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刘彭芝:在卓越和创新中缔造传奇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9月10日17:24
  在中国基础教育界,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简称人大附中)无疑是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成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教育的杰出代表。刘彭芝校长带领着她的团队在追求卓越和教育创新的过程中,以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为基石,以敢为人先、提高质量为追求,以尊重规律、提高素质为主线,以教师发展、团队建设为关键,以推进改革、勇于创新为动力,实现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创世界名校”的办学目标,构建起具有时代精神的“尊重、和谐、创新、奉献、科学、开放”学校文化,创建了适合每个学生和教职工发展的教育,缔造了一个传奇。更为重要的是,这一传奇仍然将继续下去……

  “缔造”一词,多指创立大事业。吴晗教授在《论老当益壮》指出:“我们的祖先以这种优良的品德缔造我们的国家,世代相承。”人大附中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之所以被称为传奇,远不是一般人印象中的每年有100多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近7年摘得6个北京市高考状元。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意义,在于人大附中的“高升学率”仅仅是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水到渠成的一个缩影;在于人大附中为基础教育的发展积累起可贵的理论和实践财富的同时,自觉承担起学校的社会责任,作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探索和贡献;在于刘彭芝校长俯仰天地的境界、精湛的理论造诣、大彻大悟的智慧,以高尚的情操和无畏的勇气,推动着中国基础教育事业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因而,传奇就应运而生了。

  “传奇”之所以能够被大众所传诵,是因为它带给我们的是经久不息的感动,它的力量可以穿透时空,平和而久远。刘彭芝无疑是在用生命做教育,用血、泪和血汗在做教育,她为中国教育打造了很多个第一,让外国人也刮目相看,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第三届人大附中世界名校长论坛吸引了几十个国家的大牌校长出席;刘彭芝做教育,既是入世,即为了国家的富强,为了民族的振兴,为了人类的进步,更是出世,即为了超越,为了自己的灵魂,为了诗意的栖居。因而,万丈红尘的诱惑,都无法将她撼动,从而使她能够超越自身的极限,进入到无我的境界,传奇的缔造也就成为了必然。

  创办世界一流学校

  新时代的教育家应该是什么样子?他们成长的路径在哪里?如何发挥教育家办学的示范效应?如何培养和造就一批教育家?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同志从刘彭芝校长的成长历程中总结出了答案:教育家身上应该有时代气息,即国际视野、历史眼光和超前意识;教育家身上应该有泥土芬芳;教育家身上应该有创新精神。他祝愿“更多像刘彭芝校长这样的教育家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我国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追溯刘彭芝40多年的从教生涯,10多年的校长之路,分析研究其所作的开创性工作和在理论实践上的诸多探索和建树,无疑具有很重要的理论价值,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1997年6月28日,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刘彭芝被中国人民大学任命为人大附中第九任校长。7月3日,即刘彭芝上任的第5天,她在学校图书馆二层的阶梯教室,向全体教职员工宣布了人大附中的奋斗目标: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创世界名校。

  这个目标在刘彭芝的心中已经积聚多年。

  然而,刘彭芝没有得到预期的响应。大家的表情中有渴望,但更多的是疑惑,甚至不相信的眼神。有几位老师低声议论起来:“国际一流,太狂了吧!”“太不现实了!”有人怀疑:“一个女同志,能撑起那么大的天吗?”

  还有人放出话来:“在人大附中做校长,不是气死就是累死!”

  目标的提出没有得到呼应,但刘彭芝一点也不懊恼。因为她了解人大附中的历史,了解人大附中的师生,更了解人大附中的潜能。她对国内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更清醒,清晰地知道人大附中所处的方位。她坚信“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目标最后能够被大家接受,并通过内心的认知进一步转化为教职工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最终得以实现。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从那时起,追求卓越且不断创新的刘彭芝注定要经受一些非议,甚至诽谤,有些更是常人所难以忍受的,其情其景朱永新教授说的很中肯,“刘彭芝校长也经常体验到这两股力量带给她的欢乐与烦恼。有时候,她在媒体的聚光灯下享受人大附中的各种荣耀与辉煌;有时候,她又在专家的批评场中咀嚼不被理解的痛楚与失落。在这样一个冰火两重世界中生活的刘校长,自然有许多感慨。”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同志曾说:“在人大附中辉煌的背后,其实我知道有很多的困惑、艰难、委屈和泪水。这些困惑、艰难、委屈和泪水是因为人大附中很多地方突破常规,在探索,而整个社会环境,包括教育主管部门都跟不上,人大附中存在的意义也就在这里”。

  实际上,刘彭芝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争辩,她很忙,她也很累,她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采访的过程中,刘彭芝显得很疲惫,但她身上的激情和魅力,她的思想和光辉,却依然是那么的耀眼,尽管实在不忍心更多地打扰她,但和她的对话时时有思想碰撞的火花闪现,也有着痛快淋漓的感悟和体验。

  在教育全球化的大趋势中,在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校长必须具备历史的眼光和世界的眼光,才能为学校的发展找准定位。在刘彭芝看来,历史的眼光是知己,世界的眼光是知彼;历史的眼光发现经度,世界的眼光发现纬度。只有用历史的眼光和世界的眼光看教育,做到知彼知己,经纬交织,才能搞清楚世界教育已经发展到了什么水平,中国基础教育又发展到了什么水平,从而明白我们处于什么样的历史地位。

  刘彭芝在学校大会小会上反复讲两个眼光的重要性,引导大家用两个眼光找准人大附中的定位。慢慢地,各种议论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经过40多年的奋斗,人大附中已经是名满京城的地方名校,在全国也有一定的影响,具备了创办“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学校的资格,通过不懈努力和创新发展,能够实现创办世界一流学校的目标。

  人大附中的前身是北京实验工农速成学校,创办于1950年4月,是当时全国惟一的一所中央教育部直属中学,在新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着光辉的历史和革命传统,首任校长胡朝芝是一位革命教育家。

  一天,胡朝芝校长来到人大附中,听到了创办世界一流学校的学校发展战略,老校长连声说好,即兴赋诗一首:

  桃李芬芳满园春

  喜看今人胜前人

  “三向”“四有”是根本

  跨越世纪踏征程

  这是人大附中第一任校长对第九任校长的鼓励和期望,也是人大附中历史上两位女校长的心灵对话。历史的眼光、时代的眼光、世界的眼光、未来的眼光,使两位教育家看到教育的过去和现在,预见到教育的未来,显得那么默契。那么,世界一流中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建设世界一流学校的目标刘彭芝能否顺利实现呢?

