温,冬天时比外面低5℃左右,夏天时比外面高10℃左右。由于机械化作业,修路职工驾驶各种车辆,驾驶室内有冷热风。而郭明义每天却在寒风刺骨或热如蒸笼的环境中工作10个小时以上,每到夏天,脸上都要多次晒爆皮;冬天时,耳朵经常被冻伤。可这么多年来,谁也没有见他叫过一声苦,说过一句痛。工友们心疼他,让他到车上来,冬天暖一暖,夏天凉一凉,可他说啥也不肯,他说,上面太高,没法看路面的平整度。即使在路面上走时,他也是经常蹲下身子,严格地审视路面。采场工作非常危险,电动轮汽车最大的每台自重100多吨,载重量190吨,轮胎直径近4米,整车高度近6米。这些车都有15米左右的瞭望死角。别说是普通人,就是30吨的翻斗车,都没有它的车轱辘高。在国内矿山企业,曾发生过电动轮碾压面包车、小货车,造成群死群伤后电动轮司机却没有任何察觉的恶性事故。而郭明义身边,每天要有上百次的电动轮经过。他坚持每天和一线职工奋战在一起,将自己处在高危岗位。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他从未有过离开这一岗位的念头。而当领导考虑到他年龄大了,想给他调换一个相对轻松、条件好一些的岗位时,他都谢绝了。他说:“这些公路,是维系矿山生产的"血管",我必须让它平整、干净、畅通。 ”
齐大山铁矿是目前亚洲生产规模最大的铁矿山,整座矿山的公路蜿蜒曲折长达40多公里,而这些公路就是维系矿山生产的“血管”,承担着每年5000多万吨矿石、岩石输出和转运的任务,郭明义在公路管理员的岗位上,刻苦钻研,开拓创新,干一行、钻一行,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近年来,齐矿一直名列全国同行业电铲效率、生产汽车效率第一名,创2项国内企业新纪录。仅2009年,齐矿通过节能降耗创效3600多万元。这些成绩的取得,同郭明义的科学管理、全力付出以及他产生的示范作用密不可分。
2008年2月,被称为“亚洲第一移”的齐矿破碎站下移工程开始了,矿里要求12个小时内修好皮带下面的路。破碎站下移的难度非常大,要将一座高20多米、宽15米、重900多吨的钢铁建筑物用特种车辆托起来,通过公路下移到另一个平台。如果路面稍有不平,就会造成破碎站侧翻,不仅没有任何机械能控制,而且会对周边的人员、设备构成严重威胁。当时,采场雪花飞舞,寒风刺骨,皮带下面的矿石堆都冻住了,十分坚硬,路修得很慢。郭明义前一天患上了重感冒,但从早上5点到后半夜2点,他一直站在现场监督指导。同志们见他浑身颤抖,多次劝他下山,他却坚决不肯。路修好时,他累得连站都站不住了,是两名同志搀扶着将他送上车并一直送回家。
郭明义不仅仅是吃苦耐劳,更是精益求精。他通过每天对现场进行观测、记录,并借鉴大量国内外大型矿山企业公路管理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工艺,对齐矿采场公路管理的技术、工艺等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和创新,制定出了《公路、支线、铲窝维护技术标准与考核办法》、《采场星级公路达标标准与工作流程》等技术标准和工作制度,填补了矿业公司采场公路建设上的多项技术空白,使采场公路维护质量逐年上升,星级公路达十多公里,达标合格率为98%以上,为降低备品备件和物料消耗,提升大型生产汽车和电铲的作业率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平均每年组织新修主次干道20余条,生产临时坡路十余条,每条道路的建设效率都提高30%以上,年增产创效都在200万元以上。
三、他助人为乐,无私奉献,是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
郭明义不管是在部队,还是在地方,他都扶危救困,助人为乐,无私奉献,长期投入希望工程和无偿献血事业,是人民群众眼中的“雷锋传人”、“爱心使者”。
