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争议背后是文化的焦虑
今年多地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出现较大调整,其中鲁迅的《阿Q正传》、《纪念刘和珍君》等多篇作品被删除。而巴金反思文革的文章和余华的小说等被新选为课文。
各方应共同促使语文回归
从“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科书中有所删减”到“鲁迅作品从语文课本中大撤退”,即使是每一次细微的变化,都会引起人们的热议。
在我国浩瀚的文学海洋中,优秀的作家不计其数,优秀的作品汗牛充栋。在一定程度上,语文课本需要鲁迅,需要鲁迅的作品;但在一定程度上,语文课本也不是离不开鲁迅,离不开鲁迅作品。也就是说,鲁迅及鲁迅的作品,并不是语文教育成败的关键;而语文能否回归学生、回归作家、回归语文,则是语文教育成败的关键。语文回归了,鲁迅的语言就会是充满了人性的语言,鲁迅的作品就会是最好懂的作品,鲁迅就会成为学生平等的朋友。语文在异化中越走越远,无论换成谁的作品,都会是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效果不理想。
因此,无论是教材编写者,还是鲁迅作品的支持者与反对者,还是语文教师,都不需要在“鲁迅大撤退”这个问题上纠缠过久,而应该共同努力促使语文的回归。
郭文婧 (湖北 职员)
比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吸收
鲁迅的作品,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代表性精神命脉的无价瑰宝,其丰富的思想和精神文化价值不容忽视,比如他对社会进步的关切,对黑暗的抨击,对人性积弊的揭露等。但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在新的时期,面对鲁迅作品在现实教学中困境,我们是否能够通过更好的途径形式进行这种精神文化的学习与继承?第二,在笔者看来,比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吸收,让公民精神真正深入人心,通过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等,让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以推动我们社会的进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纵使鲁迅作品在语文课本中的数量少了,但是那种精神文化的学习却绝对不能少,对学生的公民性教育更不可少。如果将鲁迅带给我们的精神瑰宝,通过现代性的形式,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甚至结合当下的社会现实等,传递教育给中学生,未尝不是好事,或许也比单纯课堂学习的效果好的多。
丁洪先(南京 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