  “凡事都要具体,一具体就深入”,刘彭芝很欣赏这句话。而人大附中也正是在具体和深入的过程中,密切关注着世界一流学校,精心研究着世界一流学校,完成了目标的提出到目标的定位,再到目标的具体化(即世界一流中学的十个条件),逐步实现了思想的统一。

  1997年8月,人大附中中层以上全体干部,包括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一行几十人,来到了风景秀丽的京郊密云。会上,刘彭芝校长作了《关于人大附中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初步设想》的主题报告,并与她带领的干部团队达成了共识。

  “密云会议”成为了人大附中发展史上一次里程碑意义的会议,被老师们喻为“梦起飞的地方”。从此,人大附中开始实施“七大工程”,着手进行“六项改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刘彭芝校长和她的干部教师们在追求卓越和教育创新中,缔造了一个传奇,成为中国基础教育史上的经典。

  随后,刘彭芝校长为人大附中确立了“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的的办学思想。具体地讲,“尊重个性,挖掘潜力”针对每一个师生员工,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个性,理应受到尊重,而且尽一切力量创造机会、搭建平台,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从而实现人生价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人本位思想,在学校的大舞台上校长只是导演,教职员工是各类工作人员,主角永远是学生;“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是社会本为思想,人大附中要创办世界一流的学校,培养世界一流的学生,最终是为了服务祖国,造福人民。直至上升到目前的“一切为了人类的幸福”。

  少年时代,刘彭芝的梦想是当一名科学家;历史的原因,偶然的因素,刘彭芝走上了教育之路,做了一名教师,她的人生大事是做一名好教师;当了校长之后,她的人生大事是当一名好校长,她用自己的心血、汗水和泪水建设着人大附中,她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倾注了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心血,创建了世界一流中学,也不经意间完成了由一名好校长到当代著名教育家的嬗变。

  从教四十多年,刘彭芝一直生活在基层,工作在第一线,始终是一个行动者、实践者,最终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教育家。她的教育思想的基础是爱和尊重,用刘彭芝的话说,“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爱是自然流溢的奉献;尊重是教育的真谛,尊重是创造的源泉”。

  那么,教育的意义是什么呢?刘彭芝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发展,教育的真谛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教育的意义在于把人的本质引申出来,引申出一个超越自己而站立起来的人,赋予人以更丰富的内涵,使人获得尽可能全面、充分、自由的发展,使人生活得更美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是让人的潜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让生命的能量得到充分释放,获得一种愉悦身心的成就感。

  “教育是诗篇;教育是哲学;教育是生命;教育是对话;教育是尊重;教育是科学;教育是艺术;教育是博爱;教育是一切。”

  刘彭芝校长一直把自己比喻为“领跑者兼服务员”,学生们则亲切地称呼刘彭芝为“刘妈妈”,人大附中的同事视她为“贴心人”。在刘彭芝校长的心目中,至高无上的称谓是“刘妈妈”,每当听到“刘妈妈”这三个字时,她的泪水就再也无法控制了。

  自担任人大附中校长以来,刘彭芝自我加压,饱尝辛酸,她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但却依然精神振奋,因为她爱她的学校、学生、同事,她要让她的学校成为世界一流的学校,让她的学生接受世界一流的教育,让她的同事在世界一流的环境中成就世界一流的工作业绩。刘彭芝的激情感染着老师,老师的激情传递给学生,校长、教师、学生的激情汇合,使得人大附中的校园充满着浩然正气,呈现出蓬勃的朝气和昂扬的锐气。

  身处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传统的和现代的,中国的和国外的,各种思想和文化相互激荡。刘彭芝在融合古今中外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综合创新,走出了一条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之路,解决了一个历史性的课题。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指出,“很长时间以来,我们谈到的教育家不是古代的就是外国的。比如中国的孔子、韩愈、朱熹、蔡元培、陶行知等,西方的柏拉图、苏格拉底、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等。说到当代,只有西方的教育家了,中国似乎就没有教育家。中国教育虽说还有不少问题,但成绩是很大的,培养了众多人才,创造了许多经验。刘彭芝校长作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为教育改革创新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就是名副其实的当代教育家”。

  让教职员工成才

  刘彭芝校长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将学校比作一个乐团,把自己定位于乐团的指挥,教职工则是拉大提琴、小提琴,吹长号,打架子鼓的乐手。她认为在这样的乐团里,只有激活每一个细胞,才能形成智慧与力量的合力,也只有激活每一个细胞,才能带动学校飞速发展。

  学生成才的背后是教师成才,学生成才和教师成才互为表里,学生成才是表,教师成才是里。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根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的元气,人大附中为教育事业“培本固元”,最根本的工作就是让教师成才。

  把教育当作事业,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育工作者正心诚意的第一门必修课,也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所在。刘彭芝从投身教育工作的第一天起,就要求自己在这一根本问题上自省、自重、自警、自励;从当校长的第一天起,刘彭芝就要求人大附中的全体教职员工在这一根本问题上自省、自重、自警、自励。这就是刘彭芝从教40多年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动力,这也是人大附中创造教育奇迹的原动力。

  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做人。一个教师首先应该成为人格之师,要善于用自己的言语、行为、情趣、品格去影响学生;其次,才是知识之师。人大附中的“名师工程”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工程,直接关系到能否建成世界一流学校。“名师工程”首先要从师德抓起,这是导向问题,也是原则问题,一点含糊不得。

  为此,人大附中确立了“努力建设一支献身教育事业,具有高尚品德,教育观念先进,治学精神严谨,教学水平一流,育人艺术精湛,热爱学生,不断创新的教师队伍” 的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刘彭芝特别强调“师德”,她认为,“师者”,首先是“传道”,以自己道德问题的正确标尺去引导学生;“师德”是人大附中聘用、评价教师的首要标准。

  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使刘彭芝对成才教师的内涵和规律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感悟,她认为,今天的成才教师首先要懂得做教师的“道理”;今天的成才教师必须是一个阳光教师;今天的成才教师应该做一个从容的人;今天的成才教师应该是一个厚积薄发的人。

  懂得了做教师的“道理”,才能对教书育人有神圣感、崇高感,才能有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才能志存高远,拼命地去学习知识,提高技艺,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最后成才立业。把教育作为事业,才能真正懂得教书育人的“道理”。

  所谓“阳光教师”,其一,“坦荡荡”而不是“常戚戚”,不会沉湎于“小我”而不能自拔,患得患失;其二,积极乐观,总相信努力能改变一切,总相信明天比今天好,不会为一时一事的挫折而消沉悲观;其三,有感恩之心和热爱之情,感恩于自然,感恩于社会,感恩于学校,感恩于同事,感恩于学生,对生活、工作、家庭和学生充满热爱之情。

  做一个从容的人,心要静下来,沉下去,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要从长计议,脚踏实地,凡事不可强求,欲速则不达。学校管理尤其是教育评价体系要为教师的从容创造条件,保证相对充裕的时间让老师读书学习,每隔几年的时间,还应该有相对集中的时间进修充电。

  厚积薄发指的是人才的成长过程就像垒一座金字塔,“通识”是塔基,“专长”是塔尖。一个教师要成才,必须在博通的基础上,有所专修,具有专长。先求做一个“通人”,然后再成为一个专家。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成功呢?刘彭芝校长总结为“六字箴言”,即“职业、敬业、乐业”。职业,就是要符合从事教师工作的所有硬件条件,严格执行教师的资格认证,不断抬高教师的职业门槛,不具备过硬的职业技能,教师成才无从谈起;敬业,就是要崇敬教育工作,因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着阳光下最神圣的工作;乐业,就是要热爱教育工作,在教书育人中享受快乐,在与孩子一起成长中体味幸福。“职业、敬业、乐业”,是教师成才的“三部曲”,按照“职业、敬业、乐业”这“六字真言”进德修业,教师成才水到渠成。

  人大附中从五个方面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一是点燃激情,让教师树立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首先,校长要对教育从满激情和热爱,有执著的理想,有干事的冲动,有进取的雄心,不断给自己、给学校提出新的奋斗目标;带领着全校教职员工和一茬又一茬的学生,向着这个目标奔跑,在这个目标下凝聚起一支有理想、有才华、有奉献精神的团队;要把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转化为全体教职员工在个人岗位上的建功立业和“不干便罢,干就要最好”的自觉追求。