他从小就乐于助人。学生时代,就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或到街道帮助照顾一些孤寡老人,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以及邻里的称赞。在部队,他更是以雷锋为榜样,时时处处帮助战友和周围群众,曾被评为全师“学雷锋标兵”。他所在的部队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县,当地天气异常寒冷。每天早上,他总是第一个起床,冒着严寒外出挑水。由于地面上结冰使脚下打滑,水桶不时摆动溅出水来洒在衣服上结成冰,挑水回来时他的身上经常挂着冰块,对此,他从不叫一声苦。挑满水缸后,又忙着砍柴、生炉子、烧水,为了能让战友们起床后用上热水。自己班里忙完了,他又到别的班,常常是全排的杂事让他一个人包了。寒冷,不仅仅是上天对大自然的磨练,更是对军人品质的磨练。执行战备机动任务,时常选择最寒冷的日子。一次执行运送物资任务,途中车队里的一名战友驾驶的车,横拉杆脱落了,驾驶室外-40℃,滴水成冰,维修成了大问题。郭明义二话没说,跳下车去,爬到战友的车底下帮助抢修。车下狭窄,40多分钟的抢修时间里,不能穿厚重的衣服,不能戴厚厚的棉手套,冻得浑身打颤也得咬牙忍着。等到车修好时,他的耳朵被严重冻伤。
5年服役期,无论当新兵,还是当老兵,郭明义始终如一地为班里所有的战士服务,为大家洗衣服、打水、做被,很多人都觉得他这样做有些傻气。部队当时的被子都是自己洗、自己做,郭明义看到许多新兵不会做,就主动为他们做。作为汽车连的战士,每次为部队或地方运送物资时,郭明义既是驾驶员,又是装卸工,忙前忙后,一刻不停,令在场的人无不深受感动。
1979年,当郭明义在广播中听到云南某地发生大地震的消息,马上把自己入伍以来积攒的100多元津贴,全部寄给了灾区。
1982年,郭明义从部队复员到地方后,把在部队里养成的良好作风也带了回来。他对身边的每名职工都很关心,当他们在生活、工作上遇到困难时,他都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听说一名水车司机家中生活困难,他就经常前去看望并送去生活用品;他知道一名平路车司机患重病,就先后多次去看望,并拿出上千元钱帮其治病;一次到一名困难职工家里,看到他家没有电视,郭明义就把自家仅有的一台电视送去。在一次冬季道路抢修中,看到推土机窗户玻璃破损,司机又没穿棉袄,他就把自己的棉袄脱下来给司机穿上;平时,他看到哪个工友的劳动鞋快坏了,就把自己的鞋脱下来和他换。经常是早上穿一双新鞋,晚上回家后就变成一双旧的了……多年来,郭明义用火一样的热情温暖了身边的同志。
2006年12月初,郭明义听说矿工张国斌13岁的女儿患上了白血病,立即赶到医院,送去身上仅有的100元钱。为了帮助解决治疗费用,他在全矿发起了爱心捐款活动,而且自己带头又捐了700元。同志们被他的爱心感染,纷纷捐款,短时间内就为张国斌一家捐款3万多元。没过多久,他又了解到工友刘孝强15岁的儿子患上了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症。为了救孩子,他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多方筹集费用。他深知这样的病要从根上治,挽救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为此,他写了一封令人感动的倡议书,走遍齐矿的机关科室和70多个班组、声情并茂地亲自宣读,呼吁大家为挽救工友子女的生命,积极参加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他还带着张国斌和刘孝强的妻子邹玉红到市广播电台交通台做直播,向全市征寻造血干细胞。郭明义的爱心创造了奇迹,张国斌的女儿及时得到治疗并康复出院。每当提起老郭,张国斌都热泪盈眶,哽咽得许久说不出话来。
上世纪90年代,作为鞍钢矿业公司一名工人的郭明义,从一个电视短片中了解到因家庭困难而濒临失学儿童的情况后,他把参与希望工程捐资助学活动,当作了自己的一项事业、一份责任执着地坚持下来。今年考上大学的鞍山市特困学生张丽,父母离异后已经5年多没有见到父亲了。她的母亲患有心脏病、类风湿、肾结石等多种疾病,既要靠每月当保洁员不到700元的工资治病,又要抚养刚刚考上高中的女儿,生活十分艰难。当郭明义从报纸上看到她考上重点高中却面临辍学窘境需要资助的信息时,当天就慷慨解囊,并一直资助她到高中毕业。当郭明义得知张丽考取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后,非常高兴,当即表示要一直资助她到大学毕业。