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民建会员:中式古典建筑技艺保护和应用已迫在眉睫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9月09日17:47
  具有中国文化概念的中式古典建筑,以其造型美观、实用大方、抗震性强,被世界公认。在上海世博会上,中国展馆就是施用了古典叠木式的建筑样式,发挥了中华传统元素的作用,赢得了世界好评。特别是在汶川等地发生大地震后,人们更加反思建筑的安全性和保障性。从而,业界再次肯定了中式古典建筑技艺对此起到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早在几千年前的华夏民族就懂得“结草为庐、砌石为基、举木架舍”的道理。我国的一系列古典建筑遗存,如故宫、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武当山古建筑群、苏州园林等还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式古典建筑规范和营造法则方面我国还在宋代出现了《木经》和《营造法式》;在明代出现了《鲁班营造正式》;在清代工部还制定了《工程做法则例》,到了现代还有《营造法原》,这些都对总结和传承中式古典建筑技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发展变化,中式古典建筑技术方面的保护和应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有:

  一、木工锐减,人才青黄不接。由于年轻人不乐意从事木工工作,有的城市还出现了木工荒。

  二、在大量的现代建筑规划中,吸收古典元素的方式和方法不全面,传统技艺在发挥抗震、防灾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三、虽然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被列入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但是民间仍旧有一些关于“大木作”、大木歌等工艺传承方面的技术口决在不断失传。

  四、缺乏专业化和系统化传承队伍。在清代出现过以古典建筑营造、设计施工为主的专业家族“样式雷”,200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该家族创造的建筑图档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作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但是随着样式雷在历史舞台的消失,系统化的传承人队伍仍旧缺少,其建筑精品和营造创新能力都受到了限制。特别是古典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共同发展、互相补充方面,只表现出了略师其意、难得精髓的尴尬局面。

  现在,大众之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外国的建筑300年不落后,中国的建筑30年就落伍”。更为重要的是,当前和今后极端天气影响下的各类灾害频发,如何加强建筑规划防灾方面的学术研究再度受到重视。同时,中式古典建筑技艺保护和应用已迫在眉睫,对此民建会员杨建光建议:

  一、为了建筑安全的需要必须强化古典技艺的应用

  千城一面,是形容中国现代城市建筑领域中存在的一项巨大的问题的关键词。在千城一面的规划建设中,现代建筑的防震、防洪方面的保障应该与古典建筑艺术相贯通。

  一是建立古典建筑技术与现代建设规划应用方面的研究体系。要系统地把古典建筑中如斗拱抗震原理、梁架结构稳定性、廊檐地基排水防暑抗洪设计形成应用理念,施用到现代规划建筑的教学、研究、规划、施工过程中。要在现代工程领域中,强制推行古典建筑的防灾能力方面的现代化应用。二是要迅速研发以节能环保产品代替木石作方面的建筑构件。要加大研究、试验、投产方面的规划管理,改变现代装修装潢构件需要,以安全、环保为原则,体现出室内外装修的古典美与现代美的双重作用。三是在参与国内和海外大型建筑投招标活动中,要以确保安全为主旨,以传播中式古典建筑技艺为目标,进一步加大相关领域的竞争。四是建设一批国家精品建筑。应该以古典建筑为核心,以现代需要和未来发展为目标,规划建筑一批国家级的精品工程,要突出文化特色和地域特点,改变千城一面的规划和建设。五是加大相关学科建设,必须培养出相应的人才,防止技艺失传或人才不接等情况发生。对于特殊人才,应给予必要的保障。

  二、大木口决或歌谣应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是我国的大木工口决或歌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才可以得到完整的保护和传承。这些以绝活或单传方式存在的口决或歌谣,有价值的内容伴随着历史发展消失了一大半。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口决,才可能会产生我国现存的诸如故宫等杰出的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它普遍存在于民间,至今有许多口决内容尚无法破解其内在含意,其申遗保护已时不我待。针对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可先行申请载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是要全面收集和整理民间口传亲授的古建筑木工口决。在民间应用的木工口决相当多,各地区在同一口决的传承中也不尽相同。大量的口决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一,注意发现和保护传承人,科学总结一些传承作品。第二,成立相应的研究学会和学术组织,与古建筑中各时期的木作结合起来,一起研究。第三,研究大木歌对东亚地区或其它民族的影响。比如韩式建筑、日式建筑中对中国古代木工的演变。第四,注意培养和造就相应的人才队伍,绝不让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失传。第五,结合大木歌内容,研究相关学术领域。把老师们口传的歌谣、口决对应现在的某些数据或相关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力争有新的发现。

  三、建立国家级的古代木工艺术博物馆

  在我国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博物馆中,并没有一个是专业的古典木工艺术博物馆。避暑山庄内部现有一处展示木工中的斗拱艺术的殿宇,但是其收藏内容相对陕小,所制木械样品单一,不能完全展示大木作传承过程及影响大木作发展的口决和歌谣内容。

  虽然北京故宫、天坛、清代东西陵、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作为明清时期建筑典范,也是木工艺术的集成,但是真正按我国传统大木作样式制造或以木工歌谣为主的传统艺术展示没有到位。事实上,最近几年研究“样式雷”家族中,人们只重视了其中的重要图档,却没有真正深入研究和传承不同时期所形成的大木作口决或歌谣。为了更好地诠释古代木作艺术,立体展示古代木匠杰出作品和木构件设计原理,保护和传承古典艺术,应该建立国家级的古代木工艺术博物馆。 (来源:人民网-中国政协新闻网)
(责任编辑:李恺萌)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