  二是搭建平台,让教师实现人生价值。要善于发现教师的闪光点,了解他们适合干什么,能干好什么,然后把他们放在合适的岗位,就能够激发教师内心深处建功立业的激情;要为老师提供机会,创造成才的条件,尽可能为教师进修提供方便;培养名师还需要有世界眼光,让教师走出校门,走出国门,开阔眼界,才有可能达到世界一流的教育水平,培养出一流的学生。

  三是重视团队建设,建立有利于教师共同发展的机制。中学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各个年级、不同学科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必须团结协作,才可能共创佳绩;老教师、名师,应该做青年教师成才的铺路石;每一个老师都应该有无私大气的胸怀,在共同发展中实现彼此的人生价值,成就共同的事业。

  四是校本培训,引领、促进教师成才。校本培训既是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教师个人发展的外部助力,校长不仅应该加以重视,认真对待,而且要出思路,出方法,作决策。

  五是关心教师身心健康,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校长要真诚地尊重、关爱每一位员工,用人之长,记人之功,容人之过,解人之难,让教师在追求自己人生理想的过程中有尊严,有自由,有幸福感。

  “一个学校绝对不能藏龙卧虎,是龙就得让它腾,是虎就得让它跃。龙藏着虎卧着,是人才最大的浪费。管理工作的最佳境界是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校长应该是"用才"的高手,让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能者显其才,贤者彰其德。 他们能翻多大的跟头,学校就给他们搭建多大的舞台。”刘彭芝校长这样说。

  在人大附中,如果说“学生成才是教育工作的着眼点”,那么,“教师成才是教育工作的着力点”。另外,刘彭芝教育思想也体现在学校的工勤人员身上,由于学校的培养和资金上的支持,一些工勤人员也一样成为了出色的人才。

  来自河南的农民工魏二明,是人大附中食堂的一名炊事员,通过成人高考考上了教育学院餐旅系中国烹饪教育专业,学校为他报销了学费。后来,他的毕业论文被评为学院优秀论文,并获得了全国烹饪大赛金奖,为学生开设了“厨艺雕塑”选修课,现在已经是学校食堂的主管。

  来自陕北的王峰,在人大附中种过花,做过饭,烧过锅炉。刘彭芝校长发现他喜欢摆弄电器,破格把他调到电教室。从此,王峰的人生有了质的飞跃,他的电教作品多次被电台、电视台以及各类报纸征用选用。目前,成为学校电教室副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保洁员小齐,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已经通过全国高校自考的多门课程,能和外教进行简单的对话,还立下了从事幼儿心理教育的理想。

  培养德性+个性的人

  “德”,始终是刘彭芝教育思想的核心,她的大量论述都是有关“德育”的思考和探索。她说:“德育是"根"的教育,始终坚持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是战略问题、原则问题、方向问题。德育是心育,贵在感应与共鸣。学校的德育工作做得好,是国家和人民之福;学校德育工作做的不好,是国家和人民之祸。”

  刘彭芝进一步指出,如果说目前的中学教育存在隐患的话,最大的隐患是德育;如果说中学教育有可能出问题的话,最大的可能是出在德育上。也正因为如此,刘彭芝的脑子里想的最多的问题是德育。

  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信息爆炸,思想多元;我们面对的学生是独生子女。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如果能够逆势而上,勇于担当,继承传统,改革创新,保证德育工作不出乱子,进而有所建树,探索出一套新的德育体系,那将是一件惠及当代、泽被后人的功德无量的事情,是对人类教育史的重大贡献。刘彭芝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她用四个“最”字勾画出了当代教育工作的形势和任务,即困难最大,机遇最大,责任最大,如果做得好贡献也最大。

  其实,早在1997年的“密云会议”之后,人大附中就确立了“全面发展+突出特长+创新精神+高尚品德”的学生培养目标。“全面发展”是一般学校都应达到的目标,但对人大附中的学生而言还应该突出特长,在某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能出类拔萃,要进行非常规培养,尤其要在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同时,德育在学生培养中应该是重中之重,要重视品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大附中的学生培养目标,必须以高尚的品德来“曲终奏雅”,不仅能“独善其身”,而且能够“兼济天下”,即德性+个性的人。

  在人大附中,德育工作遵循五个原则,即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人大附中制定的校训“崇德、博学、创新、求实”把“崇德”放在首位,在评估教学工作时实行“德育欠缺,一票否决”;始终坚持把师德建设作为德育的基础;始终坚持把德育贯穿到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始终坚持德育的时代性和针对性;始终坚持把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

  何为人才?刘彭芝认为重点是两条,一是高尚品德,二是聪明才智;高尚品德是灵魂,是精神,有了高尚品德,聪明才智才可以服务于祖国,造福人民;高尚品德是“道”,聪明才智是“器”,“道”在“器”之上。以人格塑造人格,以品德化育品德,以素质提高素质,这才是德育的康庄大道。

  做好德育工作有五个着力点,即守住底线很重要,刘彭芝的底线有两条,一条是遵纪守法,一条是珍爱生命;放大自我很重要,让学生能够明白推己及人,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是平等的,从“小我”走向“大我”;榜样很重要,最应该做孩子们榜样的人是教师;校长很重要,校长是学校的旗帜,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工作的领跑人;掌握新知识很重要,必须增强对新事物的敏感度,加快知识更新的步伐,尽可能与学生多相处,做好交流与沟通。

  同时,德育要走出五个误区,一是要走出社会、家庭、学校“三分天下”的误区,二是要走出“今不如昔”的误区,三是要走出“智育”与“德育”互为因果的误区,四是要走出“专职教师打天下”的误区,五是要走出在“德育是虚,智育是实”的误区。

  刘彭芝也常常在思考,一所世界名校,它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什么样的?它的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与世界交流无障碍”固然是他们必备的能力之一,但创办世界一流学校,绝不能满足于只让学生学习英语,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成为拥抱整个世界的人。

  刘彭芝常说,“大笔写大字,大人做大事”。人大附中传授给学生的是“大笔”,培养学生成为“大人”,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我们的教科书。”因为一个以教科书为世界的学生不可能成为创造之才,一个没有世界眼光的学生不可能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她认为,当代学生应当对不同的学科、文化和不同的思维模式保持兴趣和尊重,基础教育应该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让他们接触不同的事物,增进对自身的了解,发展自己的潜能,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

  在刘彭芝校长的内心深处,还有一个强烈的愿望,那就是让她的学生回忆起中学生活时的感觉是美好的、快乐的、丰富多彩的,而不是过早失去青少年的乐趣,被学习压的抬不起头来,更不应当厌恶生活。刘彭芝的梦想就是把人大附中变成一个充满创造的青春校园,给学生们创造一片自由放飞的天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让校园成为孩子们最向往、最喜欢、最留恋的地方。

  刘彭芝经常接触一些毕业回来,尤其是从国外回来的孩子。见到刘校长后他们特别激动,拥抱自己的校长,甚至掉下了眼泪。他们说,“您兑现了1997年当校长时的承诺,就是办一所这样的学校——让孩子们在这个学校里的生活是快乐的、幸福的,能够还给他们一个真正的少年、青年时代;在他们离开这个校园后对自己的中学时代是留恋的、向往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的成功和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刘彭芝热爱她的学生,她对学生付出了自己的爱,这种爱是无私的,是不图回报的,而且达到了爱的极限。爱的极限是什么呢?刘彭芝的回答,“是崇拜”。她常说:“教育工作者的爱,是一个长久的诺言!”