张丽说,是郭伯伯让她有了更高的奋斗目标和追求,自己一定要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今年4月,郭明义同志从矿业公司援疆干部刘芳的口中得知,在祖国的大西北——新疆喀什市塔什库尔干县有一所城乡寄宿制小学,那里有许多少数民族孩子读书,条件十分艰苦。郭明义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马上决定拿出3000元捐助10个孩子,并号召“爱心联队”的志愿者们捐款来资助他们。在他的爱心感染下,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就捐献了3万元。
多年来,他先后资助180多名贫困学生,资助金额10多万元,仅汇款单就有140多张,收到的感谢信有200多封。
郭明义不仅自己倾其所有参加希望工程活动,而且在团市委的支持和帮助下,于2008年3月4日,发起成立了以参加希望工程捐资助学活动为目的的“郭明义爱心联队”,鞍钢矿业公司职工在他的事迹感染下纷纷加入,成员由原来的30多人,迅速发展到2010年的2800多人,累计捐资助学金额达40万余元,资助特困学生1000多名。鞍山市希望办的同志们感慨地说,在一个企业里,能够凭一个人的带动,就有这么多职工参与希望工程,在全国都是十分罕见的!
郭明义除了对贫困学生、困难的工友捐助外,一些素昧平生却急需帮助的人,他同样也会慷慨相助。2002年4月,他从电视新闻中看到,山东嘉祥县一对生下全国首例自然受孕五胞胎的农民夫妻家里条件差,急需经济上的帮助,就毫不犹豫地汇去了300元钱。7年过去了,郭明义一直对这个家庭给予经济上的帮助。每年这家人都给郭明义寄来孩子们的照片,当看着5个孩子生龙活虎的照片时,每次他都乐得合不拢嘴。
2008年,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后,郭明义先后三次向灾区捐款,并交纳了1050元特殊党费。2010年4月16日,郭明义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交纳特殊党费1000元。此前,在鞍钢团委组织的为西南各省特大旱灾献爱心活动中,郭明义已经捐款200元,最近又为甘肃舟曲灾区捐款1000元。
1990年,齐大山矿号召职工参加义务献血,作为党员的郭明义第一个报了名。从此,他坚持每年献血,逐渐由每年献一次血,增加到每年义务献血最高限额的两次,开启了他20年献血之路。2005年,鞍山市中心血站引进血小板提取设备后,他主动要求捐献血小板。除中间献过全血需等半年后才能再捐献外,5年来每个月捐献一次,从未间断过,现在已累计捐献40多次。其中,2008年至2009年就献了3万多毫升。多年来,他累计无偿献血已达6万多毫升,相当于他身体全部血量的10倍,按抢救一个病人需要输血800毫升计算,可至少挽救75名危重患者的生命。
郭明义不仅自己无偿献血,还向工友们宣传无偿献血的知识,带动身边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志愿者的行列。2007年2月,鞍山市临床用血告急,郭明义同志听说后,就主动找到血站,要发起大规模无偿献血活动,他起草了倡议书并得到了工友们的热烈响应,2007年3月2日这天,齐矿共有100多名干部职工参加了这次无偿献血,仅这一次,就无偿献血2万多毫升。2008年11月,他发起成立了鞍山市第一支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并被推选为队长。2010年2月1日,他得知市中心血站血源紧缺,立即向鞍钢集团矿业公司的广大职工发出献血倡议并得到迅速响应。短短3天,就有近500人报名。加上原有的100多名成员,郭明义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达到600多人。他先后动员类似的大规模无偿献血7次,累计献血量达到15万毫升以上。
