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副科老师教师节受冷落 兼职机会少收入低

来源:北京晨报
2010年09月09日23:48
  专家:应试教育制度是“祸首”

  每到教师节,老师们都会被鲜花和祝福包围。不过,接受祝福最多的往往都是那些经常和学生见面的班主任和主科老师,而副科老师却易受“冷落”。教育专家认为,如果从利于孩子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学科无所谓主、副之分,造成不同学科教师“社会待遇”差异的,主要是现行的考试选拔制度。

  老师自曝

  主副科过节“两重天”

  教中学体育的薛老师已从教30年,他告诉记者,任课这么多年,感受最深的就是每年教师节,主科老师会收到祝福和礼物,而他作为副科老师却很少能受到这种礼遇,如果9月10日教师节当天没有自己课,连学生的一句祝福都收不到了。

  薛老师坦言:“每到此时,心里都会觉得有些凄凉。其实做老师的,并不要求学生要多感谢自己,更不提倡学生送礼,但看到那些主科老师被学生包围着,心里也多少有些不是滋味。”一位副科老师透露,毕业的学生返校看老师,大都也是找那些教过他们的班主任或是主科老师,“看着别人桌上鲜花成堆,自己桌上冷冷清清,很多副科老师都心有不甘又无可奈何。”

  兼职机会少收入低

  一位体育老师坦言,副科老师与主科老师的区别还不仅体现在学校的课堂上,在课下也有很大不同。很少有家长花钱请音乐老师或体育老师做孩子的家教,而主科老师兼职做家教则很常见。

  记者随后采访了一位小学数学老师,该老师称,周末通常都被安排得满满的,有时是一对一,有时是一对多。“不算工资,每个月兼职家教差不多也能收入两三千元。”

  网帖爆料

  副科老师评职称难

  网上一篇名为《一名副科教师的悲哀》的帖子,道出了副科老师的某种无奈。帖子称,主科老师评职称很容易,班主任年限、中考成绩,只要把这些条件往那儿一摆,职称基本就到手了。而副科老师则不同,硬件条件存在“天生缺陷”,要想评职称就得每学期写论文,还要参加各种活动争取获奖来积累硬件。

  校长回应 待遇无主副区别

  “从学校的待遇来看,主副科老师差距并不大。”昨天,海淀、东城等区县部分中小学校长表示,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学科本来就没有主副、大小之分,由于学科具有不同特点,目前不同学科计算工作量的方法存在差异,如语文学科带两个班就满工作量,体育老师每周得上16到18节课。

  市政协委员、北京31中校长张礼斌介绍说,教师评定职称时,除了看“德能勤绩”外,也会考虑每个学科的人数、年龄结构等因素,不会去限制“副科”老师。

  专家分析

  应试教育是“祸首”

  张礼斌校长认为,学生家长和社会区别看待考试科目和非考试科目,这是现实的考虑,目前的考试制度正是其关键所在。

  “副科老师受轻视主要因为应试教育,家长认为不考试的科目就不重要。”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研究员赵忠心教授表示,我国基础教育的12门课程,不仅是让学生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发展智力的核心并不是语数外,而是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则要靠音乐、美术、体育等副科教育的全面开发。“这也正是有些孩子高分低能的症结所在。”

  晨报记者 李佳

  首席记者 罗德宏
(责任编辑:刘晓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