  《老子》曰:“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意思是说,没有什么可以比身体更可宝贵,所以能够象尊贵自身一样去尊贵天下人者,才可寄以天下重任;象珍爱自身一样去珍爱天下人者,才可以将天下托付与他。

  刘彭芝崇拜她学生,远超过了她的生命,从而实现了自身与事业和天下的完美结合,因而成为人大附中和许多家长学生的期待和未来。她汲取了中外教育思想的精华,并使之成为人大附中的精神营养,从而使得人大附中在与国内外学校的交流与融合中共同进步,培养有科学精神、人文关怀和实践能力的人,培养既热爱自己的国家又热爱世界和平的人。

  创新为主旋律

  教育部总督学顾问、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陶西平先生评价人大附中为“推动教育创新的表率”,他说“刘彭芝校长在教育创新方面的思考与实践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人大附中的发展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有成绩,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有进步,而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伟大进军中的重大突破,是教育创新的重要成果。”

  近年来,刘彭芝校长带领人大附中人走的是一条熔铸中外精华、坚持综合创新之路,他们打通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之间的关节;打通信息、知识、智慧和能力之间的关节;打通严格考试和素质教育之间的关节;打通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之间的关节;打通感情凝聚和制度管理之间的关节,从而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创新,已经成为人大附中和刘彭芝校长身上所共同具有的特质,成为学校的精神,引领着人大附中走向百年名校,千年名校。

  中国的传统教育重人文而轻科技,教育内容以道德修养为主,教育目的是培养君子而不是专门的人才。西方教育,尤其是进入近代后,重科技,求功利,与中国的传统教育迥然有异。人大附中在教育改革和创新中注重吸收中国传统教育和西方近代教育的优秀成分,打通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之间的关节,不断加大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教学内容,加大美育的力度、深度和广度,让文学艺术净化学生的心灵,升华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既具备科学精神,又具备人文精神;既立足现实,又有远大理想;既讲求功利,又能超越功利,达到“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人生境界。

  那么,推进素质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呢?刘彭芝校长用六个字概括了自己的观点,即“有本事,靠得住”。“有本事”容易理解,什么是“靠得住”呢?就是有伟大的理想、高尚的人格、健全的心理,能够将自己的本事用于服务祖国、造福人类。

  信息、知识、智慧和能力是教学内容的四个关键词,相对而言,中国的传统教育重视中间的两个环节,西方教育重视一头一尾两个环节。人大附中的教育不仅发挥中国传统教育重知识、重智慧的优势,而且还借鉴西方近代教育重信息、重能力的长处,在打通信息、知识、智慧和能力之间的关节上下功夫,让学生尽可能广泛地接受信息,然后将信息整合为知识,将知识升华为智慧,将智慧转化为能力。人大附中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课程和活动,让学生们在学习中学会选择,在选择中发展自我,在发展中规划人生。

  重视考试,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大特色,尽管有弊端但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找到一种比考试更公平更公正的人才选拔方式。但重视考试走到极端,束缚了人的个性,影响了人的全面发展。在当前基础教育的大环境下,每一个中学校长都似乎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在考试评价体系不变的情况下,或是牺牲学生长远的可持续发挥的能力,或是失去眼前的升入理想学校的机会,鱼与熊掌似乎不可兼得。人大附中的教学改革和教育创新则试图从这条“逃不掉”的选择中探索新的选择,将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打通严格考试和素质教育之间的关节。学校重新审视考试内容的设置,创设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让学生不怕考试,让学生备考的时间越来越少,而所学的知识、所掌握的信息越来越多,所具备的能力越来越强。人大附中近年来在素质教育方面取得的辉煌成绩证明:严格考试和素质教育之间的关节是能够打通的。

  国家制定的中学教学大纲、评估标准,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但这只是基本的要求,学校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大。如果说执行国家制定的中学教学大纲和评估标准是“规定动作”的话,那么,充分利用自由发挥空间,则成了人大附中的“自选动作”。人大附中在完成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将办学的重点放在做好“自选动作”上,在“自选动作”中出新出彩,实现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良性互动。人大附中建立了较为完备的选修课、校本课程体系,开设了150多门选修课程,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综合实践活动、体育与艺术四个领域;开设了法、德、日、韩、俄、荷兰、西班牙、意大利、芬兰、阿拉伯等10种第二外语课,以及英语物理、英语生物、英语戏剧等18种学科英语课程。还有不少课程如数码影像与三维制作、十字绣、跆拳道等与高考没有直接关联,但人大附中是真开,学生是真上。

  作为校长,在实施教育管理时,既要靠制度管理队伍,靠事业激励激励队伍,还要靠感情凝聚队伍,让教职工对学校有认同感、归宿感、责任感,进而上升为热爱之情。一个人只有对事业有热爱之情,才能把事业做到最好;一所学校,只有让教职工对它有热爱之情,才能办成最好的学校。刘彭芝校长打通了感情凝聚和制度管理之间的关节,让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不仅科学化,还要人性化,实现了管理制度的以人为本。

  刘彭芝校长的创新和实践揭示了这样的规律:突破能创新,变通能创新,融合能创新,追求能创新,反思能创新,压力能创新,理想能创新,激励能创新,实践能创新,执着能创新,卓越能创新,完美能创新,求真能创新,务实能创新,处处能创新,事事能创新,时时能创新,人人能创新……

  在这个急剧变革的社会转型期,追求卓越,追求教育理想,坚持教育创新,注定要承担各种各样的风险和争议,遭遇种种的阻力甚至磨难,走的是一条荆棘丛生之路,但刘彭芝义无反顾。她深知,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都要经历生产的阵痛,可能会遭受到打击和猜忌,也会遇到不解和嘲讽,甚至可能蒙受冤屈和误解;她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和重负,付出更多的心血甚至代价。但为了她心中的那一件大事,为了她心中的那个梦想,她依然执着追求,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教授一直想探索人大附中的真实面目,一直想了解这个学校的成长奥秘。于是,到北京工作后的一个周五的下午,朱永新教授在事先没有打任何招呼的情况下独自“闯入”了这个让他神往已久的校园,以自身的体验和感悟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告诉你一个不知道的人大附中”的署名文章,讲述了人大附中校园与建筑的“二流”,脚下的道路,有高低不平的地方,有裂缝很大的地方,不像有些人曾经对他说的“富丽堂皇”;看到了刘彭芝和学生家长在谈心,也看到了人大附中的课堂;听到了人大附中取得的许多中国第一……

  2008年6月,朱永新教授受邀陪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同志考对人大附中,考察结束后许老用了八个字概括了他对人大附中的评价:感动、钦佩、羡慕、沉思。感动的是刘校长带领的整个教师、职员、工人队伍爱学生,视学生为自己生命的延续,视教育事业为自己全部的感情、思想的寄托,也为老师和学生的成长和奉献感动。钦佩的是人大附中的创新。2001年以后,几乎每年都有新想法、新措施,人大附中是全面的创新,真正的与时俱进。既羡慕人大附中的同学们在这样优越的环境中学习,也羡慕老师们在这样的领导集体带领下工作。深思的是,以刘校长为代表的人大附中领导集体在实践中把中华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以这种精神迎接中国教育改革关键阶段的到来。 人大附中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和试验田。

  朱永新教授在文章结尾写道:“两次来人大附中,明访暗察,挂一漏万,但是激动之心难以言表。中国的教育改革,需要这样的探索者。在一定意义上,他们代表着中国教育的未来。”