为了让更多的职工加入到奉献爱心活动,郭明义同志几乎每天下班后都到浴池无偿为职工搓澡,借此机会向他们宣传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意义,特殊的公关方式赢得了职工的理解和响应,目前已有1300多名职工先后7次参加了样本采集活动,其中受郭明义同志影响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齐矿汽运作业区大型生产汽车司机许平鑫,与武汉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并顺利完成了捐献,成为全国第1066例、鞍山市第5例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许平鑫得知自己捐献的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个濒临死亡的生命,激动地说,感谢郭大哥,是他感染了我去做这样特别有意义的事。
2008年,郭明义同志又发起成立了鞍山市第一支红十字志愿者服务队、红十字志愿者急救队。他是鞍山市“无偿献血形象代言人”、鞍山市第一批遗体(器官)志愿捐献者。在他的倡议发起下,2010年6月25日,鞍山市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俱乐部正式成立。190多名鞍钢矿业公司的干部职工和24名鞍山市民光荣地成为俱乐部的首批志愿者。《中国红十字报》在报道中写道:这是国内目前最大的捐献志愿者俱乐部。
四、他关注社会、化解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突出表率
郭明义同志把雷锋精神注入了时代内涵,他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给许多濒临绝望的家庭带来新的希望,是出了名的“润滑剂”,只要有他在,再大的事也能得到平息和化解。
1988年6月,齐大山矿开始实行减人增效,工人张毓春被安排待岗到劳务大队劳动。20岁出头的张毓春怎么也想不通,气势汹汹要去找矿长理论。郭明义同志和他是邻居,听说后马上赶到他的家中,和他谈心,做他的思想工作,使他有了正确认识。在劳务大队劳动期间,张毓春表现非常积极,被提前安排上岗工作。从此,张毓春认定了一个道理,跟郭明义学习,做一个追求崇高的人。他成为了郭明义爱心团队的骨干,不仅参加了无偿献血,还参加了造血干细胞样本采集,而且和爱人一起成为捐献遗体(器官)志愿者。在儿子张衍博入伍前,他多次给孩子讲郭明义同志的事迹,教育他向郭叔叔学习,在服役期间,张衍博先后参加了无偿献血和为地震灾区捐款等献爱心活动。
2009年6月,一个在齐矿采场施工队打工的25岁外地农民工在工作时受伤,因赔偿问题与施工队发生了纠纷。这个青年情绪非常激动,宣称如果问题不解决,就和施工队负责人拼命。在采场上,他遇到了郭明义并介绍了自己的遭遇。郭明义同志听到后,马上和他一起与施工队负责人交涉,经过反复说服沟通,终于使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因为郭明义经常帮助职工解决问题,有事情大家也愿意找他,让他出面帮忙协调解决。一次在食堂吃饭,他听职工反映午餐有质量问题。他一看情况属实,拿起职工的饭盒就去找矿领导,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职工反映上班途中通勤车差点出现险情,他听到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马上向有关领导作了汇报,及时改善了交通条件。公司为节省开支,欲取消给工人洗工作服的福利,工人便向他反映,回家洗工作服非常不方便,他操起电话便打给矿工会主席,最后矿领导研究后保留了这项福利,保证了工人每天打开更衣箱便能穿上干净的工作服。凡是职工对工资分配、劳保品发放等热点问题有误解、有牢骚,他都耐心解释,自己说不清楚的,就会将信息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多次化解了职工的思想波动。
郭明义说:“看到对社会、对企业、对他人有意义的事情时,总会想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去想办法帮助解决”。正是他一点一滴的工作,化解了许许多多职工与企业之间,人民群众和党委、政府之间的矛盾和问题,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和谐。
五、他艰苦朴素,克己奉公,是弘扬共产党人优良传统的一面旗帜
