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输入“安乐死”,即出现很多售卖相关药品的网页商报记者 杨东华/摄 |
商报记者
殷婷婷李肖肖
网上声称售卖“安乐死药”,一市民想自杀,但付款前临时改变了主意。记者暗访发现,整个售药过程更像是网络诈骗,真实目的是让买药者把钱汇过去。
警方称,这很可能是一种网络诈骗,买卖安乐死药是违法的。
市民投诉
网上有人售卖“安乐死药”
22岁的郑州市民徐青(化名)曾经想到过死。徐青小学毕业,长年在外奔波。前几天,他在天津火车站把辛苦打工挣来的几千元钱丢了,回到郑州后心灰意冷,觉得没脸见家人。
他在网上输入关键词“郑州安乐死”,通过网页找到了一个自称是卖“安乐死药”的,他通过QQ号和对方联系,对方说这药需要根据体重按克计算,徐青75公斤,要付1400元,有口服药和注射两种。“他们说这种药没痛苦,睡一觉就可以了。”
随即,对方通知他只要交过钱,到郑州火车站,就有人给送药。
一是身上没钱,另外觉得“现在政府管得严,应该这药没那么容易外流吧”,想想,徐青最终没买药。
但网上到处能搜到卖“安乐死药”的网页,让徐青觉得,有一些生病或是对生活失望的人,可能会一时想不开去买,一不小心,就上当受骗了。
记者调查
卖药者称2克“安乐死药”1200元,可验货
昨日,根据徐青提供的卖药人的QQ联系方式,记者和网名为“出售安乐死药”的自称姓吴的人联系上了。
他的头像很诡异,一个小狗的脸上贴着一张“死”符。QQ资料显示年龄为28岁,所在地为北京。他的签名也很直接:“出售氰化钠、杜冷丁、乙醚”,并有联系方式。
聊天时,吴某表示,需要按照体重配药,记者称体重100斤,他说那就需要2克,1200元。
当记者拨通他的电话时,他解释,“安乐死”药物之所以要价贵,是里面含有氰化钾,两分钟内可让人毙命,且无痛苦,比安眠药效果好。
他说,他曾当过医生,所以会配药。
“如果买这个药给别人吃,你会卖给我吗?”记者问道。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给别人吃,死亡的话,如果检测可以检测出来,不检测,就不会发现什么。”
吴某说,他们的付款方式也很“人性化”:如果不相信,可买一只小仓鼠,进行现场测试。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效果不佳可退货。
他表示,郑州有人可送货,稍后会和记者联系。
临时变卦,要先把钱打到账号上
中午12时30分许,一名自称姓牛的销售员用手机和记者联系。
他自称穿红色衣服,开黑色丰田车,碰面地点为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附近一建设银行。和记者联系时,电话那头一直传来阵阵嘈杂的音乐声。
得知记者到达现场后,牛某突然改口,说他就在附近,但这是非法交易,若被警察抓了要判几年刑,他不能为一千多元冒险。
“这样吧,你先汇款,收到钱后,我就到银行门口,直接给药。”牛某提出,随即发过来一个银行账号。
对方突然变卦,让记者很意外:“不是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吗?”
牛某一直保证,在郑州已做了40多起生意,肯定没问题,只要收到钱马上给药。
记者要求其报出身份证号和车牌号,牛某始终不说。
看到记者起疑,牛某提议换个折中的交易方式:记者到银行汇款,把1200元钱给银行后,先不签回执单,报下流水账号,他就给药。“给过药,你再签字,也算货到付款。”
在记者假称已汇完款,并随口报出一个流水账号后,电话里传来敲键盘的声音。
“钱到底汇了没有?能不能再说一遍?”5分钟后,牛某又打电话过来。
事实上,记者从银行客服方面了解到,只要把钱汇过去,签不签回执单,对方都能收到钱。
自始至终,记者未发现附近有红衣男子和黑色丰田车。后经查证,牛某的手机号码所属地为北京。
说法
氰化钾禁止私下买卖
很可能是网上诈骗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方立峰说,按照规定,医生与护士不会给病人提供安乐死药,更甭提售卖。而卖方所说的氰化钾本身是剧毒物品,能很快使人体细胞缺氧而死亡。
郑州市公安局法制室相关负责人称,氰化钾是依法严格管理的剧毒物品,如医院、冶金工艺或者国防上需要,都要经过严格审批,在网上私下买卖是绝对禁止的,市民若发现,应该及时和警方联系。
该负责人表示,在网上,售卖此类药品的极可能是职业诈骗者,因不少人求购“安乐死药”而不得,他们就利用这种心理“钓鱼”,先用见面交易让人放松警惕,再步步为营诱导购买者先汇钱,等发现后为时已晚。
事实上,对方很可能人在别处,通过查看地图得到银行周边的情况,让买家放松警惕。
今年7月,上海浦东法院曾审理了一个诈骗案:翟某将杀虫剂包装成“自杀药”,并冠上“安乐死”的诱人名称,在网上大肆“吆喝”出售。
律师
买卖“安乐死”药物都有麻烦
天之权律师事务所郑州分所律师张少春认为,目前,我国对危险化学品经营销售实行许可制度。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经营销售危险化学品。所以,在网络上擅自兜售安乐死药物属于违法行为,如果因私自倒卖危险化学品造成他人人身伤亡等恶性事件发生,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对于购买安乐死药物的行为,目前法律缺少明文规定。但是我国法律也没有“安乐死”的相关规定,也就是不承认“安乐死”的存在,生命高于一切。因此,凡是使用安乐死相关药物,不管谁使用,购买人都必须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其中包括间接故意杀人的刑事责任。
由于类似药品监管严格,很多人在网上兜售药物的目的纯属骗钱。根据河南省公检法对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凡诈骗数额超过3000元以上的,警方就应当立案,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