  学校社会责任论

  2010年7月13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胡锦涛总书记上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全党全国要积极行动起来,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全教会的精神正是刘彭芝多年来的探索目标和实践内容,并且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刘彭芝认为,学校既承担着“个性化”的课题,尽可能地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潜能,同时,又承担着“社会化”的课题,使每一个学生成为社会、集体中出色的一员。因此,学校教育一方面应该强调社会要以人为本,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潜能都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另一方面应该强调人要以社会为本,一个人如果离开了社会,不仅活不下去,更实现不了人生价值。

  因此,人大附中积极探索让学生在思想上、感情上、心理上实现社会以人为本和人以社会为本的良性互动。在刘彭芝的心中,评价一所学校好不好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看这所学校所履行的社会责任,就是看它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否服务社会,造福人民。

  在刘彭芝看来,履行社会责任,是学校永恒的话题。任何一所学校,不管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都是一个社会组织,都要履行社会责任。学校如果不履行社会责任,那就不是学校而是“学店”;教育工作者如果不具备社会责任感,那就只能是“教书匠”,而决不会成为教育家。

  为国家培养合格公民,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是所有学校共同的社会责任。但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随着形势的变化必须不断地有所调整和充实,只有准确地把握时代脉搏,才能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卓有成效的教育活动,使学生适应生存的时代,获得并终生拥有“独立与仁爱”这把开启世界的钥匙,是任何时期的学校所肩负的永恒的社会责任。具体到一个特定时期的特定中学,它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需要找准所处的历史方位。

  立足于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教育大国、发展中大国这样一个客观实际,我们的经济不发达,地域差异和文化差异导致教育发展很不均衡。因此,拥有大量优质教育资源的名校校长,应该具有忧国忧民忧教育的情怀,身体力行,敢为人先,利用多种途径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惠及学生,造福社会。这样的胸襟和情怀,注定了刘彭芝必将走出一条非同寻常的教育之路,这也注定了人大附中的传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公平的诉求也日益强烈,中国的基础教育也正在经历着由公平享受教育向公平享受优质教育的过渡。刘彭芝认为,发展中学教育要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建议在政策上“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所谓“下要保底”,指一定要保证每一个孩子都平等享受符合国家标准的义务教育,要尽快制定国家中学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这个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要有刚性,任何一所中学只有符合这个标准,才能准入,才能继续办下去;“上不封顶”则针对现有各方面工作都做得比较好的优质中学,要鼓励其保持优势,继续发展,不断超越,成为中学教育的品牌学校,进而发挥其自身的示范作用、辐射作用,带动整个中学教育水平的提高。“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基本要求就是薄弱学校不薄弱,优质学校更优质,其最终目标就是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刘彭芝校长所理解的追求教育公平的目的,不仅在于让所有适龄学生能够上学,还要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上好学,出现更多的能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的中学。要做到这一点,当前最缺乏不是教育硬件设施,而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秀的师资,没有这些要素,即便有了均衡的教育投入,也会长生不均衡的教育效果。因此,人大附中自觉地承担起来了输送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优秀师资的任务,变“独善其身”为“兼济天下”。显然,一所学校的作用是有限的,但如果绝大部分优质学校都来做这件事,星星之火就可以燎原了。

  在自然界,有一个奇特的“附丽”现象。科学实验表明,如果空气中没有凝结核,即使水汽含量达到300%也不能凝结;但如果空气中有凝结核供水汽附丽,则水汽含量达到100%也能凝结成小水滴,形成地球表面生机盎然的一场降水,滋润大地。刘彭芝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品牌学校就是教育事业的“凝结核”,充分发挥品牌学校的“凝结核”作用,促进产生教育界的“附丽”现象,对于发展和繁荣我国的教育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2007年10月,在人大附中与欧盟教育基金联合会举办的“第三届世界名中学校长论坛”上,刘彭芝校长的发言主题是“人大附中与社会责任”。她认为,人大附中作为一所名校,它的发展过程凝聚着所有人大附中人的智慧和心血,对中国基础教育思考有过很多的思考,在实践上也做出了很多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不仅是人大附中的财富,更应该与更多的教育同行分享,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产生更大的社会效果。这也是人大附中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

  从2002年开始,人大附中已经进行了八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学校成立了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通过现代网路技术,实现了对全国各地优质基础教育教育资源的集成和共享;人大附中联合全国200多所中学,将优质课件用互联网P2P联合输送到西部12省市的薄弱学校。在与贫困落后地区学校联合办学的过程中,提高当地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人大附中的教职员工也得到了方方面面的锻炼,境界也得到了提升。对于人大附中的帮扶学校,除了派教师去那里执教、进行交流培训外,还接收了来自内蒙古、四川、新疆、宁夏、河南等地,以及北京延庆永宁中学、海淀区翠微中学、北航附中等学校的学生近300人到人大附中“留学”,探索出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新途径。毫无疑问,这些举措占用了人大附中的部分教育资源,但人大附中的教师、学生对此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人大附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西部地区和周边地区教育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自2009年4月以来,刘彭芝先后担任“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刘彭芝卓越校长培养基地”和“北京市普教系统先锋校长培养基地”的主持人,后来由于云南省、宁夏、海淀区、顺义区、丰台区、延庆县等优秀校长培训基地陆续在人大附中设立,更名为“中国基础教育卓越校长、卓越教师培养基地”(简称“双卓基地”),旨在人力资源强教,培养一批“教育家型的卓越校长”,进而培养一大批“专家型的卓越教师”,打造一大批优质学校,促进我国基础教育均衡、优质、科学、和谐发展。

  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刘彭芝深深意识到,最好的做法是向别的学校输送干部。古人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说法,但送人打鱼的技术,还不如给人家派一个能组织打鱼的领头人。

  近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人大附中陆续向北京海淀等区的学校输送了校长、书记、副校长等十几位。人大附中培养的优秀干部,刘彭芝舍得送出去,因为他们代表着人大附中的思想、理念和经验,他们到其他地方是去传播这些理念,是在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做贡献。人大附中的核心资源是人大附中的人才,对兄弟学校最大的支持就是把人大附中的优秀人才派到那里。一方面支持了周边学校的发展,另一方面派出去的教师和干部有了更大的发展平台,更能体现他们的价值,所谓“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正如刘彭芝校长所说:“人的生命有大小之分。小生命,蕴含在自己的体内;大生命,则体现在人群和社会中。一所学校的生命也有大小之分。小生命,蕴涵在自己的校园内;大生命,则体现在整个教育事业中。我们不遗余力地培养优秀人才,把一些优秀人才输送到别的学校担任重要职务,让他们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对优秀人才来说,这是放大生命;等他们把人大附中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传播出去后,对人大附中来说,这也是放大生命。”

  《墨子》中的《经上》说:“久,弥异时也;宇,弥异所也。”“久”是时间范畴,包括古今早晚等一切具体时间在内;“宇”是空间范畴,包括东西南北等一切场所,“异时”与“异所”则构成“宇宙”,宇宙是无限的。意思是说,对时间而言,最可贵的是今天的事情能影响明天,现在的事情能影响将来。对空间而言,最可贵的是这个地方的事情能影响别的地方,甚至覆盖别的地方。现在的事情影响将来,是超越有限进入无限;这个地方的事情影响另一个地方,也是超越有限进入无限。人大附中为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积累的可贵理论与实践的财富,推动着中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因而超越有限进入无限,意义深远。

  探索超常教育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天赋与才能存在着差异,人类作为一个群体其智能分布总体是橄榄型,两头小,中间大。超常儿童是极少数,智障儿童也是极少数,绝大多数是正常儿童。作为世界一流学校,其生源应该也是一流的,应该探索超长儿童发展成长的规律性东西;另一方面,中学教育要开发学生的潜能,为优秀学生“壮腰健肌”打下宽厚坚实的基础,才可能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与发展中“拔尖创新”。

