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大陆GDP世界第二 台资企业需调整战略

来源:上海商报
2010年09月04日00:40

  专栏 大陆GDP世界第二 台资企业需调整战略

  梅新育

  中国大陆GDP世界第二,对台资企业意味着什么?既然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已经尘埃落定,这毫无疑问意味着台资企业能够更加便利地借助更大的市场实现发展。既然原来大陆经济规模远远不如今日,本来在台湾食品业界不入流的顶新集团都能够依靠开拓大陆市场而跃居台湾业界第一梯队;既然鸿海集团官网也公开承认,公司得以发展到如此规模,到深圳发展是决定性的一步;那么,将台资视为“特殊民族资本”的大陆市场规模跃居世界前列,对台资企业意味着什么样的发展机会,可想而知。尽管如此,大陆经济规模大幅度扩张对台资企业也并不尽然意味着机会,同时也意味着调整的必要,这种调整甚至可能是战略性的调整,而且这种调整压力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表现得尤为突出。

  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一般也是规模效益突出的行业,国际研究得出的汽车工业经济生产规模最小有效规模(即步入低成本生产区间的最低产量)总装厂为年产2.5万-22万辆,全能厂为年产18万-40万辆;最大有效规模(即规模经济被穷尽、进一步扩产将进入规模不经济时的产量)总装厂为年产5万-30万辆,全能厂为30万-200万辆。通常认为,在具备接近发达国家或新兴工业化经济体技术装备水平的情况下,轿车厂最小有效规模为年产30万辆;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发展中国家汽车工业的建立与发展》报告则将发展中国家汽车生产(包括生产车身件)的最小有效规模定为年产20万辆,1990年中国大陆一汽、二汽分别与德国大众和法国雪铁龙签署建设合资轿车厂的协议,其年产量就分别定为15万辆和30万辆。对于台湾而言,这意味着相当一部分生产最终成品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缺乏规模效益,在开放市场上竞争力低下,规模经济效应最突出的汽车工业这一缺陷最为严重。

  相反,随着大陆经济规模扩大,人均收入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国内可贸易品消费热点不断向技术和资金密集度较高的商品转移,中国大陆达到经济生产规模的产业相应从昔日的纺织服装、轻工日化、家电发展到电子电信、汽车等产业,越来越多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原来因大陆市场规模小而无法兼顾规模效益与竞争机制,现在因大陆市场规模扩大而摆脱了这一困境,规模经济效应最突出的汽车工业这一点最为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判断,对于台湾那些身处规模效益突出行业而且生产自有品牌最终成品的企业而言,假如株守在台湾生产、销售的战略,在一个开放的市场上,他们与大陆同行竞争时绝无胜算。

  不仅如此,尽管大陆人均GDP等指标还明显落后于台湾,但无论是着眼于稳定,还是为了发展;无论是宏观经济管理者、企业经营者,还是消费者,要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都不能斤斤计较于人均收入指标,而需要对GDP规模、金融市场规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规模等总量指标给予更多关注,因为即使人均收入相同,不同的经济规模也决定了不同的宏观经济稳定性和市场影响力。一方面,人均收入等其他条件相同,小国在国际市场上通常是价格、交易条件和市场容量等的被动接受者,国内金融市场缺乏深度和广度,中央银行难以持续开展大规模公开市场操作冲销资本流入等外部经济冲击,因此抵抗外部经济周期波动和危机传染的能力较弱;大国则拥有较强能力通过大规模冲销干预、启动国内需求等方式削弱外部经济冲击,消除外部危机传染的影响,从而为本国经济赢得较强稳定性。对于在开放市场上角逐的企业而言,母国宏观经济稳定性较强也意味着其微观竞争优势,意味着国际经济危机有更大可能成为淘汰竞争对手、自己脱颖而出的契机;无论是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还是这两年的全球性金融经济危机,中国经济和中国产业相对地位的变化都验证了这一点。正是由于大陆经济规模跃居世界前列赋予大陆较强的宏观经济稳定性,从而赋予大陆企业额外的优势,即使是在国外市场上,大陆同行的优势也将日益展现。毕竟,尽管大陆将台资视为“特殊民族资本”而给予了一系列优惠便利,尽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已经尘埃落定,但在两岸分治的现行政治格局下,台湾企业不可能指望将大陆当作十足的本土市场而享受其赋予的竞争优势。正因为如此,我看到有的台资企业仅有200来人却生产家电成品时,回想起自己见过的那些巨无霸级别的大陆家电企业,我无法不为这些台资企业捏一把汗。

  面对这一局面,台湾企业如之奈何?对于台湾那些身处规模效益突出行业而且生产最终成品的企业而言,他们要么需要转入上游或下游,要么需要尽快走出岛内,与大陆同行开展资本、技术、生产等全方位合作,从而尽可能多地享受大陆市场规模跃居世界前列的“大国效应”,而不是让大陆同行仅仅作为竞争对手挟大市场优势而压迫得自己喘不过气来。在这一点上,裕隆汽车与东风集团、吉利集团、浙江中誉等大陆同行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值得称许。

  涉及面更广的是台湾众多中小企业。自当年经济起飞至今,台湾产业和经济一向以“蚂蚁雄兵”著称,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为海内外成品厂商配套生产零部件,从皮带扣、遥控器面板到汽车零部件,他们在许多不起眼的小产品上作出了大文章,在世界同行中名列前茅,表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但就笔者所见,这些企业大多数还是为岛内或国外企业配套,为大陆企业配套者尚少。那么,在越来越多的大陆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成品厂商依托国内大市场优势而占据越来越大全球市场份额之时,这些台资企业是否应当花费更多精力努力跻身大陆企业配套体系呢?我相信,在同等条件下,与外国企业相比,大陆企业肯定会更乐于接受台资企业作为配套合作伙伴。(作者系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刘晓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