面对各种利益的诱惑,郭明义毫不犹豫地拒绝。为了帮助别人尤其是特困家庭的孩子,他几乎倾其所有。他平时省吃俭用、节衣缩食,甚至连在外面吃午饭的钱都舍不得花,宁可徒步走回家里吃饭。他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习惯,过着简朴的生活。
1993年,在他担任电动轮组装英文翻译时,与外方工程技术人员在一起工作很长时间,外方人员为感谢郭明义对他们的照顾,在工作以外的时间里出车的时候,多次要给他几美元至十几美元的小费作为酬劳,这对于当时月工资只有200多元的郭明义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可是每次他都婉言谢绝。外方更加过意不去,有一次见到鞍钢经营临时出现资金困难,当月工资未发,一名外方人员拿出厚厚的一沓钱,私下里送给郭明义,作为对他的奖励,郭明义也婉言谢绝了。
美国犹格里德公司澳大利亚售后技术服务部中国区总管,通过在现场对郭明义的长期观察、了解,对他的敬业精神、技术能力和高尚品格非常赞赏,多次劝郭明义到他所在的中国区工作,并承诺可以拿到比他在鞍钢每月收入高6至7倍的工资,可郭明义不为所动,并向他表示,自己对企业有感情,对企业的发展有信心。
郭明义一年四季就穿着工作服,一件旧棉衣一穿就是10年,直到现在,一家三口人仍住在市郊一个不到40平方米的单间房子里,这座房子和20多年前没什么改变:还是水泥地、白灰墙、木制门窗。20多岁上大学的女儿,放假回家也只住在不到4平方米的门厅里。郭明义的妻子孙秀英在鞍山市第四医院病案统计室工作,同样也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这些年来,她全力支持和理解郭明义。每天早上,她都是4点多起床,为郭明义做早饭,把家中的事情操办得井井有条。而且,还和郭明义一起参加了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器官)等爱心活动。在工作岗位上,她各方面的表现也都非常优秀。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齐矿先后几次福利分房,每次按照条件郭明义都有分到房子、改善居住条件的机会,可他一次要房申请都没有交过。身边的同志问他为什么不写申请,他说,看到许多同志还没有房子住,机会就让给他们吧。有的同志对他说:“你先把房子要下来,如果不住就把房子卖给我,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但他当场回绝:“不行,我不能这样做。”担任采场公路管理员,他有调动采场所有大型工程机具的权力。几年前,一些私营业主在采场从事一些协作性质的工作,想让他提供一些帮助,并提前为他买手机、送现金,他都当面拒绝。他并没有钱,但他把企业、把国家看得比个人重要。
郭明义说,他家不困难。确实也不应该困难,他和妻子都有一个不错的工作,在鞍山这个城市,他们的收入也还说得过去。但为了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把工资的一半以上都捐出去了,也把奖金、奖品捐了。2009年春节,齐矿奖励他一台数码相机,他又换钱捐了;2010年,郭明义被评为鞍钢劳动模范,获得1万元奖金,他也全部捐献了。
2007年,齐大山矿奖励郭明义一部手机并明确要求他这是工作需要不能捐献后,他才有了手机。团市委领导听说他已捐出3台电视,自己家连电视都不舍得买时,就为他买了一台电视,并告诉他这是公有资产不能捐献,这时他家里才有了一件像样的家电。
从郭明义同志的身上,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一名共产党员、一个社会公民、一名企业职工对党、对国家、对社会、对企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他的思想和行为展现出了强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号召力,他的精神既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助人为乐的道德楷模,是雷锋精神在新时期的延伸和弘扬。他用自己博大的爱心与满腔的热血铸就了人间大爱,为全面建设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