  目前,中国缺乏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已是不争的事实,教育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从小发现,从小培养,这些人才在20岁之前就应该完成基本教育阶段的教育,并在某些领域初露端倪。

  刘彭芝认为,教育公平实际上应该有两层含义:一是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二是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得到适合他们个性发展的教育。超常教育和教育均衡、教育公平并不矛盾,超常教育是对超常儿童的公平,更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所需要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超常教育为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试验田,许多教育教学的改革成果是从超常教育开始的,涉及到弹性学制、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等各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超常教育就是因材施教的一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不仅必要,而且必需。当然,在整个教育大格局中,超常教育是非主流的,这一点毫无疑问。如果把教育事业比作万顷良田,超常儿童教育只是其中“一亩三分地”,学校所需要的是这“一亩三分地”的经营许可证,而且像农民承包土地一样,一包几十年不变。

  她进一步指出,基础教育中的超常教育不应只关注语言、逻辑等表现在学科方面的单一智能,而应该因材施教,使各方面具有特殊禀赋的学生都能得到超长的发展,这才符合教育的本质功能:尊重生命,尊重个性,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挖掘潜能,实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人大附中对超常儿童的界定标准从最初侧重数学能力,到语言、数学能力并重,再到注重各种特长和潜能;从只偏重智力因素发展到智力、非智力因素兼顾考虑、双重并举。目前,人大附中对超常儿童的界定已经形成了规范科学的标准:超长儿童是那些在语言、数学、音乐、体育、表演、绘画、人际交往等某一方面或者某几方面具有超常的潜能,且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儿童。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提高超常儿童的基本素质,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使他们成为不同领域的高、精、尖人才苗子,为日后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和国际尖端人才打下基础。人大附中进行超常教育的目的旨在为我国超常教育事业的发展探索一条新路;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实验基地并积累经验。他们的办学任务是:摸索一套科学实用、简单易行的鉴别与选拔超常儿童的方法;编写一套适合超常儿童实用的教材;培养一支适宜从事超常教育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立一种适应超常儿童成长与发展的新体制。

  通过多年来的探索实践,人大附中初步形成了一套超常教育体系:

  在超常教育学制上,走过了一条从初中、高中四年制到五年制,再到六年制的回归之路,逐步确立了在六年正常学制基础上,充实、改革必修课,增设选修课,加深拓宽学习内容的教学模式。

  在超常儿童鉴别选拔方面,经历了从偏重逻辑—数学智能,到兼顾语言、操作、音乐、体育等多种智能;从偏重智力因素,到兼顾非智力因素双重并举;从形式单一的结果判断,到培养与选拔相结合的过程性评价;形成了笔试与面试相结合,静态结果与动态观察并重的标准与方法。

  在超常学生培养上,探索出小学、初中、高中相衔接的,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小学阶段注重鉴别选拔与开发,初中、高中注重培养与教育。

  在超常实验班学习内容上,从单纯重视数学,到逐步增加外语、计算机、创造发明、艺术体育等课程,开设了多种适合学生特点的校本课程和选修课程。

  在学生管理上,针对学生个体的智能差异,采用数理智能超常的学生集中编班,文艺体育等智能超常学生分散编班、课余集中训练的模式,形成了集体教育与个别指导相结合,集中授课与灵活选择相结合的多层次学生管理模式。

  在师资配备上,采用校内教师为主、校外专家为辅的方式,已初步形成一支直接参与超常教育实验的包括特级教师21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6人、市区级骨干教师69人的高素质、高水平、高知名度的超常教育教师团队。

  在课程开发与教材编写上,开设了十几门校本课程、150多门选修课程和18门学科英语课程,以及10种第二外语课;编写出适应超常教育需要的各学科教材几十种,其中一些教材经过修正完善,已成为全国统一教材。

  在超常教育研究上,迄今已经完成有关超常教育和涉及超常教育研究的各类国际、国家、市区级课题几十项,走出了一条科研兴教的高起点、高层次的发展之路。

  在从事超常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上,人大附中的经验可以归纳为:具有改革意识,富有创造精神;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有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专业基础深厚,知识领域宽泛,有不断吸取新知识的能力;具备因材施教、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能力;有科研能力,掌握一定的教育技术和教育科研方法;具有开发新课程,编写相关教材的能力。

  人大附中超常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体现的是因材施教的原则,是实现和谐教育、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一条途径,是实施人才强国的一项战略,他们的探索和经验为我国培养各类拔尖创新人才、领军人才提供了保障。

  近年来,人大附中在数理化方面的成绩有目共睹,不仅体现在每年很高的重点大学录取率和近7年摘得6个北京市高考状元,还体现在上千名学生在国内外创造发明大赛和学科竞赛中获奖;人大附中在艺术、体育等方面的成绩绝不亚于在数理化方面所获得的荣誉:“三高”足球队获得世界青少年足球锦标赛的冠军、亚军;国际象棋队两次获得世界中学生团体赛冠军,围棋队连续7年战胜大、中学围棋队,蝉联“大三元杯”团体冠军,并获得世界围棋棋王赛冠军;在世界中学生女子健美操大赛中获得个人冠军;交响乐团获得第35届维也纳国际国际青年音乐节交响乐组金奖第一名;艺术团受文化部委派,多次赴美国、俄罗斯、英国等国家交流演出,广受赞誉。

  “她欢快优美的舞姿消除了我身体的劳累和心头的烦恼,每当坐在台下,看着她翩翩起舞,我心里就会漾起无法形容的快乐和满足。每次都是一种对艺术的欣赏,对美的享受。”

  《论语》曾记载有孔子在齐国欣赏完“韶乐”后,悠悠然进入陶醉状态,竟然三月不知肉味。刘彭芝在观看完学生的舞蹈之后,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样一段颇有抒情意味的文字,折射出的却是她对艺术的喜爱、迷恋、理解和感悟,因而注定了艺术教育在人大附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

  “艺术是人类至性至情的自然流露与表达,彰显着人性的真善美。完整的教育不能没有艺术教育。人大附中的校园要开辟一方培育艺术之花的沃土,让孩子们能够接受音乐、舞蹈、绘画等各种艺术的陶冶和洗礼,体验艺术带来的美好享受,使他们情感更丰富,人格更高尚,视野更开阔,更健康,更智慧,更有创造的灵感。”人大附中把超常教育和艺术教育结合起来,值得沉思和回味。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取意“道德品质高、文化素质高、运动水平高”,成立于1992年的人大附中“三高足球俱乐部”,不仅多次荣获世界冠、亚军,成为中国足球事业的一个奇迹,而且开创了体教结合、由学校直接培养体育人才的先河,“三高模式”有可能成为我国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的一种新模式。同时,俱乐部还与中国足协对口挂上了钩,为国家输送了数十名职业球员,为清华、北大等高校输送了100多名优秀毕业生。

  他们这样评说

  从一名学生尊敬和爱戴的“好老师”,再到一位名副其实的“好校长”,进而成长为一个有着深远影响的著名教育家,人们对刘彭芝的评说很多很多,但记者无法在这里一一列举,只好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几位专家、学者、教师、学生、家长、国内外校长的看法和观点,与读者分享那份心灵互动与感应后的精神大餐。

  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全国政协委员舒乙根据评判教育家的四个标准,称刘彭芝是“当之无愧的货真价实的中国当代教育家”,是“光荣的大教育家”,通过刘彭芝校长这一经典案例,他终于明白“教育家是怎么来的,她的聪明才智,她的拼死拼活,全来自这份大爱,朴实的、深厚的、无边无际的大爱。”

