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乌鲁木齐垃圾场现数千黑耳鸢 因环境遭破坏(图)

来源:亚心网
2010年09月07日09:08
数千只黑耳鸢盘踞在垃圾堆上寻找着食物(记者 朱翊 摄)
数千只黑耳鸢盘踞在垃圾堆上寻找着食物(记者 朱翊 摄)

数千只黑耳鸢盘踞在垃圾堆上寻找着食物(记者 朱翊 摄)
数千只黑耳鸢盘踞在垃圾堆上寻找着食物(记者 朱翊 摄)

  黑耳鸢成群结队进乌市西山、东山垃圾场觅食

  亚心网讯(记者 王丹)“快看,中山路西面天空中有好多‘老鹰’!有二十多只,都飞往西山方向了……”上周四中午,在乌市中山路,市民王军从位于29楼的办公室窗户看到了令人惊奇的一幕,他很好奇:“城市里怎么会出现这种猛禽呢?”

  实际上,自今年8月份起,乌鲁木齐其他市民也在城里看到过这种“老鹰”。“它们其实是黑耳鸢,来到城市是为了去垃圾场找吃的。”对黑耳鸢已跟踪观察了3年的魏莱说。

  魏莱是新疆野生鸟类救护专业委员会会长,他介绍说,黑耳鸢属于我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以小型动物为捕猎对象,有时也吃腐肉。“从2007年夏天开始,黑耳鸢开始在首府郊区出现,它们多在西山大浦沟和东山两处大型垃圾处理场寻觅食物”。

  同类殊死争夺 与人相处和睦

  9月2日,记者来到位于乌市西山的乌市大浦沟综合固体废物处理场填埋坑,看到数百只黑耳鸢低头盘旋着,还有大批黑耳鸢守在填满坑四周,每次推土机向前推进发出新鲜的腐败味,都会招来“食客”们的殊死争夺。

  这一次,推土机向前推进了七八米,暴露出一只肥硕的灰老鼠,一只比较强壮的黑耳鸢飞上去两爪死死摁住老鼠,张开翅膀蹿上天,滑翔很远才安心用餐。而另外两只黑耳鸢为了一截黑乎乎的肠子,在天空中展开搏斗,失败者垂头丧气地飞走,只落下几根褐色羽毛。

  推土机司机彭正原告诉记者,尽管黑耳鸢互相厮杀得厉害,但与人的关系挺和睦。“我从2007年开始在这里工作,只要我发动推土机,这些鸟就落在推土机前面等着找吃的”。

  负责给垃圾车指挥方向的指挥员梁耀武也是2007年来此工作的。几年的接触,他已摸清了黑耳鸢的活动规律。

  “它们每年8月来,待两个月天气一冷就飞走了。基本上每天12时飞过来,然后越飞越多,最多的时候,我们走路都要弯着腰,总觉得头会撞上黑耳鸢。”梁耀武介绍说。

  “自从鹰多了,我们这里老鼠就少了。可今年来吃垃圾的黑耳鸢数量比往年少了很多。”梁耀武说,而他们并没有见过黑耳鸢的尸体,也没见有人捕捉黑耳鸢。

  据了解,该垃圾场处理的主要是生活垃圾,每天处理数量在1700吨至2000吨之间。魏莱说,正是丰富的食物吸引了这些缺乏食物的野生觅食者。

  人类活动频繁 黑耳鸢无法捕猎

  魏莱从2007年起开始和一些鸟类爱好者一起观察黑耳鸢,并纪录它们的栖息环境、食物选择的变化等等情况。

  “黑耳鸢本来生存在野外、牧区等食物丰富的地方,但从2007年夏天起,它们突然大量出现在乌市郊区。”魏莱说。鸟类爱好者在调查中发现,近几年乌市周边开发项目比较多,开采业、旅游业纷纷延伸至黑耳鸢的栖息地,人类活动导致野外野生小动物绝迹,黑耳鸢无法正常捕猎,黑耳鸢的食腐特性将它们吸引到了城市。

  随后几年,在天气炎热的8月、9月,魏莱和同伴们多次在乌市西山大浦沟和水磨沟区东山两处大型垃圾处理场观察到黑耳鸢。魏莱感慨道,黑耳鸢作为独居动物,如今成群觅食,并靠吃垃圾维生,实在让人难过。

  据了解,新疆野生鸟类救护专业委员会自2008年成立以来,多次接收到市民捡到的食物中毒需要救治的黑耳鸢。

  “市民在城市上空看到黑耳鸢的几率已经不大了,根据我们的多年观察,由于黑耳鸢生存环境条件受到影响,乌市周边野生黑耳鸢的数量正在下降。”

  黑耳鸢

  黑耳鸢(学名:Milvus lineatus)为鹰科齿鹰亚科的鸟类,是一种体型略大的猛禽,体长约65厘米,体羽深褐色,尾略显分叉,腿爪灰白色有黑爪尖,眼睛棕红色。广泛分布于亚洲北部至日本。一般栖息于开阔的平原、草地、荒原和低山丘陵地带,也常在城郊、村庄、田野、港湾、湖泊上空活动,以小鸟、鼠类、蛇、蛙、野兔、鱼、蜥蜴和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偶尔也吃家禽和腐尸,是大自然中的清道夫。

(责任编辑:黄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