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16次整治刑事案件下降16个百分点上海公安创新社会管理制度保世博平安

来源:法制日报
2010年09月05日11:38
  本报记者刘建 本报实习生张欣驰

  上海世博会开幕以来,不仅世博园区内部运转平稳,世博园外,从居民区实有人口管理到出行道路交通状况再到社会治安秩序,均成功顶住了世博期间人流激增的巨大压力,无不井然有序。而这一切,与上海公安机关推出的一系列世博安保措施密切相关。同时,世博会本身也成为公安机关一个创新社会管理制度的契机。

  三管齐下刑事案件下降近两成

  据统计,今年年初以来,上海的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6%,其中居民较为关心的抢夺抢劫案件下降36.2%,入室盗窃案下降22.1%。

  这组数据的背后是上海警方在打击、防范、管控等方面“三管齐下”推出的一系列“非常措施”:据上海市公安局局长张学兵介绍,去年下半年以来,上海警方已连续组织开展了16次“平安世博”打击整治集中行动;在防范方面,公安机关加大了对商业闹市、繁华路段的巡逻警力投入。同时,上海与苏、浙等周边省市公安机关联手开展了区域联防工作,部署警力在机场、铁路等开展安检,防止危险人员、危险物流入上海。在管控方面,上海推进了实有人口和实有房屋的管理工作,重点对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员落实了专门措施。

  “什么犯罪突出就打击什么,什么地方治安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地方”。张学兵表示,今年根据世博安保实际,上海各级公安机关将重点打击涉枪涉刀、涉黑涉恶等侵犯人身权利、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暴力犯罪。

  当然,这些“非常措施”并非仅仅适用于世博期间,张学兵明确表示,在世博会结束之后,这些安保措施仍然会继续执行下去,并以工作机制的形式固定下来。

  因情、因急设岗保通畅

  一般来说,在举办大型活动期间,城市的交通拥堵始终是令世界各国政府颇为头疼的一个问题。世博会开幕以来,进沪的车辆同比激增近50%,但据统计,世博会正式开幕后,上海市区道路交通高峰时段平均车速约为20公里/小时,与开幕前一个月的情况基本持平,而在世博交通管控区及市境陆路道口也未出现长时间、大面积的交通拥堵。

  上海道路交通总体的平稳可控状态得益于“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的实施。在市境陆路道口,公安机关采取了对进沪车辆发放通行证的管理办法,并部署警力加强进沪车辆的安检和现场交通疏导。在涉博道路,加大了警力投放,加强对拥堵节点的现场管理疏导工作。

  按照“因情设岗,因急设岗”的原则,上海警方在客流入园、离园高峰时段增设20%的一线执勤岗位,加强了对重点路段的疏导管控。同时,警方也视情采取了开放中山南一路、浦东南路———耀华路两条边界道路和相关部分高架匝道的“柔性”措施,加之前期准备工作充分,交通管控区内的居民和单位生活工作秩序并没有受太大的影响。

  全覆盖的人口信息员网络

  长达6个月的世博会在吸引五湖四海宾客的同时,也对上海的实有人口管理带来了巨大的考验。事实证明,上海公安机关成功地跨过了这道坎,借世博会的契机完成了从依赖户口管理的静态管理向实有人口和实有房屋的动态管理的跨越。

  不单是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力量也积极参与到人口管理工作中来,上海的每幢居民楼、每个居民小组和物业公司都设置了一名信息员,由此串联起一张 全覆盖的人口信息员网络。采集人口基础信息的质量是人口管理工作的“生命线”,为此,上海警方组织开展了大查访活动,对那些管理力量薄弱、人员流动量大、容易遗漏信息的房屋和区域作为重点进行全面排摸,并对人员信息及时进行增删。

  人口信息的准确采集也为民政部门向上海每家每户派发“世博大礼包”打下了基础,而“世博大礼包”的发放又成为社区综合协管员对实有人口基础信息再次核对的契机,通过核对及时发现人口变动情况,更新一批数据,做到“世博大礼包”发放与人口基础信息采集工作“两不误”。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