  中国科技大学原校长朱清时教授在参观人大附中的过程中,有一种震撼感。他说,“我在教育界很多年了,当大学校长十年了,中学也去过很多,但是像人大附中这么高水平、这么全面发展的中学,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第一,人大附中给我们展示了什么叫优质教育资源。第二,人大附中给我们展示了什么叫全面素质培养。以前这方面说得很多,大学里也在讲,但是像人大附中做的这么全面的,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第三,使我更清楚了什么叫作创新人才培养。我们有很多要向人大附中学习的地方,人大附中的做法对我们也有启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朱小曼教授说:“刘彭芝有一种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激情。这使她敢于站在时代的潮头,克服重重困难,不懈探索,在教育中创新,在管理上创新。在人大附中进行改革创新的奋斗历程中,刘彭芝的激情、智慧、冷静、坚韧、果敢、豪迈大气、侠骨柔情发挥着"鲁班石"的作用。”

  国际心理科学联盟副主席、国务院参事、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张厚粲认为,“刘彭芝校长的最大特点就是她的创新精神、创造活力和开拓进取、敢想敢做的工作作风,这在她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多方面进行改革的教育实践中得到了明显的表现,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刘彭芝校长作为我国中学校长的突出代表,值得学习,值得钦佩。”

  刘彭芝校长的老搭档——人大附中党委书记王珉珠2003年曾有一段发自肺腑的感言:“她的心和我们息息相通,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就能使对方会意,彼此之间的信任和理解使我们心甘情愿地跟着她冲锋陷阵,不惜付出,不计报酬。跟着她成就人大附中辉煌的事业,再累也是快乐,再苦也是甘甜”。时隔6年,王珉珠书记再次回味这段话,“就像心中陈年的美酒,随着岁月的滋养而越酿越醇”。古代有《高山流水》伯牙鼓琴遇知音的佳话,今有刘彭芝校长和王珉珠书记之间党政之间至真至纯的友情,为我们演绎了新时期教育家的风范。

  人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于树泉说:“刘校长心里装着每一位教职工乃至他们的家庭和亲人,总是在别人最需要安慰、最需要温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人以最有力、最真诚、最及时的帮助——甚至性命攸关,让人刻骨铭心,没齿难忘;或者一句抚慰,也足以让人暖彻肺腑,感动终生。博大与慈爱,也即大德,这是刘彭芝校长独特人格魅力的底色;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人大附中于是一步一重天。”

  人大附中青年教师凌晟这样说,“越接触我们的校长,你就会越感觉她的真诚。……我常听人说我们的校长有一颗"奔腾"的心,那是在夸她做学校的领跑人,永不言累,不断创造机遇迎接挑战。而作为学校一员的我,更加感受到的却是她的那一颗水晶般的心:纯净,真诚,因为透明,所以无法藏污纳垢;因为透明,所以能映出一片完整的天,高远而博大。”

  人大附中首届超常儿童实验班毕业生阎延文以自己的亲身体验,说出了自己感受,“几年中,刘彭芝老师通过她的言传身教,更通过她母性的爱,使我们保持了健康的灵魂和自由的精神。她以教育家的气魄胆识和宏大境界,注重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和精神锻造;而在面对学生的天赋爱好和人生理想时,她则表达了令人难忘的尊重与呵护。……”

  人大附中学生家长潘超说:“……在我这个学生家长的眼里,刘校长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最可贵的有两点:一是慧眼识人。她能够敏锐地发现学生的优点,并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空间,在各种不同意见的压力下,依然坚持自己的判断。二是坚持学生素质的全面的发展。她不是看重学生的分数,二是看重学生的潜质。这实质上是一种"教育回归"。”

  英国惠灵顿中学校长安瑟尼?赛尔登说:“我今天见到了英国驻华大使欧威廉,他说我能成为这个学校的客人很幸运。他说,这可能是全中国最好的中学,他还说,他很荣幸见过著名的刘校长,他认为刘校长相当特别。我欣赏你们校长什么呢?她的热情,她的活力,她国际的世界的定位,她的眼光,她看待事物的前瞻性,她很令人惊叹,她是一个相当好的人,所有这些我都很欣赏。只有一件事我不欣赏你们的校长,那就是她的兵乓球打得比我好。”

  美国菲利普斯安多福学校(两位布什总统毕业的学校)校长芭芭拉?切丝说:“一年前对人大附中的访问,我非常开心,至今印象深刻,我们都被你们学校学生良好的素质触动,还有刘校长的教导有方。一进入人大附中,你就能感觉到学生浓重的学习氛围,学生激情投入,相互比较学习,北京的人大附中是我校最好的合作伙伴,我们因此对彼此的合作感到欢欣鼓舞。”

  前纽约堪顿中心校区学监豪沃德?史密斯说:“刘校长是不平凡的富有远见的教育家。初访人大附中,她所倡导的世界水平的教育方案留给我一个深刻的印象。她不仅为人大附中学生创造了传统的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还能高瞻远瞩,超前地预见到将科技引进课堂的日益重要。在她的领导下,学校配备了现代化教育技术,并使其学生利用此有利之势去叩响世界大门。我们十分高兴能与人大附中合作,通过远程技术开展了由纽约传送到人大附中的英语会话远程教学活动。刘校长对知识的探究,对学生的热爱,对培养未来型人才的预见性,在我的脑海里树立起一位我所见过的最优秀的教育家形象。”

  广东省实验中学校长禤锦科说:“刘彭芝校长是一位令人敬佩的校长。她心胸博大,视野开阔,为人坦诚,大气磅礴,同时又思维严谨,细致入微,处事周密,对事业的激情与理性在她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统一。作为一位在事业上卓有成就的教育家,她的思想是富有前瞻性,她的智慧是令人钦佩的,她的人格魅力是有口皆碑的,特别是她那种执着的追求和不断创新的精神,更令人感佩不已。”

  上海实验小学校长杨荣说:“刘彭芝校长是一位有博大教育情怀的校长,她把对教育的爱,化作对教育的独特理解与卓有实效的教育行动;把对教育的责任,化作教育的实践;把对教育的担当,化作对中国教育的忧思。更让我感慨的是,这种教育情怀,刘校长不是用理论来坦陈的,而是由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由一个个具体的教育行为表现出来的。作为首位聘任的来自教育一线的国务院参事,为了一群年轻的校长学员,她全程陪同,亲自讲课,甚至向"两会"请假。从她发言中,我明显感到她并不骄傲于已经取得的地位与荣誉,她自豪的是为教育耕耘了几十年,成就了人大附中;她忧思的是中国教育的现状,思量的是自己应该承担的教育责任。不为权,不为利,也不为光环,数次走近刘校长,真的感动于她"人生为一大事来"的人生追求,这就是教育家的情怀,教育家的精神!”

