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浙江经济寻找“失落的十年” 制造错失3次机遇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年09月13日08:11

2003-2009年浙江、江苏、广东山东地区生产总值比较(亿元)

  本报记者 刘华 杭州、温州报道

  本报记者观察发现,浙江GDP增速连续10年下滑,区域经济存在资本、产业空心化苗头,正在面临挤出中国经济增长第一方阵的危险。

  “浙江经济多年来的持续深度回落,在国内经济竞争中呈现明显颓势。”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长卓勇良近日回应了这一说法。2001年至2008年浙江经济增速从全国第六位跌落到第22位。浙江工业增速自2004年6月至今持续下滑,这是浙江近年来的罕见低谷。

  浙江这几年较低投资增长中,制造业投资比重相对更低。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郭占恒接受采访时也指出,浙江“十一五”规划的重大建设项目中产业类项目比重只有13%,近三年制造业投资比重比江苏、山东低8-10个百分点。

  记者在浙江采访下来,类似的观点并不鲜见。

  国家发改委长三角区域规划专家陈建军亦向记者提醒:“浙江在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地位的下沉,是在新五年规划期间所必须面对的现实。”他称,浙江在长三角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自2003年达到33.43%以来,在长三角经济总量的份额呈持续下降状态。

  浙江制造业后劲问题,决策层早有洞见。9月7日,浙江省政府专题会议通过了9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专项规划。浙江省长吕祖善谆谆告诫:“如果我们不能顺应趋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就会被时代所抛弃、所淘汰。”

  浙江经济的“黄金年代”

  借助改革开放崛起的国内消费市场,浙江民营经济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浙江模式”由此声名鹊起。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30多年前,金银焕还在老家诸暨大唐镇种田。村子里有人从上海买回手摇袜机,每天生产50-60双袜子,每双可挣一元钱纯利,而他在生产队干一天才挣0.40元!

  就在1970年代末,全球袜子生产基地从日、韩转移到长三角嘉兴、诸暨等地。由于大唐袜子比国营大厂便宜,天南海北的采购员蜂拥而来。老金们前店后厂、专业市场的交易形态,正是浙江民营经济模式的雏形。

  这种好日子持续了十年。1997年3月,资本大鳄索罗斯攻击泰铢引起东南亚金融风暴,中国经济风声鹤唳。

  “那场风暴好啊,把‘洋人’都刮到了大唐。”永新集团老板金银焕说,外国人涌进小镇,租下了办公用房,直接下单给袜子企业。因为省略了中间商环节,加工费甚至比以前高了许多。

  当时,浙江量大面广的服装、纽扣、眼镜等民企业主,大多放弃日趋激烈的国内消费市场,转而为国际采购商贴牌生产。浙江经济发展也保持着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长势头。

  到1998年底,浙江仍然保持了外贸出口继续以两位数快速增长的势头。其中,温州出口增长17%,义乌增长11.l%,台州路桥则增长70%。

  借助改革开放崛起的国内消费市场,浙江民营经济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浙江模式”由此声名鹊起。

  浙江制造错过三次“机遇”

  一般认为,1998年至今浙江错失了三大机遇期:1998年,国内消费有向国际消费转移的趋势,浙江经济没向产业高端提升;2003年国内宏观调控,浙江产业资本外溢变为游资,彻底走上不归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浙江部分传统产业外迁中西部,导致浙江经济增速全面落后。

  但是,浙江方面的政府智囊人士指出,浙江经济抓住了第一波国内消费市场的机遇,但随后出现的国内消费市场向国际消费市场转移升级的发展趋势,浙江制造并没有完全把握这些机遇。

  记者在浙江采访下来,一般认为,1998年至今浙江错失了三大机遇期:1998年,国内消费有向国际消费转移的趋势,浙江经济没向产业高端提升;2003年国内宏观调控,浙江产业资本外溢变为游资,彻底走上不归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浙江部分传统产业外迁中西部,导致浙江经济增速全面落后。

  1998年为第一个时间节点。

  由于国际订单的土豆效应,金银焕们尝到了这种简单加工业的甜头,很快形成了对纺织服装等低端产业的外贸依赖。

  此举导致浙江产业结构变动较慢,产业层次长期低于全国。以纺织服装行业为例,1985年浙江省产值比重为27.3%,高出全国8.9个百分点。到2008年该产值份额高达21.3%,30年间仅下降6.0个百分点。

  而在新兴产业发展上,浙江则没有迅速跟上。例如,1985年浙江电气电子产业份额为12.3%,到2008年仅上升2.2个百分点。而江苏和上海的领头行业,均已成功转变为电子行业。

  浙江省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所长朱李鸣对本报记者指出,这种外向型的单边市场取向,加大了市场结构转型的难度。

  但直到2002年中国加入WTO,这种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换取产能扩大,通过“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实现市场空间拓展的模式并未改变。

  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史晋川向记者指出,1978-2002年浙江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增长速度居全国之首;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由38%提高到43.8%,传统产业占有支柱性地位。

