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80岁老人想站起来无人帮忙 半数市民怕惹祸(图)

来源:华商网
2010年09月09日08:51
没有帮助那名80岁的老人,难受的张先生看到别的老人需要帮助时也很犹豫 记者 李晖 摄
没有帮助那名80岁的老人,难受的张先生看到别的老人需要帮助时也很犹豫 记者 李晖 摄

  没有帮助那名80岁的老人,难受的张先生看到别的老人需要帮助时也很犹豫 记者 李晖 摄

  80岁的老大爷想从轮椅上站起来,无助地向身边的张先生伸出了求助的手,张先生很想走过去扶一把老人,可父亲的那句“惹了事你可担不起责任”总是萦绕在耳边。心里想帮却不敢伸手,让张先生非常郁闷。

  想起父亲的叮咛没有帮人

  张先生在西安城西一单位上班,他的工作时常需要在户外做调查,潘家村人人乐超市旁顾客必经的一个坡道是他最近“蹲点”的地方,可在这里遇到的事情让他分外纠结。

  张先生说,他经常会看到“帮助老人后反而被赖上”的例子,他的父亲也曾“警告”他:“遇到老年人摔倒、求助,有多远躲多远,万一惹出事,全家都得跟着负责。”因此,一旦遇到老人求助,张先生总是小心翼翼,“帮忙拎东西还可以,要让我扶一把,我从来不敢伸手。”

  昨天上午遇到的一件事情让张先生的心里斗争达到了顶点。“有一个看上去80多岁的老人经常在超市前面的广场晒太阳,偶尔被家人扶起来散步。昨天,他的家人把他推到广场后就回家做饭了,老人想从轮椅上站起来走走,可怎么也站不起来,他无助地把手伸向我,让我扶他一把,举手之劳的事情,我心里很愿意帮他,可想起父亲那句叮咛,我又把手缩回来了。”张先生说,看着老人失望的眼神,自己心里非常难受。

  遇到老人求助,到底该不该帮?万一出了意外,到底由谁负责?这个问题让张先生非常困惑,随后,他拨打110咨询警方,警方也没能给出明确的答复。

  调查10人有5人不敢轻易帮忙

  遇到老人求助,你愿意伸手帮忙吗?昨日,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随机采访了在潘家村站牌处等车的10名市民。有5人表示“有顾虑,不敢轻易帮忙”,2人称“视情况而定”,只有3人肯定地回答“会伸手帮忙”。

  公司职员姜维民:尊老、敬老、助老是应该的,可万一在帮忙的过程中,老人摔倒了、受伤了,到底该谁负责呢?我们就是一般老百姓,顾好自己的生活都挺费劲了,哪还敢惹那些事情?

  超市员工李芳:我想大多数人都是乐于助人的,只是现在帮助人的“隐患”太大,往往好心办了坏事。也许遇到不讲理的老人的几率是1%,可万一被我遇上了,就是100%。

  个体老板曹海涛:我也常常遇到老人求助的情况,一般我会选择帮助看起来身体健康、思维清楚的老人,拿东西、问路之类的就毫不犹豫帮忙,要是摔倒了让我扶起来,我就不敢了。

  大学生葛美莱:我愿意帮助老人,经常扶老人过马路,至今为止没出现“意外情况”。我觉得大家应该将心比心,人人都会老,当我们老了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也被拒绝,心里该多难受?我认为还是应该提倡“乐于助老”的精神。

  呼吁成立“助老基金”

  面对老人伸出的手,帮还是不帮?张先生的疑惑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每个人心里也都有自己的答案。可以肯定的是,没有顾虑的帮忙,人人都是愿意的,如何保障“助人者”的权益是最为关键的问题。

  对此,张先生认为,如果能设立一个“助老基金”,专门解决帮助老人过程中出现的意外状况,很多人就能毫无负担地大胆帮忙了。

  陕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会长宋馨分析说,现在人们“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心理被无限扩大,处处提防、警惕;另外现在人都很忙,事情多,信息多,都处于高压状态,没精力去帮人,就显得“自私”了。这些都是造成人们不主动施助的原因。宋馨认为,这是社会转型期必然出现的现象,只有通过社会各界的努力,加强人们自身的安全感,这个问题才能根本解决,我们的社会也会更温馨、更和谐。(本报记者 毛蜜娜)

(责任编辑:news7)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