  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校长黄敏说:“现在,刘彭芝校长的视界超越人大附中的围墙,看向了中国教育的朗朗乾坤;她的世界包容下人大附中的芸芸众生,还拥抱了教育发展路上负重前行的跋涉者。她帮扶边远山区、薄弱学校,组建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从不独善其身,而以兼济天下的胸襟和崇高的教育使命感,以自己对教育均衡的践行,很好地诠释了"责任"的更深厚内涵。短短几天的学习,让我见识了一个伟大教育家的大智大德,真爱无言,大爱无边,这份大爱,润泽万物,铿锵有声。”

  上海市崇明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宋林飞说:“没有刘彭芝校长就没有今日超一流的人大附中。说刘校长是一位大校长,不是人大附中规模有多大,也不是刘校长的行政级别有多高,而主要指她的人格魅力与办学境界。我把它概括为"五个大"。即教育的"大情怀",教育的"大视野",教育的"大爱心",办学的"大智慧",为人处世的"大人格"。”……

  采访后记:

  记得曾经有人这样评价民国时期的教育家:“一个人就是一部传奇,一个人就是一座丰碑,一个人就是一个时代,这是民国诸多教育家共有的特点。他们有如擎天巨柱,撑出民国教育的灿烂星空。”

  “教育家是什么模样?想想民国教育家,想想陶行知,想想蔡元培,想想张伯苓,想想梅贻琦,想想刘文典,就不难发现,教育家脸上都有光。那是自信之光,那是荣耀之光,那是尊严之光。而那种光,无一例外地,都来自他们对教育的深刻信仰。”

  从刘彭芝身上,记者再次看到了这些教育家的共性;从刘彭芝的脸上,再次看到了自信之光、荣耀之光、尊严之光。通过与刘彭芝的近距离接触和内心深处情感的互动,记者再次领悟到教育家之所以为教育家的最重要的品质:对教育的深刻信仰,必然激发对教育的无限忠诚和热爱。

  刘彭芝教育思想体系以爱和尊重为基础,“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爱是自然流溢的奉献;尊重是教育的真谛,尊重是创造的源泉”,她的办学目标是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创办世界名校,其基本发展战略是教育创新,基本办学途径是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把着力点放在通过推进课程改革,加强学校德育、体育、美育、超常教育和创新教育,运用先进技术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通过广泛的国内、国际交流,履行学校的社会责任。

  更可贵的是,刘彭芝的教育思想已经转化为人大附中现实的教育活动,转化为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刘彭芝以自身对教育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崇高而独特的人格魅力,激发起人大附中所有人的教育激情,激活了学校的每个细胞,构架起了理论和实践的桥梁,缔造了传奇。

  于是,有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密云会议”;有了刘彭芝独闯杰佛逊科技高中的果敢和坦荡;有了“在任校长鼓励竞选校长”的创举;有了“学生为校长们讲课”的尝试;有了第一个中学校园中的博士群团队;有了对一个学生的特殊“会诊”; 有了15岁女生杨夏男在中国剧院的个人音乐舞蹈专场演出;有了实验班的钱江同学的名字被刻在斯坦福大学物理系名人墙上的经典;有了“在这里学生说了算”的现象;有了农民工成才的诸多感动;有了第35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大赛以满分的成绩荣获金牌的成就;有了“三高”足球队的摘金夺银和交响乐团、国际象棋队、艺术团等在国内国际赛场上的捷报频传;有了上百人在国内外的大赛中荣获创造发明奖的一鸣惊人;有了“7颗星”到“13个特殊贡献者”的奇迹;有了中日青少年之间以绘画和高中几何为课题的新的较量……

  刘彭芝教育思想是博大精深的,试图进行全方位的解读无疑是徒劳的。她能够把很多科学的自然发展规律穿梭在一起,做出各种不同的可能,因而常常会让人惊讶、震撼、起疑、不解,但最后却会得到一个非常好的一个结果,然后是惊叹、佩服、心服口服。

  也有一些刚开始的反对者,一旦他们真正了解到人大附中的客观实际后,进而成为支持者;当然,也会有一些妒忌者,也许至今还在耿耿于怀。

  曾有一名律师,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了一篇标题为“人大附中60年:有一种感动让我泪流满面”的文章,讲述了一个经典的故事。

  长期以来,这位律师一直在批评名校现象的存在破坏了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其中作为案例他还曾指名批评了人大附中,并在给教育部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小组的上书中力陈自己的主张,即取消所有的重点小学、中学,将所有的教育资源至少在区域内平均分配。

  第一次,这位律师应邀走进他一直持负面意见的人大附中,与刘彭芝校长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和对话,畅述己见,尽管当天并没有达成共识,但他们之间却形成了彼此的尊重。随后对此的电话交流并没有使律师放弃对人大附中社会责任的质疑。

  2010年8月7日,在人大附中60年庆典“向祖国汇报——人大附中素质教育成果展示”汇报会的观礼台上,一个又一个精彩汇报,使这位律师领略着无比愉悦的精神享受,同时,他明显感觉到人大附中已经早于其他名校完成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但他仍在寻找着。

  当他看到人大附中的老师在西部贫穷山区的农民家中走访,看到孩子临别时对母亲的承诺,律师的眼睛模糊了;当他看到人大附中从对口支援的不发达地区的中学吸收的“留学生”孩子齐刷刷地站立在面前,向全体嘉宾汇报自己所取得的骄人业绩,以及援教老师和孩子们共同演唱的《让世界充满爱》时,律师的眼睛模糊了;看到普通体力劳动者如何在人大附中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看到三十多个农民工以那根作为劳动工具象征的竹竿创意着一个个富有内涵的画面时,律师的眼睛模糊了……

  “对人的尊重,对弱势群体的人格和发展需求的尊重,构成了人大附中以人文关怀为特质的校园文化的核心”。是这位律师对人大附中之所以成为名校中的名校的新的解读。

  其实,熟悉刘彭芝的人,或者经常接触刘彭芝的人,会时时处于惊叹之中,进而由惊叹而折服,由折服而钦佩,她的真诚、眼光、境界、理念、能力、素养和人格,常常使人动容,细细品味,更能从中去悟出深奥的人生哲理和生命禅机。

  在刘彭芝的人生词典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关键词是“境界”、“理想”、“奉献”、“创新”、“卓越”、“祖国”、“人类”等,她关心最多的、谈论最多的是大德、大爱、大智、大道、大美,这与她的“人生为一大事来”相得益彰,使得这位理想主义者在每天不得不面对现实中的种种烦恼、件件琐事的同时,依然能够奋力拼搏于现实,执著求索于理想,实现了创新与积累的完美结合。

  刘彭芝很累,一方面因为追求卓越和不断创新,使她永远不能停步,她的思想在不断完善和提升中有新的创意要实现,同时,先行一步必然会受到一些人的非议,她的有些感受和无奈甚至很难用语言描绘;另一方面,她还要为学校的事情殚精竭虑,每天晚上两三个小时的睡眠之后,萦绕在她脑海中的是学校和教育,有时突然的创意和灵感,半夜1点钟给副校长们发短信安排工作已经毫不稀奇,副校长们似乎也习惯了她的“骚扰”。

  人大附中60年的发展历程,实现了三次大的飞跃。由一所工农干部速成学校转变为一所普通中学;再由一所普通中学上升为北京市重点中学;最后由一所北京市重点中学发展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中学。

  那么,什么是人大附中经验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什么是人大附中经验中能管长远的东西?刘彭芝认为起码有这样几条:一是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二是确立爱和尊重的基本思想,以人为本;三是确立教师在教育事业的主体地位;四是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五是永远争当一流。只要坚持这几条,一张蓝图干到底,人大附中就一定能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走正确的路,就一定能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最前列,成为一所“百年名校、千年名校”。

  在刘彭芝的心中,“我已经没有我了,我感觉到自己已经化作无数的细胞洒在人大附中的土地上,洒在中国基础教育的沃土中,洒向世界各地……”

  也许,这就是一个当代著名教育家的胸襟和情怀的真实写照。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责任编辑:李恺萌)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