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 |
每年的9月中上旬,是大学新生集中军训的日子,目前驻青几所高校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然而军训结束时,那身军训服装咋处理,成了多年来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问题。据记者了解,有的大学生不舍得扔,就当纪念品压在了箱子底儿,但过不了多久,收拾衣服时便会将其扫地出门;有的同学觉得军训服装质量差,因此军训一结束就扔进了垃圾桶;还有的把衣服撕破 ,当起了抹布……再过几天,今年的军训又要结束了,2010级新生的军训服装,会面临怎样的命运呢?
A 调查:军训服都有啥“结局”?
9月13日上午,记者来到青岛大学中心校区,学校操场上新生们正在烈日下走着方阵,学生们穿着一身海蓝色的迷彩服,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趁着学生们短暂休息的空当,记者来到纺织服装学院的方阵前,和一帮90后新生聊起了军训服装的话题。
收起来作纪念,再也没拿出来
“我们对衣服还算比较满意,T恤穿着还是挺舒服的,透气性也不错。”新生于贵超对记者说。
“军训结束后,这身衣服你们会怎么处理呢?”记者问。
“我会选择将衣服收起来,军训毕竟是一段回忆,而这套服装也算是一种纪念吧。”这是不少新生的一致回答。然而,这样的想法大二、大三学生也曾有过,只是如今再回头看,那种纪念仿佛只存在于脑海中了。
司赵辉是青大外语学院大四的学生,她说当年军训结束时,也不舍得扔掉军训服,所以洗干净放在了箱子里。“结果时间过了没多久,也就在寒假收拾行李时,觉得那衣服有点碍事了,毕竟半年多一直没穿过,想了想放着也没啥用,就拿回了家。直到现在,那衣服也放在家里,再也没拿出来过。”司赵辉说,军训服压箱子底是很普遍的现象,估计有一多半学生这样做。
剪了剪当抹布了
将军训服压箱子底,多半是想留着当纪念的,但也有的学生没太把它当回事,而是把军训服当起了抹桌布。小吴是青岛大学大二的学生,去年军训时的那段生活她还历历在目,“军训结束后,那身迷彩服咋处理,成了大家议论的话题。我们寝室的女生,有的把衣服洗洗收了起来,有的则拿回了老家,看看家里有没有人穿。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个室友把衣服剪了剪,当起了抹桌布。”
“军训的时候大家都穿着军训服,显得很协调,穿在身上也没啥想法。但军训结束后,就不能再穿了。因为谁要是穿着那衣服在校园里走,肯定会被人觉得很另类。”小吴告诉记者,把军训服当抹桌布,也是迫不得已,“既然不会再穿了,还不如让它发挥点余热,当抹布也算是再利用吧。”
还有很多直接进垃圾桶
将军训服压箱底、当抹布还不算什么,还有学生选择直接丢弃。青岛大学文学院大四学生小李就告诉记者,当年他们军训结束以后,班里有的学生直接把军训服扔进了垃圾桶。“军训服穿了十来天,几乎每天都要洗,洗的次数多了,出现了掉色。军训结束后,有同学就觉得这身衣服不可能再穿了,而且再洗也嫌麻烦,留着还占地方,所以干脆就扔掉了。”小李说,将军训服扔掉的大有人在,而且几乎每年军训结束的那段时间,宿舍的垃圾桶里,都能看到被丢弃的军训服。
记者在学校男生宿舍采访时,曾问过一位做保洁的大姐,她负责学生宿舍卫生清理已经三年多,对于扔军训服的情形,她说每年都能看到。“每年军训结束后,我去清理垃圾桶时,就能看到被扔的军训服,还有帽子、袜子、胶鞋等。我觉得挺可惜的,就问学生咋扔了呢,他们说以后不穿了,没必要留着。”
B 算账:军训服每年扔掉150万
将军训服压箱底、当抹布、扔进垃圾桶,这样的处理方式,让不少人觉得军训服就是一次性的,除了能留着作纪念外,似乎没有任何再利用的价值。而军训服被闲置或丢弃,也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为此记者专门算了一笔账。
记者从驻青高校了解到,新生们所穿的军训服每套的价格在七八十块钱,而今年海大、青大、青科大、青农大等高校的本科招生总人数在41000人左右,如果按照每套军训服75元计算,这一批新生的军训服装费用就高达307万多元。保守估计,即便其中一半的衣服被学生给彻底“抛弃”了,也意味着有150多万元在短短十几天后便烟消云散。而军训服的这种闲置、浪费,已经不是一年两年的时间。学生花了钱,换来的只是一身能穿10几天的衣服,虽然也算是物尽其用了,但服装的寿命如此之短,着实让人可惜。
C 疑问:军训服如何二次利用
为了使军训服不再成为“一次性消费品”,有专家学者曾呼吁高校建立完善的回收制度,在每年军训结束后,校方可组织专门人员,以适当价格回收军训服装,然后洗净、消毒、保存,最后把这些服装捐赠给西部偏远地区、建筑工地、农村等地方。然而,从实际情况看来,这种回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以学校为单位组织的更是少数。
记者在与2010级新生交谈时,曾问他们:如果让你们把军训服装捐出去,你们同意吗?学生们几乎都很支持这一做法,说捐赠是对军训服的二次利用,而且具有公益性,“捐出去,我们心里也踏实,闲置、丢弃多少有种内疚感。”一位新生说。今年的军训又快结束了,2010级新生即将脱下的军训服,将会去哪里呢?它们又面临怎样的结局呢?
文/图 记者 李伟伟