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武器装备科研战线的“钢铁战士”

来源:法制日报
2010年09月08日06:43
  本报记者陈丽平本报通讯员童天佑张杰巍

  今年9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的60岁生日。这支当年靠缴获敌人坦克组建的英雄兵种,今天已成为轻重结合、水陆并举、攻防兼备的“陆战雄师”。

  60年一甲子。在我军装甲装备60年的发展历程中,镌刻着一个闪光的名字:

  他致力于坦克炮控系统研究,攻克多项尖端科技难题,使我军坦克火炮瞄得更快、打得更准,战技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央军委为他记“一等功”;

  他与癌症搏斗了17年,不仅没有被病魔击倒,反而紧紧扼住了命运的咽喉,主持完成20项国家和军队重大科研项目,被誉为武器装备科研战线的“钢铁战士”;

  他为国防教育事业奋斗了55年,至今仍在三尺讲台传道授业,用自己的言行、学识为“教师”这个光荣称号默默注解,先后被评为全国和全军“优秀教师”。

  他叫臧克茂,今年78岁,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装甲兵工程学院控制工程系教授,专业技术一级,文职特级。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一切,我愿把一生献给国防事业”

  金秋时节,记者走进坐落于北京卢沟桥畔的装甲兵工程学院,采访了臧克茂院士。

  话题从一张照片开始。那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式之后的天安门广场,臧克茂身着军装礼服,搀着老伴站在天安门前合影留念。臧克茂的女儿告诉记者,每年国庆节到天安门前照相,他已坚持了几十年。

  臧克茂说,他是一个差点失去祖国的人,这种感情没有经历过很难体会。

  1932年,臧克茂出生在江苏武进一个小地主家庭。但是,随着侵略者的铁蹄踏过中华大地,他的家庭已破落不堪。1951年,臧克茂考上了浙江大学,如果不是新中国的大学免费读书还供吃穿,他家连学费都交不起。

  大学4年的寒暑假,他没有回一趟家,而是把分分秒秒都花在了用功读书上。1955年大学毕业,他在志愿书上连写三句“无条件服从组织分配”,被一纸公函送到了刚组建的哈军工。由于各方面表现优异,第二年他又被批准加入了共产党,成为同批分配到哈军工的同志里第一个入党的人。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一切,我愿把一生献给国防事业。”这是臧克茂朴素的信仰。55年来,无论在哪里、在什么岗位,他始终把干好每一件工作、完成好每一项任务,作为报效党、报效国家的实际行动。他曾为我国第一艘潜艇设计改造推进电机,曾到大连造船厂给工人们授课,曾随“华罗庚小分队”到田间地头为农民讲解“优选法”,也曾在大庆化工厂翻译进口设备说明书……

  1966年,随着军队体制编制调整,哈军工整体撤编,臧克茂和战友们集体转业。他被安排到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工作。脱下军装的日子,臧克茂像离群的孤雁。

  1979年,听说装甲兵工程学院派人到驻哈尔滨的院校选拔教员,他赶紧报了名,经过层层选拔,臧克茂从几十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如愿再次穿上了军装。

  >>下转第八版
(责任编辑:Newshoo)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