  与之相伴的是日益高昂的投资代价。1979~2003年,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率从26.4%上升到49.4%,大大高于GDP年均增幅。到2003年,每增加1亿元GDP所需的固定资产投资高达3.38亿元。

  彼时,有关“中国拉高世界能源、原材料价格”的舆论扑面而来,浙江民营企业普遍遭遇了煤炭告急、拉闸限电、原材料价格飞涨等“致命伤”。

  2004年宏观调控不期而至,地方建设项目纷纷下马。

  “我那时候相中的一块土地,到现在都没审批下来!”温州柳市镇春城开关厂厂长黄信飞对本报表示,由于缺地、缺水、缺电,许多民资从制造业外溢,成为短期博利的游资。

  据不完全统计,仅温州一地就有高达8000亿的民间资金转战全国。

  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对“在外浙江投资创业人员及企业基本情况”进行摸底,结果显示,截至2003年底约有400万浙商在省外发展,占该省总人口的1/10,投资总额约5300亿元。

  为此,浙江“十一五”《纲要》明确提出,“加强引进内资工作,积极支持浙商回归发展”。

  2006年2月,浙江再度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内引进工作的意见》,明确“国内引进”要作为各地、各部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点内容。

  谁料新一轮金融风暴席卷而来,招架不住的浙江老板们决定向中西部转移。温州奥康集团就在重庆璧山县投资10亿元,设立占地2600亩的工业园,吸引90多家配套厂商入驻。

  浙企外迁,直接导致本省工业投资不足。

  2005年以来,以民间投资为主体的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固定资产原值增速,开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9年全年浙江民间投资只增长7.4%,2010年一季度环比下降近45%。

  卓勇良分析,2007年浙江规上工业的固定资产净值利润率,由2000年的全国前3位降至第14位,企业对于投资省内传统产业的意愿大大减弱。

  如何找回“失落的十年”

  去年6月,浙江省发改委召集专家讨论申报国家战略的方案。此间出现了“制度派”和“区位派”的分歧。“制度派”专家认为,受土地、资源、环境约束,浙江不宜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应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区位派”专家认为,浙江体制机制优势一直在弱化,应该从国家级试验区角度着手。

  全球金融危机的暴风雨,一度让浙江进退失据。

  “去年第一季度,浙江GDP增长下滑到了3.4%。” 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公开表示,那是一个很危险的数字。

  为此,赵洪祝力主积极推进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引擎”,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浙江省服务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提出,到2012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7%,到2020年超过55%,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

  2009年,浙江省紧急出台《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制定12个重点产业规划。这一年,该省争取到国家

  技术改造补助资金5.1亿元,同时省财政设立了总额达7亿元的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确定146家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享受“一厂一策”,引领当地工业转型升级。

  但对于是否优先发展服务业,浙江各界观点并不一致。

  去年6月,浙江省发改委召集专家讨论申报国家战略的方案。此间出现了“制度派”和“区位派”的分歧。

  “制度派”专家认为,受土地、资源、环境约束,浙江不宜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应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区位派”专家认为,浙江体制机制优势一直在弱化,应该从国家级试验区角度着手。

  但到今年2月,国务院审批通过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试点”。由此可见,建立体制机制优势,仍是浙江今后比较强调的引导方向。

  “在人均产值没有达到1万美元以上,浙江不宜把第三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陈建军表示,应该采取一种和长三角省市趋同求异的发展战略,发展重化工业和高科技外向型经济。

  浙江省经信委主任谢力群认为,浙江工业结构调整进入关键期,将由过多地依赖轻工业向重化工业为主转变,由过多地依赖传统产业向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为主转变。

  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张仁寿支持发展重化工,他认为浙江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缺乏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如果不转变依靠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模式,那么出口越多,就意味着浙江面临的资源压力和环境压力都会越来越大。

  “对于浙江经济而言,最大不确定因素是外贸。”浙江省发改委主任厉志海说,2009年浙江外贸原计划增长9%,但实际负增长13.8%。根据近三年浙江出口和GDP的关系分析,如果出口下降1个百分点,将导致全省GDP下降0.3-0.4个百分点。

  今年,浙江已经制定了出口增长5%以上的目标。然而,今年是经济发展环境最为复杂的一年,世界经济依然具有许多不确定性。

  对于先进制造业,厉志海表示乐观。9月7日,浙江省政府专题会议原则通过了9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专项规划,将于近日下发《关于支持产业集群示范区加快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意见》和《关于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厉志海对记者说,预计到2015年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超过两万亿元,占到全省工业比重的30%以上。未来5年,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浙江省新的支柱产业。

  “与去年保稳促调的基调不同,结构调整被提至今年浙江政府工作的首位。”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公开表示,要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继续克服各种体制障碍,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本报独家获悉,由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政府咨询委、浙江大学、浙江省社科院拟订的4份浙江“十二五”规划草案均已上报浙江省政府,目前已进入初步评议阶段。

(责任编辑:news6)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