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蜱虫咬人致病09年春始发 今年两医院收诊119例
9月7日,商城县疑似蜱虫咬人致病现象被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对此,商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召开专题会议,针对报道情况逐一核实。今天上午,商城县向本网发来了有关情况的通报。
一、疫情情况
商城县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生态良好,植被茂密,生物繁多。2009年春季始发,原称“人粒细胞无形体病”,2010年5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疑似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纳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范围。
①病例特征: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主要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疑似为蜱虫叮咬后引发病症,已被国家疾控中心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进行监测,以进一步探索病因。
②时间分布:发病呈明显季节性,病例多集中在4月-9月,目前已呈下降趋势。所有病例,我县疾控中心均按要求统计上报。
③地区分布:均呈散在发生,发病区域多位于浅山丘陵区。
④人群分布:病例职业分布多为农民,占发病总数的94.17%,发病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
根据调查的病例了解到,发病人员大多有野外暴露史,从事过种地、割草、采摘等户外活动,部分有蜱虫叮咬史。
二、防控措施
疫情发生后,商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了多种防控措施。
一是领导重视。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卫生部门制定了具体防治措施,制定了《商城县“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工作预案》,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二是依规上报。对全县发病情况,县各医疗机构按国家要求在发现疑似病例后24小时进行网络直报,并向县疾控中心报告,县疾控中心对上报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及时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定期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递交发病情况分析报告。
三是正面宣传。通过广播、电视、会议、设立咨询台、宣传栏、宣传单、村医入户等形式,加强对无形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2009、2010两年间累计发放宣传单近10万份,让群众充分了解无形体病防控知识,避免被蜱、蚊子、白蛉等病媒生物叮咬,在草地、树林、茶场等野外劳动时穿长袖衣裤,尽量少裸露身体,做好个人防护。
四是强化培训。县卫生局、疾控中心分别于今年3月、5月、6月、7月对乡镇卫生院长、防疫医生、内科医生进行防治知识培训,每个月第一个星期五,还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对乡镇卫生院防疫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乡镇卫生院对辖区乡村医生也进行了反复多次培训,要求对从事农业劳动的发热病人,村医不得留诊,必须先到乡镇卫生院检查血象查白细胞、血小板、肝功等,如有异常必须转至县级定点医疗机构医治,重症病人必须转至市级以上医院治疗,确保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做到准确诊断、规范治疗、减少误诊。经核实,今年以来在县医院收治40例;在解放军154医院、市中心医院以及外地上级医院治疗79例。
五是积极治疗。把县医院作为疑似病例定点接诊医院,对治疗药品纳入新农合医疗报销范围。对重症患者及时与上级医院联系,做好转诊工作,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六是配合探索病因。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开展疾病监测,探索这类疾病的病因、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经上报争取,国家疾控中心于今年5月31日,将商城县列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县。我县按照《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方案》有关要求,对所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的疑似病例进行了医疗救治、流行病学调查和回访,采集急性期(累计30人,60份)和恢复期血样(累计23人份),并及时将血样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检验,对疑似病人的流调结果用数据库及疫情网络直接上报国家和省疾控中心,积极协助国家、省疾病控制中心检验筛查病原,查明病因,为制定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和防控方案提供依据。
三、今后工作
针对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报道,我县将采取强力措施,全面部署今后的工作。
一是继续加强对疫情的监测防控。
二是强化正面宣传,消除社会恐慌。
三是积极组织对疑似病例进行诊治。
四是要求县、乡、村医疗卫生人员深入组户、田间走访,并在村部、中小学校设置专门咨询台,开设专门一堂课,及时解除群众疑惑。
五是加强与国家、省、市疾控部门网报联系,争取得到更多的技术支持。(大河网 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