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教师节调查:六成家长送过礼 八成老师不愿收礼

来源:北方网
2010年09月08日11:57

  天津北方网讯:新学年伊始,教师节临近,不少家长在为送什么礼物给孩子的老师而发愁;发愁的不仅仅是家长,老师们同样对这份“人情”感到为难。本报最新调查显示,63.2%的家长在以往的“教师节”曾向老师送过礼,而87.3%的教师表示不愿接受学生家长的馈赠。既然双方都这么为难,为何这种“潜规则”还会广有市场,甚至愈演愈烈呢?专家指出,中国自古以来形成的“人情社会”为这种潜规则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昨天放学时段,本报在部分中小学和幼儿园随机对500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3.2%的家长曾给老师送过礼;关于送礼原因,33.2%的家长选择“拜托老师照顾孩子”,25.3%的家长选择“别的家长都送,自己不送担心孩子会吃亏”,19.0%的家长选择“纯粹表示感谢”,15.5%的家长选择“有特殊事项请老师帮忙”,如评三好生、推优等,7%的家长在“其他”选项上挑了钩。记者调查发现,幼儿园、小学生家长送礼的最多,初中生次之,高中生最少;热门学校家长送礼情况更普遍。

  据调查,送礼的价码也水涨船高,去年达到500-1000元。很多家长送教师名贵烟酒茶、银行卡、购物卡等等,甚至有家长为求礼物新奇,出钱请教师到国外旅行,并为送礼互相攀比,担心不送礼孩子就吃亏。

  调查中,有47位家长表示没送过礼,但是会发短信或让孩子制作手工艺品,或送贺卡、鲜花、丝巾等小礼物给老师。赵女士的孩子在河西中心小学就读,她告诉记者:“每年的教师节我都会让孩子送亲手制作小礼物给老师,让孩子从小就懂得感恩。”

  记者近日在本市多所热门中小学及幼儿园采访发现,这些纷至沓来的礼物也让教师深感为难,87.3%的教师表示不愿接受学生家长的馈赠。昆明路小学校长赵承荣表示:“教师节能够听到学生说一句‘节日快乐’就足矣,如果能看到学生取得好成绩或变得懂事,就更开心了。盲目跟风的送礼现象一方面折射了中国‘人情社会’的影响之深远,同时也是庸俗世故的不良风气侵蚀学校这块净土的体现,其实送不送礼完全不会影响老师对学生的教导和关爱。”他告诉记者,今年的教师节期间昆明路小学明令禁止教师收受家长和学生的礼品,学校鼓励学生感谢师恩,但一定要是不花钱、如亲手制作的小礼物,或者以自己德智体全方面发展的方式回报老师。

(责任编辑:曾安能)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