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澳中最大清洁煤电站项目落定 投资额约10亿澳元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年09月08日23:30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洁 北京报道

  核心提示:这将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尖端褐煤低排放项目,也是中澳两国在低排放领域规模最大的合作项目,并将创下中国向澳大利亚出口电站设备单笔合同的最高纪录。

  澳中能源投资市场再添大单。

  9月8日,中国电工设备总公司(下称“中国电工”)和澳大利亚HRL公司、双气源有限公司签订协议,联手在澳维多利亚州建设一座60万千瓦的双气源IDGCC(注:集成干燥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示范发电厂项目。

  “这是中国工程公司第一次在发达国家为非中方业主提供完整EPC总承包服务的发电项目,也是中国在发达国家的第一个电站EPC项目。”中国电工总裁赵若林告诉记者。

  这将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尖端褐煤低排放项目,也是中澳两国在低排放领域规模最大的合作项目,并将创下中国向澳大利亚出口电站设备单笔合同的最高纪录。

  虽然签约方并未提及总投资额,但据业内专家向本报记者估计,这一电站的投资总额约在10亿澳元左右。

  再添大单

  “为澳中之间达成这个项目,我已经努力了6年时间。”8日当天,HRL公司中国首席代表保罗·格拉森(Paul Glasson)向本报记者感叹道。

  这一双气源示范发电厂,位于维州拉筹伯山谷的发电区域,将采用合成气和天然气两种燃料的60万千瓦基本负荷发电。合成气在使用IDGCC技术的气化炉中产生,并在低热值燃气轮机中燃烧。而天然气由附近的Longford燃气管道提供。

  按照此次的协议,该电厂将尽可能多的采购中国供应和模块化的设备,包括气化单元、气体净化设备、焦炭锅炉、余热锅炉、蒸汽轮机、发电机、空冷岛设备和输变电设备都将由中国制造。

  保罗告诉记者:“项目大部分的投资来自于澳方政府,中国电工不参股,以总承包商的身份参与。IDGCC技术由澳大利亚HRL提供,中方部分参与,整个工程的设计则由中澳双方联合完成。”

  中国电工将选用当地分包商来进行土建施工和安装。为减少在澳人工成本,大多数设备将从中国采购,模块化后运往澳大利亚。中国电工还将聘用具有两国工程经验的工程顾问,对项目管理和施工提供支持。

  “维州的供水、道路、劳动力等基础设施十分完备,项目将在明年初开工,2013年建成投产。”保罗告诉记者。

  竞逐EPC

  近年来,国内几大电力装备制造公司已经明显放大了对电站建设项目总承包的兴趣。一方面是希望从国内设备供应商,逐步过渡至国际设备供应商,一方面则试图从单一的设备制造者,过渡到工程总承包。

  这也包括如今与HRL“修成正果”的中国电工。

  “打造全价值链的一站式服务,今后是行业发展的趋势。”赵若林向本报记者表示,“竞争一定是激烈的,但是这正是促进技术发展、质量提升的一个基础。”

  目前,中国电工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阿塞拜疆、博茨瓦纳、老挝和菲律宾等多个国家签订电站EPC总承包项目,装机容量在30万千瓦等级以上的机组有近20台,5亿美元以上的项目有7个。

  中国电工副总裁廖胜松告诉本报记者:“这不是我们公司内部最大的海外电站EPC项目,但却是中国第一个在发达国家的此类项目,意义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HRL寻觅中方合作伙伴的过程中,最早接洽者乃是哈尔滨电站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哈电工程)。双方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时间为2006年2月。

  据本报记者了解,在中国电工牵手HRL之后,哈电工程的参与方式将有可能变为其中一个分包商。

  各取所需

  “对中国来说,中国在西方国家建造的这座电厂将显示中国在设备供应和工程服务方面的顶尖水平;对澳大利亚来说,该项目提供了低排放技术与碳捕捉系统相匹配的基础。”保罗表示。

  他回忆称,2004年时想到推动此项目,灵感来源于澳中之间巨大的互补性。

  “一方面,维州有这个需求,目前的总体发电容量为1000万千瓦,过两年的需求肯定会超过。而州内发电站包括Loy Yang、Yallourn和Hazelwood等,都建于1960至70年代,技术过时,碳排放也高。”

  今年7月,维州政府宣布Hazelwood这座140万千瓦的发电站,将在未来几年中分期关闭。随后,Yallourn电站随即也表示有意在特定条件下关闭电站,以消除高碳排放问题。

  而仅这两个电厂就提供了维州基本负荷发电能力的三分之一。在关闭的前景下,维州今后要为制造业继续提供有成本优势的电力面临挑战。

  还有一个挑战在于,“140万千瓦容量的电站也算较大,即便只退出一个,就会影响到电价。”

  “另一方面,澳大利亚和中国,都拥有很多褐煤,双方都希望有IDGCC技术这样一个市场,从示范项目开始。”他说。

  拉筹伯山谷有全球规模最大的褐煤储量之一,650亿吨褐煤全部用很方便的露天方式开采。维州电力行业目前10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其中85%是褐煤发电。低成本的电力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支撑着维州的发展。

    而中国褐煤储量也非常高,截至2008年达2118亿吨。“中国动力煤价格的上涨,已成为经济通胀的因素之一,而煤炭运输距离、环保要求等,促使中国提高对褐煤的使用需求。既低成本,又更环保。”

  澳中能源投资界已认识到,中国的能源需求、动力煤的高成本和储量日益减少、煤矿和电厂之间遥远的运输距离、稀少的天然气资源、紧张的铁路运力,都意味着IDGCC褐煤技术非常适合在中国应用。

  据介绍,IDGCC技术的发电效率可实现40%的显著提升,温室气体排放减少35%,耗水量减少50%,且该类发电站投资和长期运营成本同燃烧动力煤的IGCC技术相比,能将褐煤的最大劣势——高含水量转变为优势。

  HRL公司至今已耗费20多年,开发低排放褐煤技术,在IDGCC上的研发投入多达1.3亿澳元。

  由于褐煤技术是保持维州供电优势的唯一方法,而IDGCC技术又是该领域唯一的先进技术,过去几年中,澳联邦政府和维州政府一直通过低排放基金和ETIS基金为HRL提供专项资金,并在政策上给予了大量支持。

  澳方的希望,是能打开目前尚未明确开启的中国市场的一角。

  保罗表示:“对于IDGCC技术在未来中国的应用,我们也已做了大量初步工作,和潜在合作方也保持着沟通。但当下最重要的,是把这个示范项目做成功。”

  此前,矿业巨头力拓公司CEO艾博年在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曾透露,力拓希望在清洁煤技术这一领域,能和中国企业进行项目合作。

(责任编辑:黄珊)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